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库车县棉花行业税收管理经验交流材料及典型评估案例.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1330551
  • 上传时间:2018-0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库车县棉花行业典型经验材料一、库车县棉花加工企业生产基本情况库车县现有棉花加工企业 18 户,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区 50 多公里的各乡镇和农村2009 年我县实际生产经营的棉花加工企业有 14 户,2009 年共收购籽棉 156274 吨,产出皮棉 60478 吨,产出棉籽 92201 吨,平均衣分率 38.7%2010 年,我县棉花加工企业预计共收购籽棉约 251500 吨,产出皮棉 100600 余吨二、库车县棉花行业税收管理现状由于棉花加工行业的特点和相关税收政策,我县棉花加工企业增值税申报纳税方面长期零负申报,且账面上每年都存在大量留抵税金为了加强棉花企业管理,不断提高棉花加工行业增值税管理的水平,降低税收流失的风险我局税源管理部门从收购、加工、销售、核算的过程监控入手,以纳税服务和纳税评估为手段进行监控,探索强化棉花企业增值税征管手段1、开展纳税和纳税服务在棉花收购季节到来之前,召开棉花加工行业税收管理座谈会,召集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进行座谈,主动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听取企业对税收管理、纳税服务方面的建议和意见,送政策上门,作好棉花加工企业收购、生产加工、销售前的政策和服务,提高接受管理的遵从度,为规范化管理打好政策宣传基础。

      2、对棉花收购发票的领用、缴销实行动态管理凡是被认定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都健全了棉花收购发票购销(用)存台帐,逐笔登记,并将《棉花收购发票购销(用)存明细表》作为增值税申报表的附送材料,按领取棉花收购发票次数上报税源管理部门,并将棉花收购发票的购销(用)存情况作为审核企业增值税申报的重要依据收购期间,企业必须上报每周领票计划;领购发票时,报送上周开票详细信息和清单,上附“三单” 即(“质检单”、 “过磅单”和“入库单(司磅 单)”)备查,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在后期管理中税源管理部门将以《棉花收购发票购销(用)存明细表》为依据,对农副产品的库存进行实地核查,对账物不符和申报不实的,进行重点管理和纳税评估收购期结束后,对本收购期棉花收购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收回剩余收购发票3、加强棉花收购期的日常巡查在收购棉花期间,不定期的对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日常检查,监督企业是否直接向农业生产者逐户(次)或逐人(次),按收购发票号码顺序就每一笔收购业务逐笔开具发票,即一户(次)一票或一人(次)一票,不得汇总填开检查发票填开项目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加盖发票专用章对 大额收购农业生产者的真实性抽查。

      对填开不全和其他违反发票管理制度的,不予抵扣进项税的同时给予相应处罚4、建立与银行(或信用社)的信息共享机制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期大多要向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或信用社贷款,以支付收购费用,企业每天都要给银行(或信用社)上报该天的收购数量以及金额、单价等信息税务部门加强了与银行、信用社的信息共享,及时获取有关数据,与企业上报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核实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实性5、开展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对棉花加工企业的纳税申报资料、 财务报表、发票使用情况进行归集整理,掌握棉花收购、生产、加工环节的主要指标如,衣分率、损耗率等、籽棉的平均收购价、包装物损耗等通过中国棉花信息网等信息平台,掌握皮棉销售价格将各企业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得出各项指标预警值,建立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按照棉花收购生产加工周期,对棉花加工企业申报纳税的情况定期进行纳税评估根据测算的各项指标,对每一户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企业损耗率、产成品率、收购价、销售价等指标超过纳税评估警界指标或税负异常的,及时进行纳税评估三、棉花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棉花加工企业多为股份制企业,股东较多,多为农民出身,管理比较混乱,内部分工不明细,收购、加工、销售、资金等各环节都没有专人负责,大多企业都是聘请兼职会计,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给税务部门的日常征管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纳税意识有待加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收购环节:收购数量、收购单价受市场影响变动较大,应此其收购的真实性难以确定多数收购凭证填制不规范,供货方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不明确,过磅单据、入库单据不齐全;收购基本上是靠大额现金支付,资金的来源、去向不明,用于收购的资金与实际支付的资金相差较大2、加工环节:由于该行业的生产季节性强,生产工人均是临时聘用且不稳定,其加工原料入库、产成品出库管理不够完善,难以提供相应准确的单据,有的企业甚至只有入库金额,没有入库数量,加工日报表、月报表、成品入库码单均无法从会计手中获得;有的虽然有入库单,但只是汇总开具,难以确定其真实性;入库时间不对,企业加工时间主要集中在当年 9 月至第二年 2 月份,部分企业在加工结束之后才可以看到产成品入库3、销售环节:除销售皮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计入销售以外,其它副产品如棉籽、短绒都很少开具发票甚至不开具发票或者常年挂账各企业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皮棉销售快,副产品销售慢,而事实上是副产品要比皮棉销售要快,而入库、销售却没有反映,甚至出现皮棉销量大于产量的异常现象4、企业实际税负率与理论税负率存在矛盾。

      由于棉花购进时按照收购金额计算进项税额,销售时按照剔除 13%的销项税额后的余额计算销项税额,以收购 100 元籽棉,再以 113 元价格销售业务为例(假设企业毛利率为 13%)进项税额=100×13%=13 元,销项 税额=(113/1+13% )×13%=13 元,应缴增值税=13-13 = 0 元, 进项等于销项,也就是说只有当棉花加工企业的毛利率超过 13%,才能实现增值税,而要达到 0.7%以上的税负率,毛利率需达到 20%以上,从近几年情况看,企业毛利率达到 20%以上很 难实现,这种实际税负率与理论税负率之间的矛盾,无疑给税收征管带来很大的难题5、性质多样,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经过改制改组,几乎所有棉花产业都转化成了承包、承租、私营、股份、合伙、合作等经营方式,企业侧重自身利益,纳税意识相对淡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账目不清,项目混乱,给税收征管造成较大困难四、加强棉花行业税收管理的对策鉴于棉花加工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认为税务机关应进一步加大实地检查和评估力度,并在加大管理的基础上探索棉花加工行业的内在规律,指导今后棉花加工行业的税收管理工作1、强化税收征管,健全财务制度。

      税管员不定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特别是在棉花收购加工旺季,积极掌握每户企业基本情况,完善和健全出入库管理规定, 对收购发票的开具进行监控对于具有 400 吨打包机的大型棉花加工企业,要求必须配备两名以上专职财务会计,健全其财务制度,严格执行成本核算,规范帐目,必须建立库存明细帐、现 金日记账、商品成本帐、仓库保管帐,记账要及时,购进籽棉要有过磅单、入库单、质检单,加工后要有入库单,销售要有出库单, 购进与销售必须通过银行结算,做到农产品收购发票、库存明细与实际库存相符2、注重日常监督,严格发票审核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收购发票的审核和发售,可以实时采集棉花企业每个时间段的棉花收购数量、单价、金额、棉农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等详细数据,建立价格监控曲线,防止企业低购高开、无货虚开、超地域范围开具等情况的发生;实行收购发票动态管理,收购旺季,税管员按实际需要量核定用票限量,收购期结束后,由县局统一核减票量,防止企业随意领购收购发票调控进项税额;对应取得的电费、购买包布、铁丝和其他生产消耗用品,必须按照规定取得正式的发票,以利于棉花加工企业日常监管3、加大评估力度,设立预警税负税收管理员要经常对企业投入、产出、进项税额、产品增加值、税 负率等进行数据分析,做好纳税评估工作,作为加强税源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对棉花收购加工行业核定一个预警税负率,参考同行业前几年的平均税收负担率,并参照区局公布的该行业的税负预警下限,综合确定一个棉花加工企业的预警税负,低于预警值税负的企业及时从电耗、包装物消耗等进行全方位评估,防止销量大于产量的异常现象出现,从源头上做好监控4、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意识鉴于多数棉花加工企业都是由农民企业家来管理,他们业务素质不高、纳税意识不强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税务机关应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新政策,尤其是增值税转型以及新企业所得税法等这些跟棉花加工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新政策法规,更要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从而提高他们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进一步推动税企之间和谐征纳的良好氛围五、加强棉花全行业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1、调整进项税额计算方式,按不含税价乘以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即保持了增值税政策的统一性,又减少企业账面上无从消化的增值税留抵税金 国家出台提高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率的政策,是为了扶持农业,降低农产品初级行业的税收,提高行业利润但在实际操作的结果中,这些行业不仅减少了税收,账面上还产生了大量增值税留抵税金如果农产品的这种抵扣制度不发生变化,那么棉麻企业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将一直是负数,表明不仅是这个行业不纳税,账面上还存在永远无法消化的待抵扣税金。

      鉴于以上原因,建议改变现行的对农产品进项税额以买价计提进项税的规定,统一进项、销项税额的计提依据,规定企业收购农产品开具的收购专用发票或取得的普通发票的票面价款为含税价款,在计算进项税额时,先换算为不含税价款,再按 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税款在这种抵扣方法下,只对企业销售高于棉花进价的部分进行征税,符合增值税按增值部分计征的原则,增值税的抵扣政策也更趋合理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纳税评估促进棉花行业的税收征管 在相关制度及政策短时间无法调整的情况下,随着信息化建设深入各行各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已成为趋势,可在一定范围内研究推广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软件,结合收购加工企业内部收购结算过程,全过程监控、采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充分利用采集数据进行行业的纳税评估工作 主要方法有:(1)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测算出近年来的平均投入产出比,或参考同行业平均水平,对产量和收购量进行配比分析,计算其投入产出比,进而判断纳税人农产品收购数量是否存在异常;(2)通过对纳税人申报的收购价格与同行业其他纳税人的比较分析,确定纳税人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合理幅度,据以判断纳税人的收购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虚增收购价格问题;(3)将纳税人当期开票数量、金额与其当期现金账、银行存款账进行比较,查看账实是否相符,查找是否存在虚开收购发票问题;(4)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次收购平均金额与按户累计收购金额参考值标准,对企业每次收购金额超过参考值标准一定范围以上的,必须进行严格的实地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批准抵扣;按户累计收购金额超过参考值标准以上一定范围的,必须审核货源的真实性。

      3、试行预约定耗在国家没有棉纺企业相关产品合理损耗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参照涉外税收管理预约定价模式,试行预约定耗制度,就是税企双方对正常损耗率进行预先约定,控制企业生产、销售数量,解决销售收入不入账和虚开收购发票等问题具体程序是:(1)每年年初,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报送《棉花预约定耗申报表》;(2)税务机关接到申报表后,明确税收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工艺流程,准确掌握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投入产出率或商品的正常损耗率,提出确定投入产出率或损耗率的初步意见;(3)税务机关根据税收管理员的初步意见,进行集体分析评议,逐户确定纳税人的损耗定额对超出合理定额部分,要责令企业进行纳税调整,转出相关成本和进项税额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将成为库车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必将带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发展,涵养出丰富的地方税源,为县级财政带来滚滚财源,并为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发挥突出作用二〇一〇年九月四日库车县白金棉花油脂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评估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