
财政学第9章第10章第11章税收制度.ppt
34页1,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2,提要,商品税 所得税 其他税收,3,主要税种,1 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 营业税 2 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3 关税 4 财产税类:房产税、契税 车船税、车辆购置税 5 资源税类:资源税、耕地占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6 行为税类 印花税,4,1 流转税,增值税 营业税 消费税,5,增值税,纳税人 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6,,征税范围 销售和进口货物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视同销售货物 混合销售行为 兼营非应税劳务 特殊项目,7,,税率 基本税率:17% 低税率:13% 零 税率:出口货物 小规模纳税人:3%,8,,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9,消费税,纳税人 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10,,征税对象范围 烟 酒及酒精 化妆品 贵重首饰 鞭炮、焰火 成品油 汽车轮胎 小汽车,摩托车; 高尔夫球及球具 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
11,,税率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复合税率,12,,应纳税额的计算 从价定率计征方法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从量定额计征方法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 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征方法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单位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13,营业税,纳税人 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14,,征税对象范围 提供应税劳务 转让无形资产 销售不动产,15,,税率 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和文化体育业:3% 金融保险、服务、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5% 娱乐业:5%~20%,16,,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17,流转税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流转税附加是以实际缴纳的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为依据征收的一种税18,2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19,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境内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之外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20,,征税对象 纳税人在每一纳税年度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所得纳税 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境内所得纳税,21,,税率 基本税率: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20% 小型微利企业:20%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5%,2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3,,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24,,税收优惠,25,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境内有住所,或者 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 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26,,征税对象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7,,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3%~45%超额累进税率(表10-1)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5%~35%超额累进税率(表10-2) 稿酬所得: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劳务报酬所得:20%。
例外 其他所得:20%,28,注:扣除额为3500元/每月,,表10-1 个人所得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29,,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30,,境外所得在中国境内应纳税额的计算 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31,3 关税,关税是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行李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关税的原因: 1 获取财政收入 2 保护境内相关产业,32,4 财产税,房产税 契税 车船税 车辆购置税 财产税一般在两个环节征收: 1 财产取得(获得产权)契税、车辆购置税 2 财产持有期间房产税、车船税33,5 资源税,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34,6 印花税,印花税是对书立、领受经济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经济凭证包括:经济合同、产权证照、营业帐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