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依托PU平台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的探索.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479474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7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依托PU平台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的探索 沙成金 闫旭 李文文 鲁晨阳[摘 要] 共青团中央下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推动共青团育人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以此为导向依托PU平台在江苏高职院校的数据参考,结合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具体实践,探索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体系的构建,提出了难点和建议,通过建立制度,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注重内涵,建设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课程体系;优化载体,建设过程控制和数据应用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高职第二课堂的建设体系[关 键 词] 第二课堂;PU平台;高职院校[] G712 [文獻标志码] A [] 2096-0603(2020)48-0004-03一、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概述(一)政策背景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要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促进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1]。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开展模式依托PU平台建立的学分认证系统,高校各级团组织或学生组织、社团组织作为活动发起者进行“发起活动—活动开展—活动完结—考核评价”这一系列动作,在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都可以通过PU平台实时监督并记录过程管理每一名学生通过PU平台,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已经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获取奖项情况、获得各类证书情况,并打印出自己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三)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的现状经调研了解,目前江苏已有近150所高校依托PU平台自主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平台实名注册大学生286.4万人,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注册学生组织数71,784个,其中基层团支部57,847个,占总数80%150所学校中已有86所已经赋予了第二课堂学分,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已将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学分作为考量学生的重要指标,纳入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全部通过PU平台进行认证,其中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要求每位学生完成10个综合素质养成学分;无锡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为组长的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工作组,规定了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0个第二课堂活动素质拓展学分。

      二、依托PU平台管理“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一)建设“第二课堂”管理平台1.PU平台简介2013年9月起,共青团江苏省委启动建设了Pocket Univer-sity——江苏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U平台”)2014年初,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全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中,团省委开始实施“依托PU平台,探索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项目,并着力把PU平台建设成为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关重要信息的发布平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网络自主平台、实践第二成绩单科学化考量的认证平台,努力实现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实践项目的体系建设、学分认证记录评价机制建设、实践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3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参与平台上第二课堂的所有活动,PU平台也会记录学生参加活动、学生组织、社团等所得到的学分截至2020年4月,已经开展高校团支部工作活动3468项,覆盖18804个团支部2.学分项目体系简介江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相对系统的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项目体系团省委首先为各高校提供了指导性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目录各高校按照团省委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项目体系,同时在PU平台开发建立相应的活动项目专区和版块,指导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校社团以及班级团支部通过平台发起、开展、完结相关活动项目。

      3.第二课堂培训机制和团队管理PU平台在各个高校试点初期,平台专业技术人员会到达各个高校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演示,帮助校级负责人尽快适应和熟练掌握PU平台同时,各试点高校团委及时开展了校团委老师、校学生骨干、各学院学生会负责人、社团负责人等不同层面的培训会,建立了从学校、学院、班级专人负责的工作队伍,一学期3次培训PU管理员;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开展覆盖全体新生的专项培训,学期初召开全校团干部专题工作会等,确保PU平台在高校顺利推广使用在第二课堂学分认证具体工作中,高校设立三个管理层级,即校团委,校级其他行政部门、二级学院、校级学生组织,二级学院学生组织;在活动发起环节,由团学组织在平台上发起活动,并为该活动赋予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组织负责人在PU平台后台进行管理与审核;在活动完成后,活动的发起人办理“活动完结”,平台根据每个学生参与情况自动结算并记录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依托PU平台实施第二课堂课程模式的初步实践1.“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推广2018年初,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在江苏省共青团的指导和前期调研、小范围试行的基础上,在2018年初拟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管理制度文件《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实践学分实施及认定办法(试行)》,在2018级新生入学时初步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在2019年新生入学时正式实施。

      经过长达5个学期的实践,已初步构建了“团委—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团支部”的三级工作框架,基本形成“2019和2018级学生全覆盖、2017和2016级学生骨干全参与、师生共体验”的工作格局,实现“团学活动发布无纸化、参与信息化和考核数据化”2.“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数据分析(1)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本研究首先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随机抽取学生200名其中在2018、2019级五个二级学院中随机抽取了学号尾数为1或者3的同学,每个年级和二级学院各抽取20人,共200人挑选样本学生大一学年的数据,计算得出样本“第二课堂成绩单”显示的均分为53.64学时其次,本课题组专门组织了以“第二课堂成绩单”PU平台为主题的焦点小组访谈,邀请了大一、大二在校生代表、已毕业学生代表、团委老师、二级学院老师12人参与讨论通过以上两种研究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法2)研究结果及讨论结合样本均分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综合素质养成学分各项学分的分布情况发现,学生参与道德修养的分数占据总分34.11%即18.30学时,原因是在PU平台上发布的道德修养类活动较多,如:学校思政部组织的讲座通常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的参与度高;而创新创业竞赛类的活动仅占8.22%即均分4.41学时,原因是创新创业类学分获取难度较其他项目会更大,如文件中规定的得分项“挑战杯”“互联网+”大赛学生参与周期长、难度较大,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寥寥无几,如需普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类学分,学校还需全盘规划,团委需和二级学院、招就处、教务处等部门联动,多开设创新创业类的培训、讲座等,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创新创业类活动。

      通过提取样本中学生不同身份的角度分析显示,分别选取了贫困生、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以及普通同学四类不难发现第二课堂学分的高低与学生综合素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首先,学校资助中心提供的贫困生名单,在样本中,有54人被认定为贫困生,样本中的贫困生“第二课堂”学分的均分为64.73学时,比样本均分高20%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政策因素会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和参与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因为大部分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和受到国家助学金政策的扶持,自身更加珍惜在校学习及参加活动的机会,各方面的表现更加积极;其次,在样本中,共有17人担任学生干部,他们“第二课堂”学分的均分为102.75学时,比样本均分高49.11学时,且在“综合素质养成学分”项目中的社会服务类学分相对其他单项学分更高不难发现,一方面因为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干部的身份让他们更有积极性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然后,结合新生入学成绩即第一课堂,按各个专业排名前列的获得新生奖学金的名单分析,样本中共有4人是新生獎学金的获得者,他们“第二课堂”学分的均分为95.375学时,比样本均分高41.735学时,可以推断学习成绩(第一课堂成绩)更好的学生,第二课堂表现也更为优异。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第二课堂学分均分在100学时以上的21位学生里,有10名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单项的分值最高,占100学时以上总人数的48%,原因是一方面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类的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参与度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类具有普遍性,且活动大多为校级层面活动,所以活动质量较高、学分高通过“对PU平台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中的应用的评价”的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团委老师认为PU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办公效率,对于第二课堂从“经验化”管理转变到“数据化”管理;4名学生表示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动机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有1名学生表示仅仅是为了打发课余时间,而有5名学生是为了拿到毕业要求所修学分顺利毕业;6名学生表示通过第二课堂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也有3名学生无所谓和1名学生不认可另外,学生还反映了PU平台的软件不够优化、平台存在广告影响使用体验;二级学院的老师建议系统能增加对第二课堂学分封顶功能,例如:校园文化活动类执行每学期有学时封顶的规定,以防出现学生对第二课堂参与热情过高而忽视第一课堂学习的局面3)“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用难点分析第一,综合素质学分考评体系的不统一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在学生评奖评优过程中一直使用的是综合素质测评分(以下简称:综测)标准,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接本转本等都直接与综测分挂钩,而“第二课堂成绩单”实际只在团学活动中起到作用。

      第二,项目评价考核指标的不统一因第二课堂活动的性质不一、难度不一、时间不一、发起部门不一等原因,考核标准也不一致,较易造成学生认知混乱例如,志愿服务活动,在PU平台上的考核标准是“参与即得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校内和校外的活动分值差异,学生认为校外志愿活动分值更高则更愿意参加校外志愿活动,而实际上校内一些部门发布的系列志愿活动因次数更多更易获得学分另外,信息化平台只能记录学生是否参与,考核还需主观评价,学生在志愿活动中表现差异并不能体现差异化加分第三,管理部门和管理平台的不统一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管理,虽然由团委联合学工处、教务处负责并纳入了人才培养计划,但大部分时候各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并没有协同合作,实际操作时,其实只有团委一个部门负责发起、审核和发布成绩单所有流程另外,校级层面的系统平台较多,如:学工系统、教务系统、融合门户系统、PU平台,学校内部多个系统,使用时容易混淆,增加了学生和老师对PU平台的接受难度大部分部门现在都认为PU平台目前只管理团学活动,并未真正将全校各个部门的活动使用PU平台发布,缺乏全局统筹[2]三、高职院校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体系的探索(一)建立制度,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由于第二课堂在组织模式和开展形式上具有“自发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尴尬。

      如何让第二课堂的成果“看得见”,并获得学校、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其组织手段和管理办法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中并未将第二课堂参与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评价体系之中,仅仅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形式而存在[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