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恒大住宅设计要求与标准.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7875516
  • 上传时间:2023-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住宅设计要求及标准2010版(恒大设计院)目 录编 写 说 明 【第一部分 住宅设计】 一 洋房单体建筑设计要求 (一) 首层室外花园 (二 公共空间设计 (三) 户内单元设计 二 别墅建筑设计构造要求 (一) 户内空间设计 一 洋房单体建筑设计要求(一) 首层室外花园1 洋房首层室外花园做法原则1.1 首层室外花园(1) 室外花园划分的:私家花园按铁艺栏杆围墙划分或绿篱划分1.2 绿篱设置原则:建筑面对中心大花园的洋房首层不设绿篱;其余可设绿篱,绿篱出入口根据具体情况设置2 洋房首层室外花园两种划分方案划 分 方 案适 用 范 围首层私家花园按铁艺栏杆围墙划分适用于:叠式别墅、高层空中花园洋房、情景洋房、复式花园洋房首层按照绿篱划分适用于:高层洋房2.1私家花园按铁艺栏杆围墙划分:附图01: 叠式别墅首层私家花园划分指引图 (前后花园)注:私家花园进深H宜为4~4.5米之间, 花园边线离路边2米附图02: 高层空中花园洋房首层私家花园划分指引图 (前花园)注:私家花园进深H宜为4~4.5米之间, 花园边线离路边2米3 首层私家花园铁艺栏杆围墙及绿篱设计要求3.1 铁艺栏杆围墙柱设置原则:(1)大门两侧分别设柱;(2)围墙转角位设柱;(3)其余柱按约6米的间距均分设置;(4)围墙柱不应正对前花园入户门及阳台门。

      3.2 铁艺栏杆围墙大门设置原则:围墙大门设置不应正对入户门、阳台门及建筑阳角3.3 前后有花园的户型,只在前花园设围墙大门3.4 首层绿篱宽度按600mm设计二) 公共空间设计1 首层公共空间设计1.1 首层大堂入口:入口平台深度不应小于2100mm,宜≥2500mm; 室外台阶宽度宜取350mm;大堂门廊处室外地面标高一般为 -0.3 m;入口门廊处不设栏杆1.2 首层大堂门宽:a、豪华户型: 2000 mm;超豪华户型:优先2400 mm,其次2000 mm1.3 首层大堂门形式: 非严寒、寒冷地区采用地弹簧门;北方严寒、寒冷地区:采用平开防风门,门顶部加闭门器,门侧加挡风条1.4 18层及以上高层住宅大堂面积宜≥30㎡1.5 高层大堂宽度宜≥4000mm,所有在大堂顶部通过的设备管尽量靠墙600mm以内及板底下400mm以内完成设备管转换时不得穿越大堂1.6 大堂入电梯间的走廊及门洞宽度≥1800mm,门洞高度≥2600mm以下为信报箱布置参考:(1)单个箱体规格:245×150mm(仅作参考,具体以当地邮政部门要求为准)2)一列不超过8个;(3)顶部高度不超过 1600 mm;(4)信报箱底部离地:24户以上:设于大堂的:400 mm ;设于门廊的:415 mm;24户及以下:700 mm。

      1.7 首层大堂、电梯厅及轿箱空调:1.13.1 外窗宜设置可开启的窗扇,并考虑安全防范1.13.2 室外机的摆放要求:(1)优先摆放于百页或开口天井内;(2)其次摆放于住宅裙楼顶隐蔽处;(3)同时不应对邻近住宅产生较大干扰和影响1.14 首层大堂设备(水、电)管井门均选用隐型防火门L型墙转角边有门洞时,管井门边宜离墙≥200mm1.15首层大堂消火栓:1.15.1不宜设置在大堂两侧及电梯门正对的墙面,以便装修做造型处理1.15.2消火栓不宜靠电梯或电房墙面设置L型墙转角处消火栓门边宜离墙≥200mm2 标准层公共空间设计2.1 公共空间对入户门的墙体阳角要求做圆角2.2 楼梯间门洞与管井门不宜正对电梯门2.3 电梯厅上空不得有梁穿越2.4 电梯前室首选自然通风采光:洋房形式一般情况特殊情况豪华户型超豪华户型洋房电梯门正对飘窗台电梯前室净宽度(mm)2400300018002.5 豪华户型入户门面对门外通道的净宽:(注:此处“净宽”为土建完成面)(1) 单户门面对门外通道的净宽:单扇门通道净宽≥h1=b+200mm=1250mm;子母门通道净宽≥h1=b+300mm=1650mm2) 两户并列门面对门外通道的净宽:单扇门通道净宽≥h2=a+2b+400mm=2700mm;子母门通道净宽≥h2=a+2b+600mm=3500mm。

      详见下图:单户门面对门外通道示意图 两户并列门面对门外通道示意图图中:1.a为户间墙厚度,一般为200mm;b为门洞建筑留孔尺寸; 单扇门:b取 1050mm;子母门:b取 1350mm 2.图中:100为单扇门门垛尺寸;150为子母门门垛尺寸2.6 标准层加压送风井、消火栓及管井的设置: 加压送风井:(1)前室加压送风井毗邻前室的墙宜为非剪力墙,以便设加压风口2)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井毗邻防烟楼梯间墙宜为非剪力墙,以便设加压风口3)加压风口安装高度:首层风口底边距地500mm,标准层风口底边距地300mm4)加压送风井最小面积:防烟楼梯间加压前室不加压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防烟楼梯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消防电梯间前室加压建筑总层数(含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井面积前室加压送风井面积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井面积消防电梯间前室加压送风井面积11层0.43m20.29m20.31m20.55m20.39m218层0.51m20.35m20.41m20.68m20.5m224层0.6m20.37m20.48m20.72m20.57m232层0.67m20.43m20.55m20.79m20.68m2注:(1)上表加压送风的风量是按开启单扇门确定。

      其中前室考虑有两个以上出入口,楼梯间考虑一个出入口 (2)当采用双扇门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1.33 (3)当楼梯间有两个出口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1.5 (4)当前室仅有一个出口时,按规范要求,表中值应乘以0.67 (5)当建筑总层数超过32层时,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6)前室风井短边尺寸宜400mm以上,楼梯间风井短边尺寸宜350mm以上,同时风井长宽比不应大于6:1当风井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适当增大风井面积以降低风道阻力7)管井内原则上不允许有梁及其他突出的物体(如消火栓) 消火栓:(1)标准层电梯厅公共空间消火栓宜安装在隐蔽位置,不应直对住户大门2)消火栓不宜靠电梯或电房墙面设置水(暖)管井设计原则:注:本原则中规定的尺寸为标准层管井最小尺寸,该尺寸是在满足最小安装、检修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单项工程应根据此原则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设计1、 水(暖)管井内应布置给水立管、排水立管、采暖立管、排水地漏,特殊情况下考虑布置消火栓立管2、 各管道间净距和各管道中心至墙面距离按最小尺寸布置原则,具体如下:(1) 给排水、消火栓立管外壁至墙面净距50mm。

      2) 采暖立管外壁保温前至背面墙面净距80mm,至侧面(端部)墙面净距80mm3) 给排水立管间净距60mm4) 采暖立管间保温前净距120mm(保温层厚度按30mm考虑)5) 消火栓立管间净距70mm6) 给排水、消火栓立管与采暖立管间保温前净距100mm7) 消火栓立管与给排水立管间净距60mm8) 地漏中心与排水立管中心距离原则上200mm,地漏的设置不应影响管井尺寸9)单独水管井内立管原则上不设阀门10)水表及前后直线管段(含表前阀门段)最小总长度按600mm设置(注:如当地供水部门对水表前后直线管段不小于300mm有强制要求时,则管井尺寸应作相应调整)注:上述立管间的净距指管道公称直径的净距如,两根DN100的消火栓立管,净距为70mm,则中心距为170mm 电气管井设计原则:1. 弱电井或强弱电井内设、电视、网络、智能化、消防等弱电系统的设备、设备进出线、设备供电电源及竖向主干线槽;2. 强电井或强弱电井内设电表箱、集中抄表器、梯间照明箱、楼层总箱、配电箱进出线及主干线槽或桥架、母线槽等;3. 电气管井按最小尺寸原则布置:l 电井的最小净深为250mm图一:水(暖)管井及消防栓最小尺寸布局参考示意图 (一梯二户和一梯四户的情况)图二:电管井最小尺寸布局参考示意图 (一梯二户和一梯四户的情况) 2.7 公共空间防火疏散门、设备管井防火门及消火栓门设计要求: 公共空间防火疏散门: (单位:mm)形式项目1.连接消防前室和入户前室的防火门2.连接电梯厅到开放式阳台的防火门。

      M1(图A、图D)连接疏散楼梯和消防前室(非入户前室)的防火门M2(图B)其余情况M3(图A、图B)门洞宽按设计且大于 1050 按设计按设计门洞高同入户门2150 同入户门,如果该防火门与单台电梯并列(如图C中的M4)则门洞高2150门扇类型单扇平开门、子母平开门、双扇平开门单扇平开门、双扇平开门单扇平开门、双扇平开门门样式首选带框玻璃防火门次选实木镶嵌玻璃防火门米黄色钢质防火门单面贴木线防火门门 垛≥120无特殊要求≥120 (图A) (图B) (图C) (图D)注:1.表中门洞为建筑门洞,门洞宽(W)指土建砖砌体留洞尺寸,门洞高(H)指从电梯厅或前室装修完成面到土建结构留洞顶的尺寸;2.8 楼梯间开窗避免设在梯段,尽量设在休息平台处2.9 消防立管严禁外露在大堂及标准层电梯前室2.10 电梯:2.12.1. 每单元有两部以上电梯时,通向地下室的应为非消防电梯一 电梯选用基本原则:1. 电梯载重量的选择: 洋房乘客电梯及工人电梯一般选用1.0吨;特殊情况,根据具体工程选定三) 户内单元设计1 玄关1.1 户内走道:1.1.1 户内入口处走道宽≥1300mm;1.1.2 户内走道净宽≥1100mm;1.1.3 户内走道上方梁高尽可能小,不得大于600mm。

      1.2 高层洋房首层入户门设计:首层住户宜通过大堂进入户内,但入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大堂如严重影响大堂室内效果的入户门,可从室外入户,该入户门宜做单门,严寒和寒冷地区入户门可设计门斗,但要综合考虑外立面等因素1.3 入户及户内门洞设计要求:入户及户内门洞建筑尺寸 (门洞建筑尺寸:宽W×高H,单位:mm)型别类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