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伤寒论重点整理.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25811998
  • 上传时间:2023-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63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伤寒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 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 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2. 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3. 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题型:选择填空1.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2. 《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 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4. 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5. 《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6. 《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 被誉为“方书之祖”7. 《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 阳兼表证用药)等等8.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 病。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 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2、 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3、 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 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4、 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5、 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6、 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7、 目瞑:目视不明,视物昏花《集韵》:“暝,目不明也此处指闭目懒睁,有畏光 感8、 项背强几几:几几,南阳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亦有读作殊者全句形容项背拘紧 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9、 晌(音顺):目动也,即目睛转动10、 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非病名11、 白饮:即米汤,又作白米饮12、 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而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 证的表现13、 结胸:病证名,指痰水等实邪结于胸膈脘腹,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14、 藏结:病证名,是因脏气虚衰,阴寒凝结而致的一种病证其中主症与结胸证有相似之 处,但病变性质不同。

      15、 痞:病证名,是无形之邪气痞塞于心下胃脘部,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不痛为主症 的一种病证16、 热结膀胱:膀胱在此指下焦部位热结膀胱,指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部位17、 少腹急结:指下腹部拘急硬痛18、 坏病:也称变证即治坏的病,指因误治而致原始证候发生反常变化,证候错综复杂, 已不属太阳病范畴的病症19、 心中懊恼: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20、 胸中窒:窒,塞也即胸中有堵塞不通之感21、 心中结痛:心中如有物结聚而疼痛22、 奔豚:证候名奔豚即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 证,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23、 振振欲扑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24、 清酒:指清纯上好的米酒25、 麻沸汤:沸水即将沸腾而又未沸腾时,锅中有无数小水泡聚于底部,形如麻子,故云26、 蒸蒸而振:蒸蒸,这里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27、 剂颈而还:剂,通齐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28、 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于面所致29、 白粉:米粉30、 眸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31、 口不仁:口中感觉失常,黏腻不清爽,食不知味,言语不利。

      32、 心下支结:即患者自觉心下有物支撑结聚33、 苦酒:米醋34、 清谷:即泻下未消化的食物题型.选择填空1. 麻黄汤衄血机理:阳郁化热,损伤血络2. 太阳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治法:通阳化气利水代表方: 五苓散3. 抵挡组成:水蛭、虻虫、桃仁、大黄4. 治疗脚挛急代表方:芍药甘草汤(去杖汤)5. 治疗心下悸,欲得按的方剂:炙甘草汤6. 治疗奔豚的代表方:桂枝加桂汤7. 热痞证治疗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寒热错杂痞证治疗方:泻心汤类; 痰气痞证治疗方:旋覆代赭汤;水痞证治疗方:五苓散;痞证误下后下利治疗方:赤石 脂禹余粮方8. 炙甘草汤中生地黄用量特殊为:一斤9. 《伤寒学》中甘草大多炙用,生用方有:甘草汤、桔梗汤10. 治疗心阳虚的方剂: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桂枝救逆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枣 甘汤11. 热郁胸膈的表现有:即栀子豉汤证类,结合条文和病机回答有心烦不得眠、心中 懊恼、反复颠倒、胸中窒、心中结痛等12. 蓄血三方证:桃核承气汤证、抵挡汤证、抵挡丸证13. 《伤寒论》中太阳病变证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4. 调胃承气汤中症候中“蒸蒸发热”的机理是:太阳病发汗不解,转属阳明结实,里 热外蒸使然。

      15. 脾约证的特有症候表现是:大便硬,小便数 题型.简答论述1. 桂枝加葛根汤证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方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P232. 葛根汤证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方用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葛根、麻黄)P353桃核承气汤证(太阳蓄血证)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 脉沉涩治法:泻下瘀热方用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p494. 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用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P475. 葛根苓连汤证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主症:下利不止,利下臭恶稠粘,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红、苔 黄,脉数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用葛根苓连汤葛根、黄苓、黄连、甘草)P646. 桂枝人参汤证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治法:温中解表方用桂枝人参汤理中汤+桂枝)P737. 大陷胸汤证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主症:心下硬痛拒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下不可近手,可伴见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方用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P848. 小青龙汤证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 五味子、半夏)p399.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苔红腻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方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苓,干姜,人参,甘草,黄连, 大枣)p9210. 栀子豉汤证病机:热郁胸膈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惯,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治法: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栀子、香豉)P6011. 真武汤证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溢主症:心悸、头眩、身瞒动、振振欲辟地,或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治法: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p7612. 炙甘草汤证主症:心动悸、脉结代病机:心阴阳两虚治法: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方用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P7913、桂枝汤证(中风表虚证)主症: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病机:风寒外袭,卫阳浮盛以抗邪,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失调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P1814. 麻黄汤证主症:恶寒(风),发热,周身疼痛,无汗,喘,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药及组成: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15. 白虎加人参汤证主症:大热,大渴,大烦,脉洪大病机:阳明里热炽盛,气津两伤(热盛津伤)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人参)P6416. 苓桂术甘汤(脾虚证)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病机:脾虚水停,水气冲逆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茯苓桂枝白术甘草)P7017. 小建中汤证(强壮剂)主症: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病机:中焦虚寒,气血亏虚,复被邪扰治法:建中补虚,调养气血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P72伤寒表实证病机主症治法条文1、麻黄汤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周身疼痛、脉浮紧辛温发汗,宣肺平喘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葛根汤证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头痛,发热,恶寒(或 恶风),项背拘急不 舒,脉浮紧发汗解表,升津舒筋31、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曷根汤主之3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变证一一热证病机主症治法条文3、麻杏甘石汤证邪热壅肺汗出而喘,咳嗽,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清热宣肺,降气平喘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脾虚证病机主症治法条文4、小建中汤证中焦虚寒,气血亏虚,复被邪扰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 温喜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建中补虚,调养气血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小建中汤主之①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无汗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② 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③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④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疴;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阴阳两虚证病机主症治法条文5、炙甘草汤证心阴阳两虚心动悸,脉结代通阳复脉,滋阴养血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⑤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热实结胸证病机主症药物治法大陷胸汤证水热互结于胸胁心下硬痛据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手,可伴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大黄,芒硝,甘遂泻热逐水,峻下破结小陷胸汤证痰热互结于心下心下硬满,按之疼痛,苔黄腻,脉浮滑黄连,半夏,栝萎实清热涤痰开结附:结胸三证: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小陷胸汤连夏萎,宽胸开结涤痰周,邪深大陷胸汤治,甘遂硝黄一泻柔,大陷胸丸加杏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