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次工业革命比较.doc

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3215532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 次 工 业 革 命 比 较 表 年级 班 姓名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时 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 、50年代 —— 至今标 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的问世)电力的广泛使用原子能 、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生物工程时代特征蒸 汽 时 代电 气 时 代信 息 时 代开始国家开始于英国,之后法、美、德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最快的是美国和德国开始于美国,后扩展到整个世界主要成果或发明行业时间名称发明人作用行业时间名称发明人作用行业时间名称发明人作用纺织1765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英国)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1831电磁学理论法拉第 (英国)电力运用的理论基础原子能技术质能关系式爱因斯坦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1942第一座核反应堆美国人类进入了 “原子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力成为新能源1945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动力1769改良蒸汽机瓦 特(英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灯、电车、电钻等等,电力的广泛运用,标志着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52第一颗氢弹美国1954第一座核电站苏联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

      交通1807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富尔顿(美国)1、标志着人类进入 “汽船时代”,2、促进了水上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通讯1876 贝 尔 (英国)19世纪90年代 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加强了人类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航天技术1957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1961首次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加加林,第一位宇航员新能源和新交通工具1883 汽油内燃机 戴姆勒 (德国)1892 柴油内燃机 狄塞尔 (德国)为新交通工具的诞生提供了条件1969首次登月美国1981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揭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交通1814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史蒂芬孙(英国)1、标志着人类进入 “铁路时代”,2、促进了陆上运输业的飞速发展1885 第一辆汽车 卡尔·本茨(德国)1896 四轮汽车 亨利·福特(美国)汽车装配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03 中国首次载人飞行 宇航员: 杨利伟计算机网络技术1946第一台计算机美国生物工程技术1953DNA双螺旋结构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1903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莱特兄弟 (美国)迈出了人类航空的第一步1973基因重组技术2000—2003年,人类基因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完成主要能源人力 水力 煤电力 石油 煤电力 石油 原子能( 核 能 )特点1、 许多发明都来源于工匠或技师的实践经验;2、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3、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相对缓慢;1、 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 同时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3、 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1、 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全球化2、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3、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影 响1、生 产 力: 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2、生产方式: 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3、城市变化: 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加;4、社会关系: 出现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者冲突越来越激烈;5、国际政局: 造成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6、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1生 产 力: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生产关系: 促使了垄断组织的形成;3、能源结构: 电力、石油、煤炭成为三大能源;4、经济格局: 美、德后来居上,英、法发展相对缓慢;5、全 球 化: 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6、社会生活: 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石油等能源大量应用于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1、 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 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 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

      对中国的影响1、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3、 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1、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1、解放后:由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封锁政策,使中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但我国科技人员仍不断努力,在原子能、航天、生物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是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政府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提出“科教兴国” 战略,使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持续增长,成为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重要力量3、是挑战: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偏低,这就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是一场挑战思考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2)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3)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