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第六章煤层气井测井与试井课件.ppt
116页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煤层气储层特征煤层气储层特征第三章第三章 煤层气钻井技术与工程设计煤层气钻井技术与工程设计第四章第四章 煤层气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煤层气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第五章第五章 煤层气测井煤层气测井第六章第六章 煤层气试井煤层气试井第七章第七章 煤层气增产技术煤层气增产技术第八章第八章 煤层气排采控制理论与工艺技术煤层气排采控制理论与工艺技术第九章第九章 煤层气数值模拟煤层气数值模拟《《煤层气开发与开采煤层气开发与开采》》2024/9/192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第五章第五章《《煤层气开发与开采煤层气开发与开采》》Wireline Logging of CBM Well 2024/9/193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5.2 5.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5.5.3 3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5.4 5.4 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5.5 5.5 煤层气测井质量要求煤层气测井质量要求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2024/9/194§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测井概念及重要性测井概念及重要性测井概念:测井概念:通过电缆输出井下特定仪器测量的井深函数通过电缆输出井下特定仪器测量的井深函数- -一种或多一种或多种物理特性,由这些物理特性推断出储煤储层性质、泥浆、套管种物理特性,由这些物理特性推断出储煤储层性质、泥浆、套管侵蚀、水泥固结质量等。
侵蚀、水泥固结质量等通常测量煤储层性质有通常测量煤储层性质有3种方法:种方法:取芯实验室测量,取芯实验室测量,试井试井测井测井应用广泛应用广泛价格低廉价格低廉2024/9/195§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l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l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测井l自然伽玛测井自然伽玛测井l声波和中子测井声波和中子测井l密度测井密度测井l地球化学和碳地球化学和碳/ /氧测井氧测井2024/9/196§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一、电阻率测井一、电阻率测井电流通过不同岩石时,电阻率不同,电阻率是深度函数电流通过不同岩石时,电阻率不同,电阻率是深度函数种类:种类: 双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 双感应测井双感应测井 球面聚焦球面聚焦 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测井 作用:作用:l测量含气饱和度测量含气饱和度l双侧向测量煤层厚度双侧向测量煤层厚度 -比感应测井更加精确比感应测井更加精确l煤垂直裂隙定量测量煤垂直裂隙定量测量2024/9/197§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二、自然电位测井(二、自然电位测井(SP测井)测井)井内某一深度与地表固定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自于电化学反应井内某一深度与地表固定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自于电化学反应作用:作用: 测量渗透率测量渗透率三、自然伽玛测井三、自然伽玛测井测量岩层中放射自然伽玛量,记录地层中天然放射性,大小取决于地测量岩层中放射自然伽玛量,记录地层中天然放射性,大小取决于地层中含有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划分不同层中含有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含量,划分不同岩性岩性地层的工作地层的工作2024/9/198§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四、密度测井四、密度测井测量岩石中吸收的散射伽玛射线强度,其强度与岩石密度相关,称为密度测井测量岩石中吸收的散射伽玛射线强度,其强度与岩石密度相关,称为密度测井作用:作用:u 煤层与其它岩层吸收强度明显不同,精确获煤层与其它岩层吸收强度明显不同,精确获取煤层厚度取煤层厚度u 煤层评价,计算煤特性煤层评价,计算煤特性-工业分析,固定碳、工业分析,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水分、灰分、挥发分2024/9/199§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五、声波和中子测井五、声波和中子测井声波测井:声波测井:研究声波在不同岩石中传播时间及不同变化特性研究声波在不同岩石中传播时间及不同变化特性作用:作用:u 孔隙度孔隙度-微孔隙测量不好,精确度低微孔隙测量不好,精确度低u 煤层及煤级测量煤层及煤级测量u煤层力学性质煤层力学性质-泊松比及弹性模量等泊松比及弹性模量等中子测井:中子测井:发射中子源来了解煤组成特性发射中子源来了解煤组成特性补偿中子测井可以进行工业分析、估算含气量补偿中子测井可以进行工业分析、估算含气量2024/9/1910§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六、地球化学测井及碳六、地球化学测井及碳/氧测井氧测井地球化学测井:地球化学测井:测定化学元素组成,通过这些测井资料建立煤层模式,进行不同测定化学元素组成,通过这些测井资料建立煤层模式,进行不同井间矸层对比井间矸层对比碳碳/氧测井氧测井:测定地层中碳含量,测量煤的发热量:测定地层中碳含量,测量煤的发热量2024/9/1911§5.1 §5.1 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煤层气测井种类概述2024/9/1912§5.§5.2 2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1.煤层工业分析煤层的工业分析是指分析煤层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
用至少2 种测井参数(如密度和中子), 利用体积模型就可以求出包括这四个项目的工业分析煤层体积模型: 把煤层体积分成纯煤( 包括固定碳和挥发分) 、灰分( 包括泥质和其它矿物) 、水分( 孔隙中充满的水) 三部分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ρ=Vc·ρc+Va·ρa+Vw·ρw,ΦN=Vc·Φc+Va·Φa+Vw·Φw ,1=Vc+Va+Vw ρ、ΦN 分别为煤层对密度、中子测井的响应值;ρc、ρa、ρw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对密度测井的响应参数; Φc、Φa、Φw 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对中子测井的响应参数; Vc、Va、Vw 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的相对体积(杜翔等,2007年)2024/9/1913§5.§5.2 2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然后将体积含量换算为重量含量:Qc= Vc·ρc/ρ, Qa= Va·ρa/ρ, Qw= Vw·ρw/ρ由于固定碳Qg 与灰分Qa 线性相关:Qg=m·Qa+n ,则用测井求得的灰分, 利用上式可求出固定碳。
挥发分Qv 由计算的纯煤减去固定碳求得:Qv=Qc- Qv 2024/9/1914§5.§5.2 2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2.含气量估算各个地区的煤层含气量和煤的体积密度具有线性关系(据李纪森等,1999年)2024/9/1915§5.§5.2 2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一、煤层气测井的作用3.渗透率计算渗透率计算利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可以计算出煤层的渗透率等(杜翔等,2007年)4.煤层识别利用密度、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中子孔隙度对煤层的响应,可以识别煤层,划分煤层厚度及含水及夹矸的情况5.固井质量检测通过声波中的声幅测井可以检查固井质量固井质量测井包括声幅测井、声波变密度测井、自然伽玛测井、磁定位测井等利用补偿声波仪可以直接测量声幅及声波变密度分析声幅和声波变密度可以判断出水泥环两个界面的胶结情况, 从而评价固井质量的好坏; 而自然伽玛测井则用于深度校深, 磁定位测井则确定套管接箍的位置, 以确定煤层段内有无套管接箍, 为射孔和压裂提供可靠的深度数据。
2024/9/1916§5.§5.2 2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裸眼井:裸眼井: 标准测井:标准测井:标准测井:标准测井:用以划分地层、判别岩性 综合测井:综合测井:综合测井:综合测井:用以进行岩性分析、划分煤层及夹矸、划分和判断含水层和含气层套管井:套管井: 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用以检查固井质量情况 压裂效果检查测井:压裂效果检查测井:压裂效果检查测井:压裂效果检查测井:用以诊断压裂裂缝高度,确认压裂效果二、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二、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二、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二、煤层气测井的任务2024/9/1917(一)、(一)、(一)、(一)、 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1. 标准测井测井目的:通过对裸眼井进行全井段标准测井,用以划分钻井钻遇地层和判别岩性比例尺:1:500§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2024/9/19181. 标准测井Ø 双侧向 (DLL) 单位:Ω.mØ 自然电位(SP) 单位:mvØ 自然伽马(GR) 单位:APIØ 双井径(CAL) 单位:cm测井项目:§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一)、(一)、(一)、 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2024/9/19192. 综合测井测井目的:通过对煤系及有必要井段进行综合测井,用以判断测井段的岩性、划分煤层及夹矸,划分和判断含水层。
比例尺:1:50§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一)、(一)、(一)、 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2024/9/19202. 综合测井Ø双测向 (DLL) 单位:Ω.mØ 微球形聚焦(MSFL) 单位:Ω.mØ 自然伽马(GR) 单位:API Ø 自然电位 (SP) 单位:mvØ 双井径(CAL1、CAL2) 单位:cmØ 补偿密度(DEN) 单位:g/cm3Ø 补偿中子(CNL) 单位:PUØ 补偿声波(AC) 单位:μs/mØ 井温(TEMP)(连续曲线) 单位:℃测井项目:§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一)、(一)、(一)、 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2024/9/19213. 技术要求采样间距及回放要求:煤系地层采样间隔0.05m,非煤系地层采样间隔0.10m;1:50深度比例尺放大曲线,以精细研究煤层结构。
为适应地质研究或生产需要,可选测下列测井项目:地层倾角测井、阵列声波(或长源距声波)、核磁共振测井、微电阻率扫描、声波扫描成像、拟稳态井温测井等§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一)、(一)、(一)、(一)、 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裸眼井测井2024/9/1922(二)、(二)、(二)、(二)、 套管套管套管套管井测井井测井井测井井测井1. 固井质量检查测井:固井后对全井进行声幅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套管接箍测井、声波变密度测井,以检查固井质量2. 压裂效果检查测井:通过连续测量井温仪测井或放射性示踪剂/伽马测井,以初步诊断煤层压裂效果§5.§5.2 2 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煤层气测井的任务与项目2024/9/1923§5.§5.3 3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测井仪器:测井仪器:测井仪器:测井仪器:地面地面控制及记录设备:要求使用数控测井仪数控测井仪,并具有现场刻度、数据采集、现场数据处理及显示特征等功能。
井下井下仪器:当钻头直径大于200mm的井,宜使用外径大于86mm的井下仪器及相应强度的放射源,各类测井仪应配有相应的环境校正图版2024/9/1924井下仪器刻度井下仪器刻度井下仪器刻度井下仪器刻度(1)双侧向及微球聚焦测井仪的仪器常数(K)应采用实测值2)补偿中子测井仪和自然伽马测井仪应有本年度在一级刻度井中的刻度资料(刻度井的井径应与实际井径相当)3)测井前、后在井场用三级刻度器进行刻度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仪器出厂指标和附录 A 之规定§5.§5.3 3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2024/9/1925附附附附 录录录录 A A§5.§5.3 3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2024/9/1926对测井曲线图基本要求对测井曲线图基本要求对测井曲线图基本要求对测井曲线图基本要求(1)测井曲线图上印有主刻度、测井前现场刻度检查、测井后现场刻度检验记录2)各种曲线都要有50m以上井段的重复检查测量3)曲线没有畸变,没有与井下条件无关的零值和负值4)图面整洁,线条清晰,数据齐全5)除井温测井外,应自下而上测量。
§5.§5.3 3 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煤层气测井技术要求2024/9/1927一、一、一、一、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1. 测井资料质量检查:对曲线除进行一般质量检查外,还应用交会图、直方图等方法进行质量检查2. 测井资料校正: 深度对齐:同次测井各种曲线深度要取齐,不同次测井深度要衔接好; 环境校正: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对有关曲线做井眼环境校正§5.§5.4 4 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2024/9/1928二、二、二、二、 测井解释技术内容和要点测井解释技术内容和要点测井解释技术内容和要点测井解释技术内容和要点1. 测井资料质量评价,着重分析各类曲线的可信度2. 分析所用解释模型的合理性,列出处理程序中所依据的数学方程及所选用的参数3. 划分煤层及夹矸,估算砂泥质地层中砂、泥、水的体积百分含量4. 评价主要煤层的渗透性(可定性分为好、中、差三级)、含水性(可定性分为强、中、弱三级)§5.§5.4 4 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2024/9/1929二、二、二、二、 测井解释技术要点测井解释技术要点测井解释技术要点测井解释技术要点5 对煤层顶、底板地层的力学性质、含水性、渗透性进行分析。
6 固井质量分析:分井段(着重主要煤层上下各30m井段)分析两个界面水泥胶结程度以自由套管的声幅值(调为100%)、变密度波形的黑度为相对标准7 测井解释中的难点及其分析8 解释结论及建议§5.§5.4 4 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2024/9/1930§5.§5.4 4 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资料处理、解释2024/9/1931§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测前、测后刻度与标准值(在测前、测后刻度与标准值(在1010 .m.m——10001000 .m.m之间)相比之间)相比其相对误差应不大于其相对误差应不大于5%5%u在井径规则、不渗透、非裂缝性的厚层泥岩段,深、浅双侧在井径规则、不渗透、非裂缝性的厚层泥岩段,深、浅双侧向值应基本重合向值应基本重合u在煤层,曲线一般不得出现平直(饱和)现象在煤层,曲线一般不得出现平直(饱和)现象u重复曲线相对误差不超过重复曲线相对误差不超过5%5%。
u套管内,深、浅双侧向的记录值应不大于套管内,深、浅双侧向的记录值应不大于1 1 .m.m1 1 1 1)))) 双侧向双侧向双侧向双侧向2024/9/1932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仪器动态范围应与双侧向的动态范围相当仪器动态范围应与双侧向的动态范围相当u测井前、后刻度值与标准值(在测井前、后刻度值与标准值(在1010——10001000 .m.m之间)相比,之间)相比,其相对误差应小于其相对误差应小于5%5%u在井径接近钻头直径的非渗透性厚层泥岩层井段在井径接近钻头直径的非渗透性厚层泥岩层井段, ,其平均值其平均值应与双侧向电阻率接近应与双侧向电阻率接近u在煤层,曲线不得出现平直(饱和)现象在煤层,曲线不得出现平直(饱和)现象u在渗透层井段,重复曲线形态相似,相对误差不大于在渗透层井段,重复曲线形态相似,相对误差不大于10%10%2 2 2 2)微球聚焦)微球聚焦)微球聚焦)微球聚焦§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3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测井前、后刻度与标准刻度值之间的容限误差为测井前、后刻度与标准刻度值之间的容限误差为: : 当刻度值在当刻度值在100100 s/m --200s/m --200 s/m s/m 时时, ,为为1.51.5 s/ms/m 当刻度值在当刻度值在200200 s/m --650s/m --650 s/m s/m 时时, ,为为3 3 s/ms/mu自由套管内应为自由套管内应为187187 5 5 s/ms/m。
u重复测量误差应小于重复测量误差应小于1010 s/ms/mu如遇如遇周波跳跃周波跳跃,要重复测量,判明原因要重复测量,判明原因3 3 3 3)声波时差)声波时差)声波时差)声波时差§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4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测井前、后用三级刻度器进行刻度检查,测前刻度容限误差测井前、后用三级刻度器进行刻度检查,测前刻度容限误差不超过不超过0.01g/cm0.01g/cm3 3,测后容限误差小于,测后容限误差小于0.03g/cm0.03g/cm3 3u在井径较规则或变化平缓、岩性均匀的厚层井段,所测密度在井径较规则或变化平缓、岩性均匀的厚层井段,所测密度值应符合地区规律值应符合地区规律重复测量误差应小于重复测量误差应小于0.05g/cm0.05g/cm3 34 4 4 4)补偿密度)补偿密度)补偿密度)补偿密度§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5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补偿中子应在一级刻度井内进行刻度。
现场测井补偿中子应在一级刻度井内进行刻度现场测井前、后进行刻度检验,与标称值前、后进行刻度检验,与标称值15P15P··U U相比相比, ,误差误差小于小于2P2P··U Uu在井径较规则或变化平缓、岩性均匀的厚层井段,在井径较规则或变化平缓、岩性均匀的厚层井段,所测中子孔隙度值应符合地区规律所测中子孔隙度值应符合地区规律u重复曲线允许相对误差重复曲线允许相对误差 当孔隙度小于当孔隙度小于20P20P··U U时,时,为为10%10%,孔隙度大于,孔隙度大于20P20P··U U时,为时,为15%15%5 5 5 5)补偿中子)补偿中子)补偿中子)补偿中子§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6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曲线右向为正曲线右向为正, ,左向为负左向为负, ,横向比例适当横向比例适当u重复曲线间相对误差小于重复曲线间相对误差小于10%10%u每每100m100m井段基线偏移小于井段基线偏移小于2cm2cm6 6 6 6)自然电位)自然电位)自然电位)自然电位§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7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测井前、后用三级刻度器刻度,其允许误差小于测井前、后用三级刻度器刻度,其允许误差小于10%10%。
u选择泥岩井段,记录统计起伏,时间不少于选择泥岩井段,记录统计起伏,时间不少于60s60s,应符,应符合统计起伏误差规律合统计起伏误差规律u重复曲线相对误差小于重复曲线相对误差小于10%10%7 7 7 7)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自然伽马§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8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单条测井曲线质量标准u两条曲线在套管内测量值相同两条曲线在套管内测量值相同, ,与套管内径相比允与套管内径相比允许误差小于许误差小于1.5cm1.5cmu曲线最大值不得超过井径腿全部张开的值,所测曲线最大值不得超过井径腿全部张开的值,所测最小值不得小于井径腿闭合拢值最小值不得小于井径腿闭合拢值8 8 8 8)双井径)双井径)双井径)双井径§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39单条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单条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单条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单条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 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5.§5.5 5 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要求要求2024/9/1940全井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全井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全井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全井测井资料质量评级标准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质量等级评定§5.§5.5 5 煤层气煤层气测井质量测井质量要求要求2024/9/1941测井解释报告目录测井解释报告目录测井解释报告目录测井解释报告目录一 前言二 测井施工概况三 综合测井解释成果四 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五 测井解释中疑难问题分析六 结论与建议§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2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一一一一 前言前言前言前言 简述测井任务来源、钻井名称、钻井性质、地理位置、所处构造位置、目的煤层 、完钻井深及完钻钻遇层位、钻头程序、套管程序、测时井深、测量井段等一般性内容。
§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3二二二二 测井施工概况测井施工概况测井施工概况测井施工概况 简述历次测井施工日期、测井目的、列表说明测井项目、测量井段、 各条曲线质量评价、关于曲线质量问题的说明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4三三三三 综合测井解释成果综合测井解释成果综合测井解释成果综合测井解释成果1 概述综合测井解释模型及主要方程、处理软件名称、各曲线参数选取值(分井段列表说明)2 列表显示综合测井解释成果(必要时用文字分析说明)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5四四四四 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井身及固井质量评价1 井身情况:根据井身空间投影图,分析井斜变化情况,给出本井最大全角变化率、最大水平位移以及它们各自出现的深度。
2 井径情况:分析煤层及其他岩层井径变化情况,着重分析井眼扩大或缩小的原因3 固井质量情况:分井段解释两个界面水泥胶结程度(要特别注意分析主要煤层上下各30m井段),固井质量评价分为四级:优(声幅值<10%,变密度图上地层波显示清晰,良(10%<声幅值≤20%,合格(20%<声幅值≤30%=,不合格(声幅值>30%),自由套管(声幅值为100%)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6五五五五 测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及分析测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及分析测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及分析测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及分析 可就测井方法的选用、解释模型、仪器刻度、合同、规程内容、调度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六六六六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归纳上述分析,提出对该井下步施工意见和建议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测井解释报告§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7现场提交的资料现场提交的资料现场提交的资料现场提交的资料(1)单条(或单个组合下井仪)井场监视测井曲线图一套(1:200),供检查质量用。
2)综合测井曲线现场合成图一张(1:200),供现场解释用,格式见附录E图E.83)记录全套测井曲线的磁性介质(软盘或光盘)4) 现场综合报告(5)井斜测量记录表§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8§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49§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50§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51§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52§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53§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2024/9/1954§5.§5.6 6 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测井解释报告及图件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煤层气储层特征煤层气储层特征第三章第三章 煤层气钻井技术与工程设计煤层气钻井技术与工程设计第四章第四章 煤层气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煤层气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第五章第五章 煤层气测井煤层气测井第六章第六章 煤层气试井煤层气试井第七章第七章 煤层气增产技术煤层气增产技术第八章第八章 煤层气排采控制理论与工艺技术煤层气排采控制理论与工艺技术第九章第九章 煤层气数值模拟煤层气数值模拟《《煤层气开发与开采煤层气开发与开采》》煤层气试井煤层气试井《《煤层气开发与开采煤层气开发与开采》》Well Testing of CBM Well 1.煤层气试井主要方法概述煤层气试井主要方法概述2.注入注入/压降试井主要内容压降试井主要内容3.试井主要仪器及技术要求试井主要仪器及技术要求4.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5.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 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测试工艺和测试手段,对煤层气井进行测试,获得产量、压力、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一定的软件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反映测试井和地层特性的各种煤(1)储层参数、(2)生产能力、(3)连通性等 试井概念试井概念测试部分测试部分解释部分解释部分2024/9/1958 试井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正确获取煤储层参数,如渗透率、储层压力等,为油气开发和产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试井目的试井目的:2024/9/1959常规油气常规油气试井分类试井分类((1 1)产能试井)产能试井((2 2)不稳定试井)不稳定试井① ① 稳定试井稳定试井② ② 等时试井等时试井③ ③ 修正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① ① 压降试井压降试井② ② 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③ ③ 变产量试井变产量试井④ ④ 干扰试井干扰试井⑤ ⑤ 脉冲试井脉冲试井⑥ ⑥ DSTDST试井试井( (中途测试或钻杆测试中途测试或钻杆测试) )§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0§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1煤层气试井方法煤层气试井方法:(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2) 段塞流测试(段塞流测试(Slug Tests))(3) 注入注入/压降法(压降法(Injection/Fall-off Tests))(4) 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Pressure Buildup Tests))(5) 干扰试井(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Tests))§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2(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 DST 测试是用钻杆将测试工具下入井内,在井下进行开关井操作,直接快速获取井下压力~时间关系曲线,分析曲线获得地层参数。
§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3(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4(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5(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钻杆测试工具示意图钻杆测试工具示意图钻杆测试工具示意图钻杆测试工具示意图 2024/9/1966(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7(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8(1) DST 测试(测试(Drill Stem Test))§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69结果解释结果解释-半对数半对数horner§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原始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2024/9/1970适用性,为保持单相水流,煤层要求欠适用性,为保持单相水流,煤层要求欠饱和及储层压力远高于临界解析压力,饱和及储层压力远高于临界解析压力,防止气体析出防止气体析出§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71(2) 段塞流测试(段塞流测试(Slug Tests)) 段塞流测试是利用段塞流原理段塞流原理向煤层中注水,当井口达到一定压力时关井。
然后测定压力变化过程直至液注产生的压力与地层压力达到平衡 段塞测试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有典型曲线法典型曲线法典型曲线法典型曲线法和和流动期分析法流动期分析法流动期分析法流动期分析法§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Ø修井机,用于试井准备修井机,用于试井准备Ø向井筒中注入一段水的设备向井筒中注入一段水的设备( (提水提水吊桶,小泵或真空车吊桶,小泵或真空车) )Ø井下压力传感器井下压力传感器Ø地面压力数据记录仪地面压力数据记录仪Ø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段塞测试需要的主要设备:段塞测试需要的主要设备:段塞测试需要的主要设备:段塞测试需要的主要设备:2024/9/1972(2) 段塞流测试(段塞流测试(Slug Tests))Ø段塞试井是最简单、最廉价的一种测试,段塞试井是最简单、最廉价的一种测试,使用最少量的人力和设备,成本低使用最少量的人力和设备,成本低Ø设计和实施简单设计和实施简单Ø用典型曲线分析简单用典型曲线分析简单§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段塞测试的主要优点:段塞测试的主要优点:段塞测试的主要优点:段塞测试的主要优点:Ø 对两相流无效对两相流无效Ø 储层必须负压储层必须负压Ø 探测半径有限探测半径有限Ø 测试持续时间长测试持续时间长Ø 难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难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 段塞测试的主要缺点:段塞测试的主要缺点:段塞测试的主要缺点:段塞测试的主要缺点:2024/9/1973( (3) 3)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法(压降法(压降法(压降法(Injection/Fall-off TestsInjection/Fall-off Tests)))) 注入/压降法是通过向煤层恒量注水,分别测定注入期(压力升高,Pwf-lgt)和关井后压力降落期(压力降低,Pws-lg[(t+△t)/t])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通过霍纳分析,求得各项储层参数。
§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74§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 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简称简称恢复试井恢复试井,这,这是将井从是将井从稳定稳定的生产状态转入关井状的生产状态转入关井状态,测量并分析关井后压力上升的一态,测量并分析关井后压力上升的一种方法r等产量恢复试井等产量恢复试井r变产量恢复试井变产量恢复试井关井压力恢复规律关井压力恢复规律关井压力恢复规律关井压力恢复规律地层中发生的压力回升过程是井底压力不断升高,压力地层中发生的压力回升过程是井底压力不断升高,压力地层中发生的压力回升过程是井底压力不断升高,压力地层中发生的压力回升过程是井底压力不断升高,压力回升面积不断扩大,而离井较远处地层中压力逐步下降回升面积不断扩大,而离井较远处地层中压力逐步下降回升面积不断扩大,而离井较远处地层中压力逐步下降回升面积不断扩大,而离井较远处地层中压力逐步下降的过程2024/9/1976( (4) 4) 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压力恢复试井(Pressure Buildup TestsPressure Buildup Tests))))§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方法的优点:方法的优点: * * 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 * 相对较廉价相对较廉价( (无需修井机工作无需修井机工作) )方法的不足:方法的不足: * * 压力测量精度不大于一根油管的液柱重量压力测量精度不大于一根油管的液柱重量 * * 两相流动可能使分析复杂化两相流动可能使分析复杂化 * * 井筒储集效应通常很显著井筒储集效应通常很显著 * * 如果液面在一组射孔之下,压力读数就会不准如果液面在一组射孔之下,压力读数就会不准2024/9/1977( (5) 5) 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TestsInterference Tests)))) 干扰试井是一种多井试井多井试井多井试井多井试井,由一口激动井由一口激动井由一口激动井由一口激动井与一口或多口观测井一口或多口观测井一口或多口观测井一口或多口观测井组成。
干扰试井中,通过向激动井注入或从井中抽汲流体对测试地层施加压力瞬变,在激动井和所有观察井中连续监测对外加应力的压力响应干扰试井设计重要的是选择低注入排量,不致压裂地层 多井测试通常比单井测试得到的煤层甲烷储层资料多除了储层静压和原始渗透率外,多井测试还能提供定向渗透率,孔隙度和压缩系数乘积,邻近含水层通过半渗透阻挡层的渗漏,或煤层中不渗透边界或常水头边界位置多井测试最有用的是确定定向渗透率干扰试井既可用典型曲线也可用直线法分析§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78( (5) 5) 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TestsInterference Tests))))干扰试井的主要优点:干扰试井的主要优点: * * 煤储层测试的范围通常较大煤储层测试的范围通常较大 * * 提供更多的储层资料提供更多的储层资料干扰试井的干扰试井的主要缺点为:主要缺点为: * * 昂贵昂贵 * * 测试时间长测试时间长 * * 有时很难分析有时很难分析§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79( (5) 5) 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TestsInterference Tests))))干扰试井需如下设备:干扰试井需如下设备: * * 修井机,做试井准备修井机,做试井准备 * * 小排量泵小排量泵( (低达低达0 0..04gal04gal//min)min) * * 小排量水量计小排量水量计 * * 供水供水 * * 钢丝绳钢丝绳( (电缆电缆) ),用以在测试井和观察井中安装压力计,用以在测试井和观察井中安装压力计 * * 井下压力计井下压力计§6.§6.1 1 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试井方法2024/9/1980§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1. 根据设计的施工进程选择合适的井下存储电子压力计, 将压力计编好程序, 装入测试工具下端的筛管中;2. 将整套测试工具安装好, 按预定深度下放到测试层的上方, 坐封封隔器。
并将测试管柱上端与地面流程连接;3. 开泵向油管中灌满水, 观察液面上升情况, 检查测试管柱的密封性;4. 打开注入阀, 按设计的注入压力和速率向煤层注水, 记录注入压力和水量变化;5. 按设计的时间停止注水并关井, 记录压力降落;6. 进行地应力测试;7. 结束测试, 解封封隔器, 起出测试工具通过以上的测试工艺程序, 可获取需要的压力、温度和流量数据, 采用试井解释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求取煤层参数注入注入-压降试井流程压降试井流程2024/9/1981§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注入注入-压降测评分析压降测评分析A 点测试工具接好, 压力计开始记录数据;A —F 是分段下入油管过程, 中间的停点是向油管内灌水; F—G 为连接地面注入设备, 向油管内灌水至井口的过程; G 点为油管加压坐封封隔器, 再加压打开井下阀过程, G′点记录到的瞬间高压力, 表明井下阀开启正常; H 点为注水后, 井下压力上升, H′记录的是改变注水速率引起的井下压力的波动; I 点停注并关井; I—J 记录压力降落过程; J—K 为地应力测试过程;L —M 为起测试管柱过程, 至M 点压力计起到井口。
2024/9/1982 试井设计是依据勘探开发区内被测试井的钻井资料和邻近井的试井资料,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合适的测试时间、注入排量、最大注入压力,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及试井设备组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正确指导现场测试施工6.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31 1)测试井的基本数据)测试井的基本数据2 2)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3 3)试井方案的确定)试井方案的确定4 4)试井设备技术要求)试井设备技术要求5 5)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6 6)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7 7)资料录取要求)资料录取要求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4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1)测试井的基本数据)测试井的基本数据 测试井数据:井号,井别,坐标,地理位置,构造位置,完井层位,井身结构等 测试层数据:层号,厚度,煤层结构,顶、底板深度,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等。
钻井液数据:类型,比重,粘度,含砂量,PH值,泥皮厚度等 测井数据:井径,井深,井斜,测试层厚度、深度,顶底板厚度、深度等 结合钻井、测井及邻近井资料,综合分析,估计测试层的基本参数 §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52)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 (1)注入流体选择 为减小注入流体对煤层的伤害,对于含水煤层,注入流体应优先选择被测试层中的地层水,在现场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洁净淡水对于不含水和富含游离气的煤层,应选择注入氮气 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62)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注入流体及参数计算 (2)测试时间选择测试时间包括注入时间和关井时间测试时间的选择原则:对于渗透性好的煤层注入和关井时间可以短些,对于渗透性差的煤层可适当延长注入和关井时间要求注入时的影响半径一般不小于5m测试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求得: 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7注入时间注入时间注入时间注入时间: 式中:φ—孔隙度 μ—流体粘度(mPa.s) Ct—综合压缩系数(MPa-1) ri—影响半径(m) k—煤层渗透率(10-3μm2)关井时间关井时间关井时间关井时间:tfall = 2~3 tinj 式中:tfall—关井时间(hr) tinj —注入时间(hr)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8(3)最大注入压力选择 最大注入压力是注入阶段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设计应以不压破煤层为依据,最大注入压力值可以通过微破裂试验或采用计算公式求得: 式中: —最大注入压力(MPa) —煤层最小主应力(MPa) —流体密度(g/cm3) D —煤层中部深度(m) 注入阶段的注入压力应控制在80~90% 以下为宜。
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89(4)注入排量选择 注入排量应依据地层的具体情况确定确定下限时,应使地层中具有足够的压力变化值,以保证测量精度;确定上限时,应使注入压力的上升幅度在设计注入时间内低于煤层破裂压力注入过程中要求注入排量稳定,波动值不超过10% 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90式中:qinj—最大注入排量(m3/d) k—煤层渗透率(10-3μm2) h—煤层厚度(m) pmax—最大注入压力(MPa) pi—原始储层压力(MPa) B—流体体积系数(m3/m3) μ—流体粘度(mPa.s) tinj—注入时间(h) φ—孔隙度 Ct—综合压缩系数(MPa-1) rw—井筒半径(m) S—表皮系数 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最大注入排量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求得:2024/9/19913)试井方案的确定)试井方案的确定 对于不同的测试目标煤层,需根据测试的具体要求选择试井方案。
一般应结合试井设备具体情况和设计参数,选择注入/压降测试方案 设计有原地应力测试,应在注入/压降测试后进行 对于新区或资料比较少的地区,在注入/压降试井前,建议安排一次微破裂试验,以确定煤层的最大注入压力,这对注入/压降测试中注入压力的设计有指导作用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92(1)注入/压降测试 根据试井设计的测试时间、注入排量、最大注入压力等参数值,进行注入/压降测试施工2)原地应力测试 原地应力测试采用微型压裂法,一般进行四个循环周期注入周期 注入时间(min) 关井时间(min) 1 0.5 20 2 1 30 3 2 30 4 4 606.2.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6.2 §6.2 注入注入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压降试井设计2024/9/1993设备清单设备清单§6.3§6.3 试井设备技术要求试井设备技术要求试井设备技术要求试井设备技术要求名称注水泵水罐高压注水胶管控制管线钢丝绞车关井工具座节封隔器电子压力计油管笔记本计算机2024/9/19941.1.地层及流体参数选值地层及流体参数选值 进进行行资资料料分分析析时时,,基基本本参参数数必必须须给给定定,,如如煤煤的的割割理理孔孔隙隙度度((φφ))、、流流体体压压缩缩系系数数((C Cw w))、、流流体体粘粘度度((μμ))、、流流体体体体积积系系数数((B B))、、及及综综合合压压缩缩系系数数((C Ct t))等等高高压压物物性性参参数数,,在在目目前前条条件件下下尚尚无无法法获获得得,,只只能能通通过过产产量量历历史史拟拟合合及及实实验验室室测测定定得得到到。
高高压压物物性性参参数数可可以以依依据据国国内内外外资资料给出§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95§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参 数数 值单 位煤层净厚度(h)m煤层中部深度(D)m孔隙度(φ)%流体密度(ρ)103kg/m3流体粘度(μ)mPa.s流体地层体积系数(B) 流体压缩系数(Cw)MPa-1综合压缩系数(Ct)MPa-1井筒半径(rw)m注入时间(tinj)h关井时间(tfall)h地面最大注入压力(P)MPa注入排量(qinj)m3/d试试井井资资料分析所用参数料分析所用参数选值选值2024/9/19962.2.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1 1)试井解释模型)试井解释模型 解释理论模型包括三个部分:解释理论模型包括三个部分: 基本模型:均质模型基本模型:均质模型 内边界条件:压裂井内边界条件:压裂井 外边界条件:地层无限大外边界条件:地层无限大 初始条件:煤层各处压力恒定初始条件:煤层各处压力恒定 §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972.2.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2 2)试井解释)试井解释 资资料料分分析析一一般般采采用用((1 1))半半半半对对对对数数数数分分分分析析析析与与((2 2))复复复复合合合合图图图图版版版版(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相结合(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相结合(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相结合(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相结合。
由由于于注注入入过过程程压压力力波波动动较较大大,,因因此此采采用用压压降降曲曲线线的的分分析析结果最具代表性结果最具代表性§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98§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地层系数地层系数表皮系数表皮系数井筒污染产生的附加压降井筒污染产生的附加压降常规半对数方法常规半对数方法主要反映油藏动态,主要反映油藏动态,主要反映油藏动态,主要反映油藏动态,PwPwPwPw与与与与lgtlgtlgtlgt成线性关系,分析直线段数据可求得成线性关系,分析直线段数据可求得成线性关系,分析直线段数据可求得成线性关系,分析直线段数据可求得地层参数地层参数地层参数地层参数压力恢复公式压力恢复公式或或HornerHorner公式公式成直线关系,称为成直线关系,称为成直线关系,称为成直线关系,称为HornerHorner曲线井底压力井底压力井底压力井底压力与与与与§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①①①①已知斜率可求地层流动系已知斜率可求地层流动系已知斜率可求地层流动系已知斜率可求地层流动系数数数数Kh/μKh/μKh/μKh/μ和渗透率和渗透率和渗透率和渗透率K K K K;;;;应用应用应用应用Horner曲线曲线斜率斜率斜率斜率③③③③求断层的距离。
求断层的距离求断层的距离求断层的距离②②②②外外外外推推推推直直直直线线线线段段段段至至至至纵纵纵纵坐坐坐坐标标标标, , , ,可可可可以以以以直直直直接推算原始地层压力;接推算原始地层压力;接推算原始地层压力;接推算原始地层压力;HornerHornerHornerHorner方法方法方法方法2024/9/19101§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在图版上做出在图版上做出∆P与与T关系曲线,并找出相关图版曲线,读出拟合关系曲线,并找出相关图版曲线,读出拟合点值(实际值点值(实际值/图版值)图版值)现代试井解释方法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双对数曲线拟合双对数曲线拟合2024/9/19102§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3§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4§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5§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段塞流法曲线拟合段塞流法曲线拟合2024/9/19106 FZ-005 FZ-005井井3 3号煤层压后实测压力排量号煤层压后实测压力排量& &时间曲线时间曲线§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7 FZ-005 FZ-005井井3 3号煤层压后压力历史拟合曲线号煤层压后压力历史拟合曲线§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8 FZ-005 FZ-005井井3 3号煤层压后号煤层压后典型拟合分析典型拟合分析曲线曲线§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09 FZ-005 FZ-005井井3 3号煤层压后半对数拟合分析曲线号煤层压后半对数拟合分析曲线§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10§6.4 §6.4 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分析与解释2024/9/19111Ø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测试施工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施工设计和技术规程压降试井测试施工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施工设计和技术规程Ø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测试施工程序安排合理。
压降试井测试施工程序安排合理Ø注入泵采用设备是否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施工过程中是否运转正常注入泵采用设备是否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施工过程中是否运转正常Ø封隔器采用什么类型封隔器,施工过程中坐封良好封隔器采用什么类型封隔器,施工过程中坐封良好Ø关井工具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设备,施工中井下关井是否效果良好关井工具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设备,施工中井下关井是否效果良好Ø测试过程中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平稳,注入排量相对比较稳定测试过程中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平稳,注入排量相对比较稳定§6.5 §6.5 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1. 1. 施工工艺评价施工工艺评价施工工艺评价施工工艺评价2024/9/19112u电子压力计生产厂商和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压力计精度电子压力计生产厂商和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压力计精度u数数据据点点采采集集间间隔隔是是否否合合理理??包包括括注注入入阶阶段段、、关关井井阶阶段段前前期期((几几小小时时))、关井阶段后期,是否符合规程?、关井阶段后期,是否符合规程?u地地面面压压力力数数据据测测量量是是否否采采用用高高精精度度压压力力表表??数数据据记记录录间间隔隔是是否否合合理理,,数据真实可靠。
数据真实可靠§6.5 §6.5 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2. 2. 资料录取质量评价资料录取质量评价资料录取质量评价资料录取质量评价2024/9/19113u注入注入/ /压降试井资料解释采用什么分析软件?压降试井资料解释采用什么分析软件?u对对煤煤层层测测试试的的压压力力数数据据采采用用什什么么样样的的分分析析方方法法??如如半半对对数数和和典典型型曲曲线线拟拟合合分分析析方方法法,,并并对对分分析析结结果作压力历史拟合检验果作压力历史拟合检验u从方法角度论证试井解释是否可靠从方法角度论证试井解释是否可靠§6.5 §6.5 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3. 3. 解释过程评价解释过程评价解释过程评价解释过程评价2024/9/191144. 4. 测试结果评价测试结果评价测试结果评价测试结果评价((((1 1 1 1)煤层渗透率)煤层渗透率)煤层渗透率)煤层渗透率 根根据据区区域域地地质质特特征征、、储储层层特特征征和和注注入入过过程程及及压压降降曲曲线线特特征征,,论论证证测试解释参数是否基本反映当地的煤层渗透性测试解释参数是否基本反映当地的煤层渗透性。
2 2)煤层储层压力)煤层储层压力)煤层储层压力)煤层储层压力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注入过程及压降曲线特征,论证测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注入过程及压降曲线特征,论证测试解释参数是否基本反映当地的压力系统特征试解释参数是否基本反映当地的压力系统特征 ((((3 3)其他参数也是采用类似方法分析)其他参数也是采用类似方法分析)其他参数也是采用类似方法分析)其他参数也是采用类似方法分析§6.5 §6.5 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评价与建议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鼓舞我们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