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中雪的别称.doc
4页古诗中雪的别称雪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浩瀚的诗海中,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给雪冠以不少美名,别有情趣六出雪呈六角形状,便称之为“六花” 、“六出”如,唐代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唐代高骈的《对雪》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宋代楼钥的“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 元代白朴所吟的“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 玉龙唐代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宋人张元的 《雪》诗:“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这漫天飞雪,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在空中飘降,富于神话的浪漫色彩琼花雪白似琼花,便命名为“琼花” 如,唐代韦庄的《冬日长安感言》诗: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 ”宋代杨万里的《观雪》诗: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元代诗人吴澄的《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梨花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把飞雪比做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宋代诗人韩元吉也将雪花视为梨花,诗云:“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柳絮晋代谢安召集子侄咏雪,侄子谢朗吟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此,后人常将雪喻为“柳絮” 宋代梅尧臣的《十五日雪》诗: “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 ”宋代苏轼的《谢人见和雪夜诗》 :“渔蓑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清初钱谦益的《春雪》诗:“绕树莺雏应罢语,漫天柳絮敢争飞 ”此外,古诗中的雪还有众多别称,有的称雪为“玉妃” ,如唐代韩愈《辛卯年雪》诗: “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 有的称雪为 “玉花”,如宋代苏东坡的 《和国博喜雪》 诗:“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有的称雪为“玉絮” ,如宋代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诗: “开门枝鸟散,玉絮堕纷纷 ”有的称雪为“干雨” ,如宋代洪龟父《喜雪》诗: “漫天干雨纷纷暗,到地空花片片明 ”有的称雪为 “凝雨”,如南朝沈约 《雪赞》诗:“独有凝雨姿,贞畹而无殉 ”有的称雪为“素尘” ,如唐代李商隐的《残雪》诗: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简评小作者对古诗中雪的种种称谓很感兴趣,也是一种雅好细一沉思,不无缘由: “六出”和雪的六角形状有关,而“玉龙”“琼花”“梨花”“柳絮”固亦脱胎于其形,也跟作者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玉龙”侧重绘雪的整体,其后三种似多着眼于雪的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