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概况.doc
3页临西县概况 临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 195 年,西汉初期在此设置了清渊县历史变换,朝代更迭直至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临西县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卫运河中游左岸,东与山东省临清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馆陶县毗邻,西与邱县交界,北与威县、清河接壤县域东西长 34 公里,南北宽 19 公里,总面积 542 平方公里,辖 9 个乡镇,299 个行政村,3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2.9 万, 16---59 周岁人 员为 186618 人,年满60 周岁人员 40729 人城镇居民 4.1 万人, 16---59 周岁人员为 18560 人,年满 60 周岁 3684 人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白、傣、黎、蒙古、朝鲜、维吾尔等多个民族,其中回族 5419 人,其他少数民族 43 人临西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有耕地面积 59 万亩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兼种谷子、大豆、花生等作物年产小麦 1.2 亿公斤、玉米 1.25 亿公斤、棉花 1800 万公斤以上,是全国优质粮棉基地县2000 年被国家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2009 年被农业部授予“ 全国粮食生 产先进县”。
临西县工业发展迅速2011 年规模工业增加值 8.13 亿元,现已形成了轴承、棉花、建材、化工、制药、食品为主的多个生产门类建有中国国际轴承市场、展示中心、省级阳光轴承产业园、质量检验中心、轴承协会,建有全省唯一的轴承技工学校(隶属于临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我县已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命名为“中国轴承之乡” ,河北省授予“十 强 特色 产业” 称号万邦复 临制药、金牛水泥、 银光化工、隆润纺织、光扬轴承、鑫泰锻造、华春汽配等骨干企业成了我县工业企业的龙头,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境内交通发达京九铁路从县城东北部南北穿过,邢临高速公路横穿县城东西,域内两纵(武馆线、清临线)两横(邯临线、邢临线)四条省级公路与县、乡、村公路共同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90%的村通公共汽车全县交通方便,通讯快捷、物流畅通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完善目前,我县已初步建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社保“安全网” 越织越密。
文化卫生事业迅猛发展现已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师范、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县直属学校有实验中学(投资 1.5亿元)、一中、二中、三中、师范、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以及一、二、三完小等十余处学校,“普九’ 教育已经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已形成网络,县有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等单位,乡镇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农村合作医疗普遍试行,惠及全县人民县城有占地百亩的明珠广场, 正在建设的森林公园、水上公园,大大提升了城市人文景观投资四千多万元的万和宫,建筑精巧,文化品味高,已成为“华夏和 谐文化第一村” 吕 玉兰纪念馆、四·二九烈士陵园成为周边数十个县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县是省财政直管县2011 年全县生产总值 47.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36 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 8.13 亿元财政收入 2.4 亿元城镇居民收入 1.39 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6283元,经济增速跨入全市前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县城由 1970 年的路边小村,发展到现在占地 10 万平方公里,四纵五横九条大街的规模城镇城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有恋日花都、盛世名门、温泉城、国泰锦绣城、清华园、清泉嘉园等十六个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临西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在临西 500 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环境优雅、民风朴实、林茂粮丰、厂房林立,呈现出一派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