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与电击防护.ppt
80页第八章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与电击防护第一节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第二节 低压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第三节 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第四节 各级保护电器之间的选择性配合本章小结一、过电流保护第一节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依据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低压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保护电器应能在故障造成危害之前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 1.对短路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一)短路保护Ø短路保护电器的动作应及时可靠,以保证绝缘导体、电缆、母线的短路热稳定满足要求Ø短路保护电器应能分断其安装处的预期最大短路电流Ø短路保护电器应有足够的灵敏性,应能在规定时间内可靠切断被保护线路末端的最小短路电流短路保护电器一般采用断路器或熔断器 2.短路保护电器的装设 3.并联导体的短路保护 对于多根并联导体组成的线路,其中任一根导体在最不利的位置处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保护电器应能及时切断短路故障 若路首端采用一台保护电器,则应尽量避免在并联区段内发生短路的可能性4.可不设短路保护的线路如由主干线路保护电器保护的短距离分支线路。
Ø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回路首端和回路导体载流量因截面、材料、敷设方式等发生变化而减小的地方Ø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低压配电线路不接地的各相上 (二)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长时间的过负荷对线路绝缘造成的不良影响1.对过负荷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 过负荷保护电器应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如g类熔断器、断路器的长延时动作脱扣器等额定电流 Ic≤ Ir ≤Ial 约定动作电流 I2≤1.45Ial 对熔断器,一般 I2=1.6Ir 对断路器,一般 I2=1.3Ir 其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两式的要求: 突然断电比过负荷而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如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等线路),其过负荷保护应作用于信号而不应作用于切断电路 配电线路宜采用同一保护电器作短路保护与过负荷保护2.过负荷保护电器的装设 过负荷保护电器应装设在回路首端和回路导体载流量因截面、材料、敷设方式等发生变化而减小的地方 干线支线<3m3. 并联导体的过负荷保护 大电流线路尽量采用多芯电缆并联做到各并联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相等,导体阻抗相等以使电流分配均衡,可采用一台保护电器保护所有导体。
4.中性导体的过负荷保护 对于TT系统和TN系统,当电气装置中存在大量谐波电流时,会引起相导体及中性导体的过负荷,而中性导体的过负荷是最常见的 此时,中性导体应根据其载流量检测过电流,当检测到过电流时可动作于切断相导体,但不必切断中性导体 二、接地故障电气火灾防护 接地故障——指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意外出现导电通路包括相导体与大地、PE导体、PEN导体、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等之间意外出现的导电通路导电路径可能通过有瑕疵的绝缘,通过结构物或通过植物,并具有显著的阻抗 接地故障的危害:Ø故障电流要比单相对地短路电流小,但也需要及时切断电路以保证线路过电流时的热稳定Ø当发生接地故障的持续时间内,与它有关联系的电气设备和管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和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间存在故障电压此电压可使人身遭受电击,也可因对地的电弧或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 接地故障电弧引起的火灾属于短路性火灾的一种,其发生几率远高于带电导体间的短路火灾,是导致火灾的最大隐患 研究表明,接地电弧能量只要达到300mA以上就能引起火灾,显然过电流保护电器是不能满足接地故障电气火灾防护灵敏性要求的,而应采用高灵敏性的剩余电流保护。
剩余电流——指同一时刻在电气装置中的电气回路给定点处的所有带电导体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 对三相四线制电路 对单相两线制电路 对三相三线制电路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能自动分断电路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剩余电流保护电器也可以由用来检测和判别剩余电流以及接通和分断电流的各种独立元件组成 常用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按其功能分有剩余电流断路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继电器等 剩余电流保护器(RCD)按其故障脱扣原理分有电磁式和电子式两种 电磁式RCD靠剩余电流自身能量使RCD动作,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无关;电子式RCD则借RCD所在回路处的故障残压提供的能量来使RCD动作,动作功能与电源电压有关 a)电磁式 b)电子式 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故障脱扣原理图1-剩余电流互感器 2-脱扣器 3-试验按钮 4-电磁元件 5-电子元件 为了防止线路绝缘损坏引起接地电弧火灾,至少应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设置剩余电流保护,保护电器动作于信号或切断电源。
设置在火灾危险场所(加工、生产、储存可燃物质以及多粉尘的场所)的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其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0mA,一般场所可不受此值限制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了需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的场所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诸如一类工程民用建筑,人员密集的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店和展览建筑,重要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等火灾危险大的建筑和场所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二节 低压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躯体而引起的生理效应 电击防护——减小电击危险的防护措施,包括:直接接触防护、间接接触防护和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两者兼有的防护人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称为直接接触人与故障情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称为间接接触一、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一)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 GB/T13870.1-2008 电流通过人体和家畜的效应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n感知电流阈值——人体能感知的流过其身体的最小电流值,通用值为0.5mA,此值与电流通过的时间长短无关;n摆脱电流阈值——人体能自主摆脱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值,此值因人而异,平均值为10mA;n心室纤维性颤动电流阈值——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值,而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电流阈值与通电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人体条件、心脏功能状况、电流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有关只要通过人体的电流小于30mA,人体就不致因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而电击致死 (二)特低电压限值 人体遭受电击时流过人体的接触电流因施加于人体阻抗上的接触电压而产生在设计电气装置时计算接触电流很困难,而计算预期接触电压比较方便 人体阻抗由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构成,其总阻抗呈容性 90%的人体总阻抗:1000~2125Ω 人体总阻抗由电流通路、接触电压、通电时间、频率、皮肤湿度、接触面积、施加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共同确定因此,人体接触电压阈值不能简单由图8-2曲线L按欧姆定律推算求得,而应通过测试确定 特低电压(ELV)——指在预期环境下,最高电压不足以使人体流过的电流造成不良生理反应,不可能造成危害的临界等级以下的电压 我国国家标准GB/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规定:Ø当接触面积大于1cm2、接触时间超过1s时,干燥环境中工频交流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33V(正常状态)和55V(单故障时);潮湿环境中工频交流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16V(正常状态)和33V(单故障时);Ø当接触面积小于1cm2、不可握紧部分,干燥环境中工频交流电压有效值的限值提高为66V(正常状态)和80V(单故障时)。
我国目前使用的特低电压(ELV)系统的工频交流标称电压值(有效值)不超过50V 二、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一)直接接触防护(基本防护) 直接接触防护是基本防护即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1)将带电部分绝缘 绝缘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及其组合 电气性能包括: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电气强度(2)设置遮拦或外护物 防护等级:IP2X 或 IP4X 遮拦或外护物应牢固地加以固定,并能长期持续地保证有效,它只能在使用钥匙或工具或切断电源时才能移开 (3)设置阻挡物进行保护 (4)放置在伸臂范围以外的保护 (适用于专业人员) (5)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附加保护 阻挡物(指栏杆、网状屏障等)应能防止人体无意识地接近裸带电体;也应能防止正常运行时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人体无意识地触及裸带电体适用于专业人员) 安装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二)间接接触防护(故障防护) 间接接触防护是故障防护即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1)采取自动切断电源 适用于防电击类别为Ⅰ类的电气设备、人身电击安全电压限值为50V的一般场所。
(2)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防电击类别为Ⅱ类设备) Ⅰ类电气设备除基本绝缘,并具有连接PE线的接地端子 无需连接PE线的接地端子(4)采取电气分隔措施 回路采用分隔电源供电(如隔离变压器),将危险带电部分与其他所有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局部绝缘,并防止一切接触适用于专业人员) (3)采用特低电压供电 如III类设备以低于特低电压(ELV)限值的电压(干燥场所为48V或36V,潮湿场所为24V,水下为12V及6V)供电,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即使不切断电源也不致引发电击事故(5)将电气设备安装在非导电环境内 (6)设置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 (适用于专业人员) 在非导电环境内可使用0类设备适用于专业人员) 保护接地的作用三、间接接触防护中自动切断电源的防护(一)保护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保护接地——为了电气安全,将系统、装置或设备的一点或多点接地 为间接接触防护(故障防护)而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按其接地系统型式的具体要求与保护导体相连接,又称防电击保护接地 等电位联结——指为达到等电位,多个可导电部分间的电连接。
为安全目的进行的等电位联结又称为保护等电位联结,包括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1.总等电位联结在保护等电位联结中,将以下可导电部分连接到一起:——总保护导体;——总接地导体或总接地端子;——建筑物内的供应服务管道,如煤气管、水管;——可利用的建筑物金属结构部分、集中供热和空调系统 建筑物作了总等电位联结后,其电气装置的PE导体和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装置外部导电部分和接地系统都互相连通,从而在建筑物内形成一各导电部分电位相等或接近的区域 总等电位联结的平面布置 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对不同的接地系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常用的TN系统,其作用如下: (1)当建筑物内发生接地故障时,可降低由此引起的接触电压 未作等电位联结时,预期接触电压为作等电位联结后,预期接触电压为 (2)当建筑物外部电源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可消除通过PEN导体(或PE导体)导入的对地电压在建筑物内部形成的电位差 危险电位通过PEN线蔓延等电位联结对TN系统特别重要 (3)有效消除其他危险电压电位差 消除通过金属管道传导的危险电位产生的电位差、雷电流通过接闪器产生的高电位反击。
2.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二)TN系统内自动切断电源的间接接触防护 TN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小与故障点及其通路有关Ø相线对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或PE(PEN)线故障 故障通路阻抗相对较小,故障电流较大Ø相线对大地故障 故障通路经过大地,阻抗大,故障电流相对较小但引起电源中性点电位升高,故障电压蔓延专门措施防范Ut=ZPENId1. 对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 对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应能在规定时间内切断电源即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Zs Ia≤U0 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表 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U0(V)切断时间(s)220380>400(380)0.40.20.1 对于相导体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配电线路,其间接接触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TN系统内配电回路和超过32 A的终端回路,不允许超过5s; 2)对于不超过32 A的终端回路,其最长的切断电源的时间见下表规定。
2.保护电器的选用 1)一般情况下TN系统接地故障多为金属性短路,故障电流较大,可利用过电流保护电器(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短延时或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兼做间接接触保护电器,但需校验其灵敏度 2)对额定电流不超过20A、供一般人员使用的普通用途的插座和额定电流不超过32A的户外移动式设备,在其交流配电系统内,应安装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故障防护措施失效或用电不慎时的附加保护3. 无总等电位联结作用区内的电击防护 在建筑物外没有总等电位联结作用的场所,可采用局部TT系统、或使用Ⅱ类电气设备 (三)TT系统内自动切断电源的间接接触防护 1.对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 TT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流经两个接地电阻,故障电流相对较小通常采用RCD保护Ut=RAId 1)采用保护电器(RCD) 时,当发生接地故障,应能在预期接触电压超过50V时及时切断电源即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RAIa≤50V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
在TT系统内配电回路和超过32 A的终端回路,不允许超过1s;对于不超过32 A的终端回路, 其最长的切断电源的时间见下表表 TT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U0(V)切断时间(s)220380>400(380)0.20.070.04 2)在TT系统内,采用过电流保护电器作间接接触防护时,其动作特性及最长切断时间要求同TN系统 1)在TT系统中通常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2)当故障回路的阻抗ZS值足够小,且确保其值可靠又能保持稳定,也可选用过电流保护电器用于接地故障保护3.接地极的设置2.保护电器的选用 在TT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时,为确保保护电器动作的可靠性,由同一个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通过保护导体连接至这些外露可导电部分共用的接地极上多个保护电器串联使用时,每个保护电器所保护的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要分别符合这一要求 在TT系统内,原则上各保护电器所保护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分别接至各自的接地极上,以免故障电压的互窜如果各级保护的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在一个建筑物内,则采用共同的接地极。
(四)IT系统内自动切断电源的间接接触防护1.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对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为系统电容电流 要求产生的故障电压 RAId ≤50V 可中断供电,但应由绝缘监视电器发出音响或灯光信号 2. 第二次接地故障时对保护电器动作特性的要求 Ø当IT系统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单独地或成组地用各自的接地极接地时,如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故障电流流经两个接地极电阻,其防电击要求和TT系统相同Ø当IT系统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共同的接地极接地时,如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故障电流流经PE线形成金属短路,其防电击要求和TN系统相同2ZsIa ≤ U 不引出不引出N导体时:导体时: 引出引出N导体时:导体时: 2 Ia ≤ U0 Ø绝缘监测器:它装设在回路相线与地之间,用以监测第一次接地故障,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水平降至整定值以下时它即动作于发出信号Ø过电流保护电器:用以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按TN系统切断电源Ø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用以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时按TT或TN系统切断电源3.保护电器的选用 4.中性导体的配出 三相IT系统不宜配出中性导体,否则,中性导体一旦接地因绝缘监测器不能监测而持续存在,此IT系统将变成TT或TN系统,从而失去其供电可靠性高的优点。
因此,IT系统中的相电压可通过0.38/0.23kV变压器获得四、采用特低电压系统的防护安全特低电压(SELV )系统电压不能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和——在单一故障条件下,包括其他电气回路的接地故障保护特低电压(PELV )系统电压不能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和——在单一故障条件下,不包括其他电气回路的接地故障包括:SELV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带电导体不接地 PELV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因种种原因带电导体不得不接地 为策安全,在SELV系统中,回路导体不接地,所供设备金属外壳可与地接触,但不得连接PE导体接地 工程应用时通常采用SELV系统 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设备,可作为SELV系统的电源:Ø 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采用加强绝缘层或接地屏蔽层隔离开的安全隔离变压器Ø 安全等级相当于安全隔离变压器的电源(例如有等效绝缘绕组的电动发电机组)Ø 电化学电源(例如电池组)或与电压较高回路无关的其他电源(例如柴油发电机)Ø 符合相应标准的某些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已经采取了措施,可以保障即使发生内部故障,引出端子的电压也不超过交流50V;或允许引出端子上出现大于交流50V的规定电压,但能保证在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情况下,引出端子上的电压立即降至不大于交流50V。
SELV回路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ØSELV回路的带电部分相互之间和其他回路之间,应进行电气分隔Ø每个SELV系统的回路导体应与其他回路导体在布置上分开ØSELV系统的插头和插座应符合要求 应用: SELV系统宜应用在潮湿场所(如喷水池、游泳池)内的照明设备、狭窄的可导电场所、正常环境条件使用的移动式手持局部照明、电缆隧道内照明等第三节 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 先按一般要求初步选择类别、极数、额定电流、分断能力及附件(见第四章),然后根据保护特性要求确定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并整定其动作电流一、低压断路器的选择(一)断路器过流脱扣器额定电流In的确定断路器的壳级额定电流 (二)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1.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r1对配电保护断路器 对单台电动机保护断路器 对照明线路保护断路器2.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r2及时间 Ir2≥1.2[Ist.M+Ic(n-1)] 线路上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除这台电动机以外的线路计算电流 Ir2还应满足与下级线路保护电器的选择性配合要求 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时间通常有0.1s~0.5s不等,根据选择性要求确定。
3.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r3线路上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全起动电流 对配电保护断路器 对单台电动机保护断路器 对照明线路保护断路器 (三)保护灵敏度的检验断路器保护线路末端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最小短路电流 (四)与被保护线路的配合 1.过负荷保护配合原始条件等效条件2.短路保护配合K2S2≥I2t 当短路持续时间大于0.1s但不大于5s时:当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低压断路器的允通容量 例例8-1 例题4-2变电所出线WD末端配电箱最大一条分支线路计算电流Ic=90A,线路中接有一台22kW的电动机,额定电流Ir=42A,直接起动电流倍数kst=7;此线路分支处三相短路电流Ik3=8kA,末端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d=1.5kA当地环境温度为 +35℃该线路拟用YJV-0.6/1-3×50+2×25电缆,在有孔托盘桥架中单层敷设(另有3根其他回路电缆并行无间距排列)线路首端低压断路器初选为CM2-125L/3型(非选择型两段保护)试选择整定过电流脱扣器额定电流及其动作电流 解1)选择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额定电流 根据In>Ic=90A ,查附录表26,选择CM2-125L /3型配电用低压断路器,In=125A。
满足条件 2)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按Ir1 ≥ Ic要求,整定为Ir1=0.8In=100A Ir3≥K3[I/st.M+Ic(n-1)] =1.2×[2×7×42+(90-42)] =763.2A整定为Ir3=7In=7×125A=875A 3)检验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1.3 满足要求 4)校验断路器保护与电缆的配合 查附录表41,得电缆允许载流量Ial=184A 已知断路器瞬时脱扣全分断时间小于0.1s,电缆短路热稳定应按式(7-7)校验而 K2S2=1432×502 A2·s=5.1×107 A2·sK2S2>I2t 满足条件 电缆实际载流量 Ial=0.79×184A=145.4A 查附录表51,得载流量校正系数0.79而断路器长延时脱扣器动作电流Ir1=100A<Ial,满足条件Ø过负荷保护配合:Ø短路保护配合: 查附录表26图,CM2-125断路器在预期短路电流为8kA时的允通容量I2t值为0.8×105 A2·s二、低压熔断器的选择 应先按一般要求初步选择类别、额定电流、分断能力及附件(见第四章),然后根据保护特性要求确定熔断器的熔体电流。
(一)熔体额定电流Ir的确定1. 按正常工作电流确定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2. 按起动尖峰电流确定对配电线路Ir≥Kr[Ir.M+Ic(n-1)]表8-3 Kr值Ir.M /Ic≤0.250.25~0.40.4~0.60.6~0.8Kr1.01.0~1.11.1~1.21.2~1.3线路上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对照明配电回路 对单台电动机回路 宜采用“aM”类熔断体,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不超过熔体额定电流Ir的6.3倍时,只要Ir≥IrM即可; 若采用“gG”类熔断体,宜按熔体允许通过的起动电流选择,见附录表60附录表59 照明线路熔断体选择计算系数熔断器型号熔断体额定电流(A)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RL7、NT≤631.01.21.1~1.5RL6≤631.01.51.3~1.7(二)保护灵敏性的检验 根据熔断器时间—电流曲线确定引起熔断体动作的电流 确定动作电流Ia时,须考虑熔断器的时间—电流曲线在电流方向存在±10%的误差,宜按正偏差确定若无法获得熔断器时间一电流曲线,对TN系统表8-4 检验熔断器保护灵敏度的最小值Ki熔体额定电流/A4~1016~3240~6380~200250~500最大熔断时间/s54.55670.4891011—(三)与被保护线路的配合1.过负荷保护配合:原始条件 I2≤1.45Ial等效条件 Ir≤Ial 2.短路保护配合 K2S2≥I2t 当短路持续时间大于0.1s但不大于5s时:当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低压熔断器的热效应 例例8-2 有一台异步电动机,其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容量为55kW,额定电流为103A,起动电流倍数为7,一般轻载起动。
现拟采用BV-450/750-3×50型绝缘导线穿钢管敷设,环境温度为25℃,采用NT1型熔断器(gG类)作短路保护已知三相短路电流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为1.5kA试整定熔断器及其熔体额定电流为8kA, 解解:1)选择熔体及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按满足Ir≥Ic=103A条件,由起动电流7×103A=721A和一般轻载起动查附录表60 得NT1型熔断器Ir=160A的熔体最大允许通过750A的起动电流,满足条件故应选用Ir=160A的熔体,熔断器型号为NT1-250,熔断器额定电流In=250A 2)校验熔断器的保护灵敏性 根据NT1-250型熔断器的时间电流曲线,引起160A的熔断体在5s内动作的电流Ia=900A,则3)校验熔断器保护与导线的配合本题熔断器仅作短路保护,只要校验短路配合条件 满足要求 根据NT1-250型熔断器的时间电流曲线,当Ik=1500A,t=0.6s 当预期电流I=8000A,熔断时间t<0.01s查附录表59,额定电流160A的“gG”类熔断体0.01s的弧前I2t最大值为250.0×103A2•s,而线路可以承受的热效应K2S2=1152×502 A2•s=33062.5×103 A2•s。
满足 K2S2 > I2t 的短路热稳定配合条件满足要求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的选择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正确选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可有效地防止由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电击事故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型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接通分断能力、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分断时间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 本节主要讲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选型和动作参数选择 (一)RCD的型式选择1.根据配电系统制式选择RCD级数线路中所有带电导体均应穿过RCD的剩余电流互感器二极二线制RCD、三极三线制RCD、三(四)极四线制RCD2.根据回路电流性质选择RCD动作特性3.根据工作环境条件选择RCD型式Ø为防止人身遭受电击伤害,对额定电流不超过20A、供一般人员使用的普通用途的插座和额定电流不超过32A的户外移动式设备,应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无延时型的RCDØ单台电气机械设备,可根据其容量大小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30mA~100mA、一般型(无延时)RCDØ电气线路或多台电气设备(或多住户)的电源端为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安装的RCD,其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按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具体情况及其泄漏电流值确定。
应选用延时动作型RCDØRCD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大于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时泄漏电流最大值的3倍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动作参数选择4.根据有无过电流保护需要选择RCD功能 剩余电流保护器在低压配电系统安装时,必须按规定正确接线 第四节 低压保护电器的级间选择性配合 为路发生故障时,尽量缩小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保护电器上、下级之间应有选择性的配合为此,过电流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Ø要求配电线路末级保护电器以最快的速度切断故障电路,在不影响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最好是瞬时切断Ø上一级保护采用断路器时,宜设有短延时脱扣,并合理设定其整定电流和延时时间,以保证下级保护先动作Ø上一级保护采用熔断器时,其反时限特性应与下级配合,可用过电流选择比给予保证一、过电流保护电器的级间选择性配合过电流保护电器级间选择性配合示例 1.上、下级均选用选择型断路器 2.上级选用选择型断路器,下级选用非选择型断路器 3.上级选用选择型断路器,下级选用熔断器 4.上、下级均选用熔断器 5.上级选用熔断器,下级选用非选择型断路器 例例8-3 试选择和整定例4-2变电所低压配电干线WD保护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和动作电流。
变电所低压配电干线WD保护断路器初步选择见例4-5配电干线WD末端最大一条分支线保护断路器选择和整定见例题8-1解解:1)低压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根据In>Ic=190A ,干线WP选择CM2Z-225M /3型配电用低压断路器,In=225A满足条件 2)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按Ir1 ≥ Ic要求,确定为Ir1=225A Ir2=5Ir1=1125A 整定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时间按选择性要求整定为0.2s Ø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 Ø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及动作时间: Ø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 CM2Z-225M/3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最大值14Ir1=3150A 3)检验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1.3 满足要求 >1.3 满足要求 按线路末端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校验: 按线路末端发生金属性两相接地故障校验: 基本满足要求4)校验断路器保护与电缆的配合 查附录表41,得电缆允许载流量Ial=286A 当配电干线WD末端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时,已知断路器短延时脱扣全分断时间为0.2s,电缆短路热稳定应按式(7-6)校验。
电缆实际载流量 Ial=0.79×286A=225.9A 查附录表51,得载流量校正系数0.79而断路器长延时脱扣器动作电流Ir1=225A<Ial,满足条件Ø过负荷保护配合:Ø短路保护配合:满足条件 当配电干线WD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低压断路器将瞬时脱扣,全分断时间小于0.1s,对限流断路器,电缆短路热稳定应按式(7-7)校验 查附录表26图,CM2Z-225断路器在预期短路电流为8.39kA时的允许通过的能量I2t值为1.8×105A2•s,而线路可以承受的热效应K2S2=1432×952 A2•s=1841.1×105 A2•s满足 K2S2 > I2t 的短路热稳定配合条件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分级保护与级间选择性配合 低压配电系统中为了缩小发生人身电击事故和接地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器应采用分级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器的级间选择性配合要求如下:Ø末端保护应采用无延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其余各级保护应采用低灵敏度延时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器的动作时间级差不得小于0.2s。
注:这里指RCD反时限特性实际动作值级差而非额定值级差)Ø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一般取3:1以上,如正常室内环境线路末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为30mA,则上一级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对火灾危险场所可取100~300mA,对一般场所可取大于300mA的动作值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低压配电装置的电击防护、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 本章难点:兼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防护的措施、各级保护电器之间的选择性配合 教学基本要求:Ø了解剩余电流保护火灾监控系统原理及应用;Ø熟悉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与低压配电装置的电击防护要求;Ø掌握低压保护电器的选择与整定方法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M2Z-225M/3 选择型三段保护塑壳式断路器保护特性 低压绝缘电线和电缆的短路热稳定条件: 1)当短路持续时间大于0.1s但不大于5s时,满足短路热稳定的等效条件是: 2)当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满足短路热稳定的等效条件是:K2S2≥I2t 低压短路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A) 短路电流持续时间(s)。
根据低压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确定 该值从低压保护电器的技术数据中查找 NT型熔断器的时间电流曲线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