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讲解.ppt
104页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人体健康影响及其防护 汇报内容 1 2 3 职业病危害防护4 危害因素对健康影响 危害因素分布及存在环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除灰、除渣 灰场或 综合利用 除尘器脱硫脱硝 烟 囱 汽轮机 发电机主变压器 燃料 输煤系统 锅 炉 电 网 锅炉补给水 处理系统 循环水系统 海水淡化 冷却塔 化学水 精处理系统 粉尘 噪声 粉尘、噪声、高 温和化学毒物 噪声、高 温 噪声、高温 、工频电磁 场 噪声、工频 电磁场、化 学毒物 噪声、化 学毒物 粉尘、噪 声 噪声和化学毒物 噪声 高温、视力紧张、高温、视力紧张、 人机工效学问题、人机工效学问题、 生活节奏的紊乱和生活节奏的紊乱和 对工作的不适应对工作的不适应 倒班作业 生产制度 视屏作业 露天 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危害识别 噪声源分布 生产单元噪声源分布 化水系统 酸碱库房水泵、罗茨风机、循环水泵、酸碱库房水泵 、罗茨风机 除灰、除渣 系统 干灰分选装置、输送空压机、干式卸料机、加水搅拌 机、高效浓缩机、各类泵、焊接机 汽机、锅炉 系统 汽轮机、各种泵及锅炉的安全门排汽、高压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空气预热器、辅汽联箱、轴封加热 器、各种泵、电焊机 电气系统发电机、各种泵、高压输电设备、电焊机 燃料输送、 制粉系统 翻车机、带式输送机、碎煤机、堆取料机、磨煤机、 给煤机、各类风机、静电除尘器、电焊机 脱硫系统 脱硫增压风机、脱硫密封风机、氧化风机、吸收塔再 循环泵及排出泵、电焊机 粉尘种类及分布 生产单元产生粉尘类型产生粉尘的主要设备或地点 输煤系统煤尘 翻车机房、输送皮带、斗轮取 料机、碎煤机 制粉系统煤尘原煤仓、磨煤机、给煤机 锅炉系统煤尘、矽尘锅炉 除灰、除尘系 统 飞灰(游离SiO2含量为 15%-25%)、渣尘( 游离SiO2含量为10%- 15%) 除尘器、灰管、灰库、干灰分 选装置、干式卸料机、加水搅 拌机、刮板捞渣机、输渣机、 高效浓缩机、脱水仓 脱 硫系统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石灰石粉仓、石膏脱水系统 脱硝系统催化剂粉尘催化装填装填 存场锅炉尘和石膏粉尘卸灰 检修系统电焊烟尘电焊机 化学毒物种类及分布1 生产单元 使用和产生的主 要化学毒物 产生毒物的主要设备存在环节 化水系统 氢氧化钠、盐酸 、氨、联氨、硫 酸 高位酸碱贮存罐、给水 加氨液箱、给水加联氨 箱 装卸、投料 、泄漏 除灰、除 尘系统 润滑油 空气压缩机投料、泄漏 脱硫系统 氮氧化物、二氧 化硫、一氧化碳 、润滑油 脱硫装置中的烟气系统泄漏 脱硝系统 氨、氮氧化物、 五氧化二矾 脱硝装置中的加氨装置 、脱硝装置 装卸、压缩 、泄漏 化学毒物种类及分布 生产单元 使用和产生的主要 化学毒物 产生毒物的主要设备存在环节 锅炉及汽 机系统 一氧化碳、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抗 燃油、润滑油、柴 油 锅炉、抗燃油装置、汽 轮机调节系统、电焊机 、锅炉、汽轮机调节系 统 泄漏、操作 电气系统 SF6及分解产物、 硫酸 SF6断路器,蓄电池泄 漏硫酸 泄漏 检修系统 氮氧化物、臭氧、 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锰及其化合物 电焊机操作 污水处理 系统 盐酸、氢氧化钠、 硫化氢、氨 中和槽、脱硫废水净化 池、各种管道或地沟 装卸、泄漏 、清淤、疏 通 高温来源及分布 夏季炎热气 侯 高温热源: 锅炉、汽轮 机、蒸汽管 道及管网、 高、低压加 热器 高温来源 工频电磁场的来源及分布 v高压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在其周围会产生一定强度 的工频电磁场辐射 v本项目主要工频电磁场辐射源包括:发电机、励 磁机、高压输送线、升压站有关设备(如断路器 、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220kV配电设备( 如电抗器、母线桥)等 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分布1 职业病 危害因素 部门主要接触工种 噪声机组运行 机、炉、电运行人员 除灰、除尘运行人员 燃料部运行、检修人员 设备维护部热机维护、热控维护 粉尘机组运行 机、炉、电运行人员 除灰、除尘运行人员 燃料部运行、检修人员 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分布2 职业病 危害因素 部门主要接触工种 粉尘机组维修热机、热控 高温机组运行 机、炉、电运行人员 除灰、除尘运行人员 化学运行 燃料部运行、检修人员 机组维修热机、电气、热控 化学 毒物 机组运行 机、炉、电运行人员 除灰、除尘运行人员 化学运行、化验 工频 电磁场 机组运行机、炉、电运行人员 机组维修电气 噪声性质 按 来 源 分 按 性 质 分 • 稳态噪声 • 非稳态噪声 • 脉冲噪声 4. 生 产 性 噪 声 • 机械性噪声 • 流体性噪声 • 电磁性噪声 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时 ,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 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 效值变化≥40dB的噪声。
采用声级计“慢挡”动态特性测量 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 5. 噪声作业: 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它危害的声音 (噪声声级≥80dB(A))的作业 1. 听 力 系 统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其它 心血管系统 内分泌及免疫 神经系统 2.非听觉系统 职业病:噪声性耳聋 久性听阈位移 暂时性听阈位移 噪声诱导听力异常的症状 v早期无症状 v 听力测试有异常表现 v 高频听力损伤 (4 KHz) v 双耳同时等程度受损 v 暂时性失聪 v 永久性失聪或耳聋 导致噪声聋的原因 v职业性 v生活习惯 v环境 噪声听力损害典型曲线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清除反应 Ø呼吸系统包括鼻咽、气管、支气 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等 Ø鼻咽部的滤尘效能达吸入粉尘总 量的30%~50%; Ø进入气管和支气管的粉尘可通过 气管粘膜的分泌物粘住,随粘膜上皮的 纤毛运动向外传送,通过痰液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清除反应(续) ●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的粉尘 ,被巨噬细胞吞噬,与粘液混在一起,排 出体外 ●沉积在肺内的粉尘24h内清除50%,100h 内清除95% ●总粉尘清除率达97%~99%。
留在肺内的 粉尘只有1%~3%这是引起尘肺的病因 生产性粉尘危害种种 v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v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尘性慢性支气管炎 v致纤维化作用 致各种尘肺病(职业病 ) v保温材料石棉致癌作用 v催化剂粉尘引起的中毒作用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 1、粉尘的化学性质 游离SiO2含量 2、分散度高低 v 15微米——非吸入性粉尘 v 85保护不足 80~85可接受 75~80好 70~75可接受 70过度保护 声衰减率 护耳器现场使用实际声衰减值:将护耳器声衰减量 的试验室测试值或者厂家标称值,换算为国际标准《佩 戴护耳器时有效A计权声级的评价》(ISO 4869─2)所定 义的护耳器单值噪声降低数(SNR),再乘以0.6护耳 器单值噪声降低数可按该ISO标准或者有关国家标准进行 计算 护耳器降噪效果 护耳器降噪效果 护耳器防护效果 耳塞降噪值=SNR×0.6或(NRR-7)/2 耳罩降噪值= SNR×0.6或(NRR-7)/2 耳塞+耳 罩 降噪值= 较大值SNR×0.6+5 护耳器佩戴时间对保护效果 的影响 佩戴时间所 占百分比 /% PNRx /dB(A) 503 604 705 807 9010 9513 9920 99.930 护耳器配戴方法 护耳器配戴详图 如何判断护耳器配戴是否正确 呼吸防护用品种类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程序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 呼吸防护用品配戴 呼吸防护用品配戴 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评价 呼吸防护用品更换 呼吸防护用品更换 管理防护-国家立法 v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规范及标准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职业卫生配套规章: Ø 职业病分类目录 Ø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 Ø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Ø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Ø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Ø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 ··· 尘肺病 防治条例 放射卫生配套规章: Ø 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 Ø 防护器材、含放射性产品管理 Ø 放射事故管理 Ø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Ø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 ···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框架 职业病危害分类 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目录 作业场所管理 建设项目管理 …… 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危害评价 职业卫生监测 …… 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 接触限值 诊断标准 检验方法 放射卫生防护 听力保护规范 …… 规范用人单位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技术服务标准与技术规范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事故处理 监督程序 处罚办法 ……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 劳动者劳动者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主张健康权利 政府监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用人单位的义务及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及劳动者的权利 用人单位 劳动者 义务:义务: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 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职业病报告义务职业病报告义务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权利:权利: 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获得职业卫生防护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 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批评、检举、控告批评、检举、控告 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管理 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职业病防治原理 v 职业病的特点 - 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 - 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 v 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 - 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 实施 综合防 治策略 v 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防治的区别 - 治理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职业病防治原理(续) v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 - 预防、消除危害源头 v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 - 工作场所定期监测和职业危害评价 - 健康监护制度 v 三级预防:控制疾病不断发展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 - 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 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v立法意图 - 明确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治要求 - 明确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保护劳动者健 康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 明确劳动者的职业病健康权利 - 有关组织和社团的职责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续) v主要内容 -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职能机构及人员配备、层层落实责任 -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 工作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工作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 -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