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政治上册教学计划(10篇).doc
31页高一政治上册教学计划第一周(2.13--2.19)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____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2)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3)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4)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2、能力目标:(1)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权问题2)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3)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2、教学难点(1)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4、教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3)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4)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能力目标:(1)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3)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3、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等第二周(2.20—2.26)3.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理解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3)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2、能力目标:(1)联合实际,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2)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增强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幻想脱离政治或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是错误的,树立民主政治的参与意识2)中学生应丰富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树立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以积极的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2)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难点:(1)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2)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3、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课件演示法等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2、理解目标:(1)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2)理解民主选举的意义(3)学生通过讨论,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
3、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理解民主程度和民主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珍惜得来不易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得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民主程度和民主性质之间的关系2、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三.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四.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课件演示法等第三周(2.27—3.5)2.民主决策:作出的选者[课标要求]内容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列举公民参与决策的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教学重、难点](1)民主决策的方式、意义(2)社会听证制度[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探究活动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含义;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作用理解: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分析:联系具体事例,分析公民在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中发挥的作用2.能力:结合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基层民主的形式,分析其意义,提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建设共建祥和文明社区,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4.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5.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课件演示法等第四周(3.6—3.1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知识目标:(1)知道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如何带领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2)了解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能力目标:(1)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2)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的意识教学重点:公民监督权极其具体内容教学难点: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教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课件演示法等高一政治上册教学计划(二)一、指导思想及总体工作思路以《____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指导意见》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以人为本、科学自主”理念,积极开展“生本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政治课的学习为平台,为促进学生德智能的综合发展助力1、以高考改革趋向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增强集体凝聚力。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接受性教学的模式,落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质量二、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时政治是属于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且采用开卷考查的形式,因此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在思想上相对与其他学科来说不是很重视,也不是很熟悉,初中留下的学习经验和印象也不是很好,这些都为新高一的教学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2、同一年级相比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其中,创新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于励志班要较好一些,而励志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总体不如创新班甚至同在创新班或励志班的学生也有差距,特别是励志班里的差距更为突出,这些为教学带来极大的难度3、高一新生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逐步培养三、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分析根据《____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指导意见》和学校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学自主高效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知识储备和方法能力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包括四个单元的十一课、22框和____个探究通过教学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又提升学生用经济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探索实际问题出发积累提升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指导来正确看待社会实际四、教学常规落实策略分析本备课组倡导集体协作,发挥集体的聪明,汲取众人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1、集全体组员的力量,结合教学实际,经过认真分析探讨,制定本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2、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开展集体备课守时、守纪,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群策群力,形成方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爱好和课堂效益每人都在自己把握的资料里寻找的习题,编制适合教学实际的自编练习3、带着饱满的积极情绪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造科学自主高效的自主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做好批改记录作业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以作业为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作业的结果为指导加强课后的释疑和巩固5、通过作业和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进行集体和个别。
6、认真组织试题的选择、编制和送印,认真做好考前,认真参与监考和评卷活动,群策群力五、教学改革推进策略分析1、加强“生本教育”理念的学习和交流,转变更新教育思想,以“科学自主”精神为指导开展教学系列工作2、开展“科学自主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和研究,探索符合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和能力3、每月听课至少____节,其中学科内听课不少于____节,加强交流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推进“自主教学”改革高一政治上册教学计划(三)一、本期总体教学目标本期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及考纲,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用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调动学生用心性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用心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其使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二、本期教学的进度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的总体教学任务为必修1,根据学习行政历的规定,本学期教学周____周,其中教学时间____周,复习两周的工作计划,分解细化教学进度为:____月份完成教学计划(一)-3课;____月份完成用心哦啊小计划(四)-6课;期中考试完成后,____月份完成7-8课;____月份完成9-11课;元月份复习进行期终考试。
三、教学设想及措施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细节,每课每个单元的重点、难点、易混点的梳理工作,对重点难点、易混点讲解清晰,备课要充分,讲练要结合,多启发,多诱导,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用学习的理论解决时政问题;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要用基本理论解决心理问题,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辟第二课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