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心应手-办公室主任必备资料.doc
26页第三节 人力资源主管工作能力测评一、方针管理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基于对组织价值观及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理解,对组织的长、短期目标的形成提出个人意见2.把时间、组织结构、技术等限制因素考虑在内,为人力资源目标所提的建议必须是经过精心调查的,具有可操作性,且能将预见到的资源,提建议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鼓励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有助于决策的3.将达成共识的人力资源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结果性指标(业绩指标),作为形成人事管理对外策略与内部方针的基础4.按照组织战略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和方针所制定的策略和方针是可执行的、无歧义的,并已将当前可预见的资源、时间、组织机构、技术等限制因素考虑在内。
5.为在人力资源部门实施已获批准的人事管理方针建立合适方法和操作程序6.建立监督、检查组织目标、战略及方针在人力资源部门实施的措施和步骤,该措施和步骤要经济有效7.建立与组织目标、策略和方针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KPl),并区别优先级,落实责任单位8.组织本系统的管理人员讨论通过 KPI 指标,并确定衡量标准9.准确估计监督、检查的措施与步骤对部门的影响,并经部门管理层讨论达成共识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组织目标制定时明确本人的角色及应负责任2.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变化的信息3.组织目标制定过程中相关的国家法规要求及道德责任4.有效会议中维系及促进技巧5.与决策者沟通的方法与途径6.与组织当前战略和方针有关的来自组织内部的信息和网络7.组织使命及组织目标8.将策略及方针所涉及到的资源量化的方法,为人事决策提供数据化参考依据9.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规要求及道德责任,以及违背政府法规的后果10.衡量部门业绩的方法11.部门运作的方法12.评估监控系统有效性的方法13.其他组织如何对公司人力资源目标、策略和方针建立监督、检查措施和步骤的渠道提供证据:自我评价:二、影响与促进决策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进行决策(1)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程序化的决策,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决策信息进行分析,决策方式要符合公司要求。
2)通过办公会议决策时,开始应明确会议目标,适时提供信息并鼓励他人建设性地参与讨论,共同做出决策,从贤不从众3)准确记录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监控实施情况、评价决策和执行结果2.促进上级决策(1)按上级要求提供决策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有效,并与决策密切相关2)预测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发展,及时、简洁、针对性强地主动向上级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有助于上级决策的可行性、准确性3.参与同级决策(1)预先了解需要参与的决策及可能对人力资源部产生的影响2)所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并与决策密切相关3)以解决问题、确定解决方案为努力方向,积极听取并征求他人建议,为其实施的可操作性提出自己的意见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进行决策(1)自身决策权限及应负责任2)有效组织会议的技巧3)决策信息的搜集方法和分析技巧4)决策的方法2.促进上级决策(1)与上级决策者有效沟通的方法2)用数据论证的方法3.参与同级决策(1)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范围2)沟通技巧提供证据:自我评价:三、决策信息提供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明确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所需的信息及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
2.在允许的范围内,找出适当的信息来源,广泛搜集必要的信息并准确记录3.分析、筛选所搜集信息,使之准确并与规定的需要有关4.在商定的时限内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所需信息并归档5.信息表述的格式符合组织的规定或输出对象的格式要求6.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7.当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信息搜集工作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2.确定人力资源信息需要的方法3.沟通方法和技巧4.信息调研的方法5.计划和组织调研的方法6.信息调研的记录方法7.人力资源信息来源8.组织的保密原则和方法9.汇总和处理信息的方法10.确保信息的安全和机密的方法11.上报相关信息的途径、程序和方法12.信息表述的方式和格式提供证据:自我评价:四、工作设计及企业文化建设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根据目标和市场竞争环境,考虑人力和财务的预算及对周边部门的影响,设计相应的组织结构,并确保各个层次的应负责任及衡量标准。
2.制定方针时要有明确条款考虑组织的自我批评与员工的自我批评的氛围形成及企业文化的延续和升华,并在组织上得到保证3.用合理的方式与相关部门的人员详细交流有关人事制度建立的信息,鼓励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4.形成工作设计落实方案,对所选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审定,会签任命文件,并就职务功能建设结果的衡量标准达成共识5.将文化宣传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6.对工作设计的落实过程设立监控措施,当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7.定期评定工作设计的有效性及组织气氛,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8.根据外部和内部组织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正确地优化工作设计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职务设立的原则和方法2.影响工作设计的因素3.工作设计与目标的关系4.KPl 分解的方法5.企业文化的精髓6.鼓励他人参与的技巧7.任职资格及人员选拔要求8.其他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9.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10.任命文件签发程序11.文化传播网络12.工作设计落实过程的信息收集渠道及方法13.职务运作的评价方法14.职务变革的方法15.修改结构的建议渠道和方法16.企业气氛的评价方法提供证据:自我评价:五、监控及评估工作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监控点进行审核并分析和评估所获信息。
2.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及时协商和实施补救措施3.将变化通知有关人员,必要时及时修改调整计划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执行4.对非直接下属任务安排的变化要与其直接主管及时沟通5.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措施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监控人力资源信息的种类、来源及获取方法2.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检查的方法3.处理计划执行偏差的方法4.过程检查及评估的方法5.统计过程控制工具的使用(如 SPC 等)提供证据:自我评价:六、人事工作计划制定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和部署,与上级共同制定人力资源部的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改进方向2.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 (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3.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计划,如人员招聘计划、新进人员培训计划、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等4.根据人力资源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二)基础知识 (权重 40%)1.上级部门的目标及重要性优先顺序2.SMART 原则和 5W 2H 原则,PDCA 循环方法3.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及工具(如 PERT、GANTF 等)4.目标优化顺序变更以及未预见情况的处理方法5.时间管理方法6.协调资源和任务的方法7.人力资源部工作任务的风险及预防措施8.人力资源主管岗位的工作角色和职责9.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角色与职责10.与行政工作有关的公司章程与规定11.人力资源部工作任务的特点及业务流程与运作方式12.人力资源部资源状况提供证据:自我评价:七、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能力测评责任人、职位: 测评时段:测评说明等级标准:优秀:80 分以上,良好:60 ~ 79 分,一般:40 ~ 59 分,不合格:39 分以下计分方式:单项测评分 =单项总分项数 ×5×权重系数总测评分 =单项测评分之和测评级别定义:5 分:超过了工作要求4 分:很好地达到了工作要求3 分:全部达到工作要求2 分:基本达到工作要求1 分:未能达到工作要求综合评语:改进方向:测评项目(一)行为标准 (权重 60%)1.根据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计划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制度。
2.向下属人员明确说明工作任务要求和职责、衡量标准,并加以记录和保存3.组织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对于各项资源未到位的原因应立即查清,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上报上级主管及相关人员4.指导所属人员制定相应的个人工作计划5.组织实施相关的培训,让下属具备实施计划的知识与能力6.确定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点和监控标准7.根据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计划的监控点,检查、分析和评估各项工作结果8.根据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进展及检查、评估结果,对下属工作方法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9.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和工作中的失误,提出改正措施,必要时,上报给上级主管及所影响的接口部门10.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立即实施改正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