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源热网计算书.doc
21页. . . . . 目录第一章设计参数31.1设计地点31.2热源参数31.3面积热指标参数31.4气象参数3第二章热负荷计算42.1面积热指标确实定42.2小区采暖热负荷确实定42.3热水流量确实定4第三章供热方案63.1供热热源的选取63.2供热系统确实定63.3管材的选取63.4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7第四章水力计算84.1水力计算步骤84.2水力计算过程8第五章热力设备的计算与选择135.1换热器的选取135.2循环水泵的选取145.3补给水泵的选取145.4除污器的选取15第六章水压图的绘制166.1水压图的意义166.2水压图的绘制方法166.3水压图的绘制过程17第七章其它附属设备的选取187.1保温材料187.2水箱的选取187.3阀门的选取18参考文献19第一章 设计参数1.1设计地点市1.2热源参数热源为区域锅炉房,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为95-701.3面积热指标参数我国《城市热力网设计规》给出的推荐值,见下表: 单位:W/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儿所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展览馆大礼堂体育馆面积热指标40~5045~5550~7055~7050~6055~70100~13080~105100~1501.4气象参数市冬季室外温度为-9,冻土层厚度为0.69m。
第二章 热负荷计算2.1面积热指标确实定根据第一章表中数据可知,市住宅采暖面积热指标取40~50 W/,幼儿园采暖面积热指标取50~70 W/,综合分析当地的气象因素与建筑物的档次,取住宅采暖面积热指标为40 W/,幼儿园采暖面积热指标为50 W/2.2小区采暖热负荷确实定 以目前我国的集中供热状况,供暖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在不包括工艺用热的情况下,它占全部热负荷的80%~90%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体积热指标法和面积热指标法进展计算因体积热指标法计算比拟繁琐,不易于快速估算,应选用面积热指标法进展计算按面积热指标法,热负荷计算公式为:, 式中 ——供暖设计热负荷,kW;——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 F——建筑物建筑面积,2.3热水流量确实定管段的计算流量就是该管段所负担的各个用户的计算流量之和,以此计算确定管段的管径和压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G=式中 Q——供暖用户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各个楼的具体负荷和流量见下表:供暖负荷计算表楼号建筑用途建筑面积(㎡)面积热指标(w/㎡)热负荷(w)流量(kg/h)1住宅84040336001156 2住宅84040336001156 3住宅126040504001734 4住宅168040672002312 5住宅114040456001569 6住宅114040456001569 7住宅138040552001899 8住宅162040648002229 9住宅146040584002009 10住宅154040616002119 11住宅104040416001431 12住宅126040504001734 13住宅148040592002036 14住宅100040400001376 15住宅146040584002009 16幼儿园150050750002580 17住宅110040440001514 18住宅154040616002119 19住宅160040640002202 20住宅160040640002202 21住宅156040624002147 22住宅110040440001514 23住宅110040440001514 24住宅154040616002119 第三章 供热方案3.1供热热源的选取目前用的主要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热源一般选取为区域锅炉房,其供给的水为一次网。
而到具体的小区那么采用换热站,即二次网因选取一、二次网系统,可以有效的防止一次网系统过多的丢水,减小了锅炉运行的安全隐患应选取换热站作为小区供热的热源3.2供热系统确实定热水供热系统的热网形式可以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热网系统型式确实定,取决于热媒种类、热源形式、热源与热用户的相互位置和热用户的种类、热负荷大小和性质等选择热网系统型式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是保证安全供热、经济型和节约能源应特别注意供热的可靠性,当局部管段出现故障时,热网应具备一定的后背供给能力枝状管网布置形式简单、管材耗量少、初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但枝状管网因热媒输送是顺次地由热源经主干线、分支干线和用户支线到达各用户,当热网前段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以后的热用户都将停止供热因此,枝状管网不具有后备供热能力但因枝状管网具有前述的很多优点,目前在国,枝状管网仍是热水供热系统热网最普遍采用的布置方式环状管网是指热水网路的输配干线呈环状布置它适用于大型、具有多种热用户的热水供热系统每一支干线从环状管网引出,当输配干线某处出现事故时,切除故障断后,可通过环状管网由另一方向保证供热,具有很高的后备供热能力经综合考虑二种管网的型式与其优缺点,选取枝状管网更为经济合理。
3.3管材的选取目前,我国常用的供暖管材有钢管、铸铁管、复合管等由于钢管具有连接简单,且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动荷载连接简便的优点,通常供热管道都采用钢管,钢管的缺点是部和外部易受到腐蚀焊接钢管耐压、抗振性能好,单管长,接头少,且重量比铸铁管轻,有镀锌钢管〔白铁管〕和非镀锌钢管〔黑铁管〕之分,前者防腐、防锈性能较后者好铸铁管性脆、重量大,但耐腐蚀,经久耐用,造价低钢管的可用焊接、法兰盘连接和螺纹连接综合上述分析,由于供热外网的管道需要在地下敷设,且要求耐压性能好,故应选取焊接钢管作为热网的管材3.4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随着集中供热热源点的减少,供热半径的增大,供热管网的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因此,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考虑远近期结合应按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对周围环境影响少且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根本原那么进展布置供热管道的敷设是指将供热管道与其附件按设计条件组成整体并使之就位的工作合理的选择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应对节约投资,保证热网安全可靠地运行与交通情况等综合考虑,力求与总体布局协调一致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地下敷设可以分为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两种形式。
地沟敷设,是将管道敷设在管沟的敷设方式通行地沟敷设:工作人员可能直立通行的地沟,但造价高半通行地沟敷设:当管道根数较多,采用但排水平布置沟宽度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敷设:当管道根数不多且维修工作量不大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其造价较低,占地小,但检修时必须掘开地面直埋敷设,是将供热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壤中,管道保温结构外外表直接与土壤接触目前最多采用的形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瓦克三者严密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道结构形式直埋敷设具有土建工程量明显减少,施工进度较快,可节省供热管网的投资;占地结构少,使用寿命长,节省了基建费用等优点考虑到地区的气候条件,小区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与供暖管道与下区整体环境的协性等条件,本工程采用地下直埋敷设方式第四章 水力计算4.1水力计算步骤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通过计算确定各个管段的管径、管道中介质流速、局部阻力、沿程阻力和管道的不平衡率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式中——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 d——管道径,m; L——管道长度,m;V——热水在管道流速,m/s;; R——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m。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式中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V——热水在管道流速,m/s;;4.2水力计算过程首先,对图纸上的各个节点进展编号,确定计算的顺序其次,确定比摩阻的围,本工程为热力外网,比摩阻应控制在30—70Pa/m,比拟经济最后,根据比摩阻和流量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具体计算结果见水力计算表水力计算草图如以下图所示:干管水力计算表:管段号负荷(W)流量(kg/h)管径管长(m)ν(m/s)R(Pa/m)△Py(Pa)ξ动压(Pa)△Pj(Pa)△Py+△Pj(Pa)局部阻力构件1~2750002580 DN5089.8 0.33 30.85 2770 454 217 2987 弯头2*1,闸阀1*1,直流三通1*12~31334004589 DN7010.6 0.36 26.01 276 163 63 339 直流三通1*13~41774006103 DN803.5 0.34 18.94 66 157 57 123 直流三通1*14~52174007479 DN8043.2 0.42 28.10 1214 386 257 1471 弯头2*1,直流三通1*15~62790009598 DN1003.8 0.31 11.06 42 147 47 89 直流三通1*16~733820011634 DN10054.0 0.38 16.05 867 369 207 1073 弯头2*1,直流三通1*17~840220013836 DN10017.6 0.45 22.48 396 198 98 493 直流三通1*18~949420017001 DN12517.2 0.36 11.28 194 163 63 257 直流三通1*19~1055820019202 DN12519.7 0.41 14.29 281 181 81 362 直流三通1*110~1167820023330 DN1255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