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肾病各种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修正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4214579
  • 上传时间:2023-09-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肾病各种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电解质: 正常值 血钾 k+ 3.5~5.3mmol/l 钠 Na+ 135~145mmol/l 氯 cl- 96~108mmol/l 钙 ca+ 2.1~2.8mmol/l 二氧化碳 co2-cp 22~29mmol/l 二、肾功能: 尿素氮 3.2~6.8mmol/l 血肌酐 42~104umol/l (国际指标<133umol/l)尿酸 342~445umol/l 三、正常成人双肾彩超大小: 长10~13cm 宽3.5~4.5cm 厚2~3cm 四、肝功能: 血浆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 35~55g/l 球蛋白 25~35g/l 五、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VOBNP<125pg/l) 六、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150mg(或0.15g) 七、尿沉渣: 正常尿红细胞小于3个/HP 尿白细胞小于5个/HP 尿常规:PH 6~8 SG 1.003~1.030 八、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DOQI)中慢性肾脏病(CKD)分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 >90ml/min 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89~60ml/min 氮质血症期 59~30ml/min 肾衰竭期 29~15ml/min 尿毒症期 <15ml/min 尿毒症终末期 九、贫血分度 血红蛋白(HGB) 男 90-120mg/dl(轻度贫血)女 90-110g/dl(轻度贫血) 89-60mg/dl— 中度贫血 59-30mg/dl—重度贫血 <30mg/dl—极重度贫血 一、 尿常规项目名称参考值简要意义SG比重1.002~1.030升高见于心衰、高热、脱水及急性肾炎等。

      降低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等PH酸碱度4.6~8.0升高见于碱中毒等降低见于酸中毒等LEU白细胞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NIT亚硝酸盐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PRO蛋白阴性阳性表示肾炎、肾病综合症及泌尿系感染等GLU糖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及肾性糖尿KET酮体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呕吐UBG尿胆原阴性阳性表示肝脏损害及溶血BU尿隐血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尿路损伤及溶血等ERY红细胞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及尿路损伤等二、 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 分叶核50%-70%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素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嗜酸性粒细胞0.5%-5.0%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嗜碱性粒细胞0%-1%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淋巴细胞20%-40%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单核细胞3%-8%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红细胞沉降率ESR男性小于15mm/h女性小于20mm/h增高:①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分娩后3周)60岁以上高龄②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织损伤及坏死持续2-3周,以肌梗死发病1周左右,恶性肿瘤,其它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三、 生化检测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 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 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 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总胆红素T-BIL0~18.8umol/l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l/l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l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分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性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成人 20-110U/L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y-谷氨酰基转移酶GGT(y-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③酗酒,药物等所致胆固醇CHO0~5.18mmol/L<200① 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② 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甘油三酯TG0~1.6pmmol/L青年<150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6-1.55mmol/L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 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2. 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3. 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4. 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极高的预期价值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4~3.10mmol/L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淀粉酶AMS血清0-220U/L尿<1000U/L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结合率/力CO2-Cp45.0~65.0ml%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血液免疫学检验项目及意义 实验名称 参考范围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感染乙肝病毒,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阴性 保护性抗体,感染乙肝病毒康复后或注射疫苗后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阴性 反映HBV的复制和判断传染性强弱,急性乙肝HbeAg短暂阳性,持续阳性提示转为慢性。

      乙型肝炎E抗体(HbeAb) 阴性 出现于急性乙肝后期、慢性HBV感染时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 阴性 出现于急性乙肝急性期,恢复后仍可持续阳性数年或更长时间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阴性 阳性为丙肝病毒(HCV)感染抗HCV阳性持续六个月以上预示转为慢性丙肝的可能性较大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 阴性 阳性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 阴性 病人感染庚型肝炎病毒(HG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病人病毒血症可长期持续9年,HGV可通过输血传播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DNA) 阴性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稍差,抗dsDNA抗体滴度的升降与SLE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监测 SLE的病情变化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dsDNA亦可阳性 肥达氏反应(Widal`s) TYO<1:80 TYH<1:160 PA<1:80 PB<1:80 PC<1:80 1.H及O效价均增高时可诊断为伤寒,O及A、B、C(其中之一项)效价达1:80以上时,可诊断为副伤寒甲或乙或丙,如效价随 病情逐渐上升,诊断价值更大 2.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后才出现肥达氏反应,第一周内阳性率为50%,第四周可达90%。

      3.单H凝集价升高而O不高者,可能①曾接受过伤寒菌苗接种②患过伤寒③另外少数伤寒患者因O凝集价被Vi抗原影响不增高,仅H 凝集价高④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4.曾预防接种过伤寒混合疫苗,再感染伤寒时,H 与O 凝集价上升较快,但在疾病恢复时,凝集价并不太高,因为预防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再感染时病情缓和 5.过去曾接种过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近期又感染流感、布氏杆菌时,可产生高滴度的H 凝集素及较低的O 凝集素,此系回忆反应 6.一般应取双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作对比,如呈四倍以上增长则价值更大,凝集素如明显上升,是新近感染伤寒的指征 可提取核抗原(ENA)自身抗体谱带分析 抗sm:阴性 抗rRNP:阴性 抗u1RNP:阴性 抗SSA:阴性 抗SSB:阴性 抗Jo-1:阴性 抗Scl-70:阴性 抗D`E:阴性 抗DM-53:阴性 抗RA-54:阴性 1.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清标记抗体,阳性可达30%左右 2.抗核糖体抗体(rRNP):是SLE的又一血清标记抗体,阳率10% 3.抗U 1 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阳性率高达95%以上在SLE中,该抗体阳性与雷诺氏现象有关。

      4.抗SSA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中阳性率为60%,也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 (35%)、硬皮病、多肌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该抗体阳性也可引起亚急性皮肤狼疮的皮损,与SLE的广泛光过敏性皮炎也相 关,IgG类抗SSA抗体通过胎盘可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个别因抗体与心脏的传导系统相结合,可造成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