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doc
15页民族小学导学案科目 班级 教师 阆中市民族小学校 2014年 春 季 学期计划一、 班级学情分析: 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关键的一个学期,学生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要 完 成 中 年 级 向 高 年 级 过 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文学习基本功,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我班共有5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好学上进,语文素养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有个别学生学习自觉 性 较 差 ,慌 张 ,好 动,作 业 拖 拉学 生 的 两 极 分 化 现 象 经 过一 学期 的努力已明显有所改变, 但还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将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 引导 ,以‚知 识 与技 能 、过 程与 法、情 感 态 度与 价 值观 ‛三 维 目 标为支撑点和出发点,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良好的课 堂 听讲 习惯、读书 的习 惯、写 作的习 惯。
另外,转 化 后 进生是一 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个别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有耐心和信心本学期教育教学的立足点将面向全体学生,从点滴抓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二、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 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着重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主要措施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 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多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借书,借书过程中加强对读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学期进度计划周次课 题(内容)课时数1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62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73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64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75五一放假6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77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6813夜莺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79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6半期调整计划10期中复习检测1117触摸的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 生命712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613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71424麦哨 语文园地六615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716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61729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71832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619总复习20期末检测导学案课题1、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课时数两课时第 一 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背诵两首古诗,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湖》重难点1、 品味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理解诗中重点词义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两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学 案导 案一、情景激发,接触问题 1、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享有“诗仙”和“诗圣”的美誉,他们是谁? 2、揭题,背一背课外积累的李白、杜甫的诗二、示标导学,提出问题自学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和插图,想象两首古诗词描绘的画面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探究三、合作探究,分析问题 课件展示两首古诗,随着诗文的出现,注意播放两首古诗的画面探究:课件的画面是你刚才想到的吗?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想到,这与你对诗文的理解有怎样的关系?时间地点所见景物景物特点诗人心情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交流填表:四、交流展示,解决问题 1、配乐朗诵,体会诗人当时的不同心情 2、小组代表口头表达诗意 3、评价小组展示情况五、练习拓展,实践问题1、学生书写4个生字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课题(内容)1、《忆江南》课时数1第 2 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收到美的熏陶重难点2、 品味诗词的含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理解诗中重点词义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词的资料 以及白居易的生平学 案导 案一、情景激发,接触问题1、你用一两个词语或是一首诗词或是一两首歌来描绘2、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诗篇来赞美它,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忆江南》,师吟诵,同学们听听,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吗?(学生介绍)3、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作者依谱填词,依此来抒发自己的江南情结二、示标导学,提出问题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流利2、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诗文大意3、问题:”江花“作何解?江南究竟好在哪里?三、合作探究,分析问题1、学生分小组读词,写生字2、闭上眼睛,边想象边读词3、勾画出难以理解的词和句子:”蓝“的古今异义;”谙“的意思;”绿如蓝“、”红胜火“的比喻写法等四、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学生与伙伴研读后作答:江边的红花研读课文,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好在江花,好在江水,好在朝阳)五、练习拓展,实践问题1、推敲语句,你认为哪些诗句写的好?为什么?2、这三首词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不同又是什么?(引导归纳:相同,诗人都在描写一处景物,写景中都在抒情。
不同,观察的时间、地点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当时的心境也就不同3、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课题2、桂林山水课时数2第 1、 2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掌握本课的主要词语,积累描写桂林山水的其他有特色的语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仿照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写话,为图配诗、配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重难点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资源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学 案导 案一、情景激发,接触问题跟随作者一同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二、示标导学,提出问题1、自由读课文,抄写文后的生字2、漓江的水怎么美?试着读出感情并背诵三、合作探究,分析问题1、抓住关键词:静、清、绿2、感情朗读:师引读;学生练习朗读3、感悟桂林水的与众不同四、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生朗读,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生用文中的排比句式练习说话共同赏析比喻句”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五、练习拓展,实践问题背诵描写水的全段(第二课时)学 案导 案一、情景激发,接触问题观看桂林山的录像,谈收获学生展开想象,画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山峰引入桂林山的学习二、示标导学,提出问题1、桂林山有哪些特点?2、观赏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哪些语言写的特别有魅力。
四、交流展示,解决问题 奇 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山 秀 险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朗读,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五、练习拓展,实践问题1、出示上联:真静真清真绿漓江水 学生对下联2、为桂林山水设计一段导游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时数2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过程方法:抓住浏览顺序体会游记的写法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资源准备课件、学 案导 案一、情景激发,接触问题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记是“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浏览胜地,固而是一篇游记并告诉学生,这篇游记是顺圣陶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