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彩色电视制式课件.ppt
19页第五节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目前世界彩电广播制式有NTSC、PAL、SECAM三大类,它们都与原来的黑白电视相兼容,都是把图像信号编码成一个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BY、RY来传送,其主要区别在于两个色差信号对色副载波的调制方式不同 1953年美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彩色电视制式,就是NTSC制,称为正交平衡调幅制 我国目前使用的PAL制就是在NTSC制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形成的一种制式,法国、东欧使用的SECAM制也是针对NTSC制的不足而改进的又一制式一、NTSC制 NTSC制是 1953 年美国提出的,并于 1954 年首次试播彩色电视节目目前主要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使用NTSC制对色差信号的处理采用了正交平衡调幅 1. NTSC 制编码原理框图 NTSC 制根据色副载波频率不同分为 NTSC4.43 和NTSC3.58(即 NTSC-M,M 制是指黑白电视制式)两种 NTSC4.43 是非标准 NTSC 制,主要用于视频信号的相互交流,如录像机、影碟机等视频信号它的编码原理框图如图 1.32 所示图1.32 NTSC4.43制编码原理框图,NTSC-M 制是标准的彩色电视制式,它的视频带宽为 4.2 MHz,它的编码原理框图如图1.33 所示。
在 NTSC-M 制中不是传送 U、V 色差信号,而是传送 I、Q 色差信号,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压缩视频信号的带宽(实际 NTSC-M 制的带宽为 4.2 MHz) 图1.33 NTSC-M制编码原理框图,2. NTSC-M副载波的选择 色度信号频带宽度fsc1.3MHZ的上边带不应超过6MHZ 为了保证色度信号插到亮度信号的高端间隙处,NTSC 色副载波采用半行频奇数倍,即,对 NTSC4.43 制,视频带宽为 6 MHz,行频为 15 625 Hz,n 选取 284,其色副载波频率为,,对于 NTSC-M 制,帧频f V =30 Hz ,每帧 525 行,行频 fH== 525fV=15 750 Hz ,n 选取228,其色副载波频率为,,3. NTSC-M 制主要特点 NTSC-M 制有如下特点 兼容性好NTSC 制中,色副载波的频率取 1/2 行频间置,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亮、色串扰小 电路简单NTSC 制对色度信号的编、解码方式简单,使得电路简单,易于集成化 图像质量高NTSC 制每一行的色度信号都是以相同方式传送的,与其他制式相比,不存在影响图像质量的行顺序效应。
对相位失真敏感NTSC 制色度信号是调幅-调相波,其幅度失真会造成图像色饱和度失真,相位失真会造成图像色调失真由于人眼对色调失真比较敏感,因此 NTSC 制规定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限制在12以内,这是其最大缺点二、PAL制 PAL 制是 1962 年德国德律风根(Telefunken)公司研制成功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该制式是为了克服 NTSC 制相位色调失真的敏感性而产生的目前使用 PAL 制的国家有德国、中国、英国及西欧一些国家 1. 逐行倒相正交调幅制 PAL 制又称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它是在 NTSC 制正交平衡调幅的基础上,将其中已调的红色差分量进行逐行倒相,即相邻两行的相位相差 180,这样可以利用相邻两行色彩的互补来消除由相位失真引起的色调失真传送方式如下所示第一行: Fn=Usinsct+Vcos sct ( NTSC 行) 第二行: Fn+1=UsinsctVcos sct (PAL 行) 第三行: Fn+2=Usinsct+Vcos sct 如此类推,PAL 制色度信号的数学式表达为 F= Usinsct Vcos sct 逐行倒相原理框图如图 1.34 所示。
图1.34 逐行倒相原理,2. PAL 制相位失真的补偿原理 在接收端为了能按照色度信号的本来相位正确地重现原来的色调,必须把 PAL 行的色度信号分量 FV 再重新倒回来,也就是将如图 1.36 所示的 Fn1 行色度信号在接收机中必须再倒回到与之相应的 Fn 位置上,否则将失去原来的色调图1.36 相位失真的补偿原理,3. PAL 制色副载波的选择 为了使 Y、FU、FV 三个信号频谱错开,PAL 制采用了 1/4 行频间置,为了减小 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干扰的可见度,PAL 制色副载波又增加了 25 Hz,称半场频偏置,即 fsc=(n-1/4)fH+1/2fV,n=284, fsc = 283.75fH +25Hz=4.43361875MHz4.43 MHz,图1.37 PAL制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的频谱关系,4. PAL 制色同步信号 PAL 制色同步信号作用是为接收机副载波振荡器提供一个频率和相位基准,而且还携带着色度信号中N 行和 P 行的识别信息 产生 PAL 制色同步信号的方法是在发送端产生一个色同步选通脉冲,称为 K 脉冲将 K脉冲以一定的极性分别加到两个色差信号中,与色差信号一起送入平衡调幅器。
正极性的 K 脉冲加入 V 平衡调幅器可以产生色同步信号的 V 分量(NTSC 行为90,PAL 行为90) ,负极性 K 脉冲加入 U 平衡调幅器则可产生色同步信号的 U 分量(180) ,两个分量相混合便形成了逐行交替变化(135和135)的色同步信号,如图 1.38 所示PAL 制色同步信号可表示为,,图1.38 PAL制色同步信号形成框图,5. PAL 制编码器 PAL 制编码器是将三基色信号 E R 、 E G 、 E B 编制成彩色全电视信号,其编码原理框图如图 1.39 所示编码过程如下: 将三基色电信号 ER、EG、EB 通过矩阵电路变成一个亮度信号 EY 和两个色差信号ER-Y、EB-Y 亮度信号 EY 通过 4.43 MHz 陷波器、放大、0.6 s 延时后再与行场同步信号、行场消隐信号 Es 相混合后,送往矩阵电路 色差信号 ER-Y、EB-Y 经频带和幅度压缩后,得到 V、U 信号 V 信号与K 脉冲混合, 对副载波 Vcossct 进行平衡调幅, 得到已调色度信号 F V和V 路色同步信号分量 F BV ;U 信号与 K 脉冲混合后,对副载波 sinsct 进行平衡调幅,得到已调色度信号 FU 和 U 路色步信号分量 FBU。
这两路信号叠加后得到色度信号 F 和色同步信号FB(或用 B 表示) 由发射端产生基准色副载波 sinsct ,并得到 V cos sc t 色度信号(F) 、色同步信号(B) 、亮度信号(Y) 、辅助信号(S)混合后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FBAS图1.39 PAL制编码器原理图,6. PAL制解码器,逐行倒相正交同步解调原理,三、SECAM制 SECAM 是 1966 年由法国首先使用, 它也是为了克服 NTSC 制对相位失真敏感而设计的SECAM 意为顺序传送与记忆彩色信号目前主要有法国及东欧一些国家使用SECAM 制编码原理框图如图 1.40 所示图1.40 SECAM制编码原理图,SECAM 制的特点如下: 它也是传送 EY、ER-Y、EB-Y 三种信号每一行都传送亮度信号,而两色差信号逐行顺序按行轮换传送 由于每行只传送一个色差信号,色度信号的间置不必要采用正交平衡调幅的方法,而采用调频方式,分别用两个不同频率的副载波传送两个色差信号 传送 ER-Y 的副载波频率为 fSR= 282fH=28215 625 Hz=4.40 625 MHz 传送 EB-Y 的副载波频率为 fSR= 272fH=27215 625 Hz=4.25 MHz, SECAM 制不发送色同步信号,只传送识别信号,而且识别信号不是每行都传送,仅在每场期间给出 9 行的行识别信号。
因为 SECAM 制的色度信号采用调频制,在彩色电视机解调时与 NTSC、PAL 制不同,并不需要色同步信号作为恢复副载波的频率相位基准,它所需要的仅仅是识别 FR 和 FB 行的识别信号,而且电视接收机根据行识别信号,只需每场判断并纠正电子开关的切换相位因为电视接收机电子开关相位一旦校正后,在一场的时间内一般可保持下去,所以仅在场消隐期间传送 9 行行识别信号已经足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