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文化传播视角下南昌采茶戏流变动向的思考.docx
6页文化传播视角下南昌采茶戏流变动向的思考 摘 要:戏曲艺术作为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关注和探寻的焦点在市场经济运作效应的冲击下、在城市化日益显著的今天,南昌采茶戏这种地方乡土小戏艺术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揭开其传递渠道、思考其未来动向,都将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该地方民俗艺术的航标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传播渠道;流传变异 音乐依附于文化而存在,“文化”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要考察的是文化现象,是某一区域相对汇聚了一定文化特征和鲜明地方色彩而出现的必然产物音乐及其所处文化环境共生之间的联系,不仅包括音乐本身、与音乐相关的行为,还包括音乐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当代社会审美习性的变迁、文化视野的冲击、多元化娱乐形式的出现,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南昌采茶戏这种地方小戏艺术面临着种种困境与考验揭开其传播渠道、思考其未来动向,旨在为保护与传承该地方艺术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一、南昌采茶戏的社会传送渠道 南昌采茶戏,冠名以江西省省会地名而来,俗称“灯戏、三脚班”,属众多地方采茶戏分支之一,大约诞生于清朝道光年间,经历了茶歌、茶灯、茶舞、茶戏的繁衍历程,成为了活跃在南昌四县五区及周边部分地区的主要地方戏曲艺术之一。
南昌采茶戏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出现与存在有其必然性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我们能从更多的渠道接触和了解到一些地方民俗艺术,这无疑是对我国悠久文化传统的肯定和延续那么,南昌采茶戏这百余年间是如何在社会熔炉中繁衍生息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一种艺术的传送可能经过的几个方面,借用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即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主体、内容、渠道、受众、效果 1、南昌采茶戏的传递主体-传播者传播者是一事项得以流传的源头,其可以是个人、亦或团体,也可是任何一种媒介组织他们控制着传播内容,同时又受社会环境、文化审美的控制 2、传递内容-信息信息的时代,任何一种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合与改编,地方戏曲信息内容的取向一般有既定与创编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具体效应,调查研究其内容与传、受双方的关系,由此评判其可塑价值 3、传递渠道-媒介各类媒介组织,如电视台、电台、出版社、报社、网络等都是地方小戏艺术传播推广的主要渠道,其包括传播手段、时效性、持久性、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四个方面尤其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认识、分析其传递角度,看其对整个社会环境可能产生何种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其未来走向。
在当今这个信息共享、媒介开放的互联网时代,采茶戏的转型与变化,各类媒介的传递都是其发展、传承不容小视的部分 4、受众群体-普通庶民百姓接受也是传播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分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受众群体的特点、受众的行为动机、受众的价值观念及其文化程度,都是我们需要清楚剖析的环节 5、效果-延伸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群体而引起受众群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传播在改变受众群固有立场、观点上有多大威力这一方面,但也涉及了大众传播对社会及文化所造成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忽略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并非单一的不可变化的行为,传送只是其本源的一部分,流动的变化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即我们所讲的“变异性” 二、流变动向的思考 艺术与生活不会相距太远,远离了生活将使人们对艺术越来越冷漠民间艺术不论大小,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挖掘民俗文化,特别是让地方戏曲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任何地方艺术,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如果消亡那将是中华民族的损失,那么如何保护和传承才是方向,除了政府的努力,它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关注和市场的导向性。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有待商榷: 1、继承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推陈出新,做好定位,要创新要发展,迎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情趣才是出路笔者认为,地方戏曲不应该一直依靠老一套的东西没有跟上现代潮流,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势必会乏味比如中国戏曲中用靠旗档花枪的动作已失传多年,关肃霜后来通过创新,把它恢复成了今天的“靠旗打出手”①,我们不可能说靠旗挡古已有之,所以不是关肃霜创造的,也不可能说因为它是关肃霜发明创造的,所以用不着保护,保护遗产和创新发展在戏曲文化的流动中二元不悖,缺一不可 2、创作与创意改变观念,接受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思想,把握好各个时期观众审美感觉的不同需要,与时俱进地创作真正能被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比如这几年比较风靡的一首由慕容晓晓演唱的歌曲“黄梅戏”,其将传统戏曲唱段与流行因素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不可否认,近年来这首歌曲的走红,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在娱乐多元化的今天,传承优秀的地方戏曲,需要突破老的固有的传承方式和观念,勇于做出不一样的尝试,在娱乐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接受和传唱,这或许不失为地方戏曲艺术转型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3、搞好文化品牌经营和产权经营注重品牌推广、活动宣传,树立戏曲团体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尊严,同时,利用政府和院团的组织推广,开展多元的经营活动,进行市场调研,注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形式与内涵的碰撞 4、改变经营模式,让企业或广告公司参与进来由于目前地方戏曲的主流观众还是农民,票价过高观众无法接受,票价太低剧团的演出成本堪忧今后的地方戏曲演出是否可以改变经营模式,让企业或广告公司参与进来,包揽剧场的壁画广告、开场前时段和中场休息时段,进行企业或产品推广,通过这部分资金,解决演出成本和剧场收费问题,同时保障票房的薄利多销,保障更多的城乡观众能够看戏,并定期组织在各社区乡镇巡演就像奥运会在它最初诞生的前半个世纪,尽管那时也有票房,但谁也没有想到它能赚钱今天,奥运广告已经远远超越了它那天价的票房,成为第一收入渠道,并且使奥运会的收入本身也成为天价这或许不是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但这个经营模式是值得我们尝试和借鉴的 5、搞好文化环境建设,剧团一定要拿出业余时间来深入民间,建立与自己相关的社团、票友协会、业余培训班、中青年和老年学习班等,密切自己与观众间的互动,人民离不开艺术,艺术家更离不开人民。
6、对各地区乡镇戏曲文献的保护、整理,亦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创作的来源,是延续经典的前提 总之,市场搞活了,民俗艺术的发展也就离水到渠成不远了当然,这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帮助、需要人力物力、政府、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关注与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南昌采茶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继续展现风华;也就是说,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不仅要在特定的范围内再造戏曲传播的基本环境,而且要懂得顺应时代变化而创造发展,以时而迁,或许这才是摆脱局限与困境的出路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本文为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G2012109 注解 ① 戏曲舞台中的“打出手”表演里尤其以大靠打出手最为繁难、最为精彩,大靠打出手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关肃霜在一偶然场合下发明的一绝活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