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中央音乐学院.pdf

3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087797
  • 上传时间:2018-08-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96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四: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作曲》主科:用弦乐四重奏的编制和所给的主题写作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副科:用所给主题写作一首单一主题展开单三部曲式的钢琴曲《复调》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复调写作及分析技术,并具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主科:1.写作题:二至三声部严格对位写作题以及二至四声部自由对位写作题一至三首2.写作题:用指定主题写作一首三或四声部赋格,局部或完整《复调》主科考试将包括上述部分内容面试1.问答题:关于复调音乐的基础知识2.分析:包括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各类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技法3.复调作品钢琴视奏副科:1.分析题:分析复调作品,指出其复调音乐写作技法,用图示和文字加以说明2.写作题:四声部以内(含四声部)的对位写作题,一至二首《配器》考试内容:一、问答题:乐器法及配器知识二、考生根据所提供的钢琴曲片段或缩谱,为下列四种编制的其中一种进行配器写作(其写作长度因配器主科与副科考试时间的不同而不等)乐队编制如下:1.小型乐队 —包括弦乐组、木管组、圆号以及竖琴等少量的打击乐器等2.木管组 —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以及由每一声种乐器兼任的同族同类乐器,有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大管等乐器。

      3.铜管组 —包括圆号、小号、次中音长号、低音长号和大号等乐器4.弦乐组 —包括小提琴 I、II 、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乐器具体要求如下:主科:用指定的编制,为所给的钢琴谱或缩谱配器乐器法知识及配器知识的问答副科:1.用指定的编制,为所给的钢琴谱或缩谱配器2.乐器法知识及配器知识的问答《作品分析》主科:1.结构图示:a.用图示表明对于所给音乐作品的不同层次的结构段落划分;b.图示中应表明作品所涉及到的所有曲式类型名称,最小单位为一部曲式;c.图示中应标示出详细的小节号及调性2.简要论述:a.指出作品大约的音乐风格或创作时代;b.指出作品的核心音乐材料及布局;c.简述作品中最主要的音乐写作逻辑或最重要的写作手法副科:a.用图示表明对于所给音乐作品的不同层次的结构段落划分;b.图示中应表明作品所涉及到的所有曲式类型名称,最小单位为一部曲式;c.图示中应标示出详细的小节号及调性;d.简述作品的核心音乐材料及布局,简述作品的调性布局特点《和声》主科: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1.为所给出的高音声部旋律写作四声部和声;2.分析所给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 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3.面试时增加对考生和声听觉的测试。

      副科: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要求如下:分析所给出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注:非作曲系和声、曲式基本要求同作曲系副科,但出题难度降低《视唱练耳》主科(考生必须先参加《加试视唱练耳》的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主科考试环节)一、笔试:1.听写:和弦连接(传统和声范围)、单声部及多声部旋律、节奏;2.论述题:有关教学法问题的相关论述二、口试:(每人半小时、采用固定唱名法)1.视唱、弹唱含带伴奏单声部视唱及多声部)2.现场命题:内容以现场题目为准3.弹唱一首带伴奏声乐作品,曲目自备(风格、体裁不限)三、视唱练耳专业考生的和声考试: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1.为所给出的高音声部旋律写作四声部和声;2.分析所给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 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四、视唱练耳专业考生的曲式考试同作曲类曲式副科要求《加试视唱练耳》考试要求如下:一、听写部分1.和弦:四种三和弦、四种七和弦原位及转位(含部分四声部密集、开放排列);2.节奏: 2/4 、3/4 、4/4、6/8 拍;3.和弦连接:大谱表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含D7、S Ⅱ7、D Ⅶ7和弦的原位、转位及终止的四六和弦);4.单声部旋律: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以及民族调式;5.二声部旋律:两个升降号以内,大、小调以及民族调式。

      二、视唱部分(采用固定唱名法,只唱一遍)两个升降号以内的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及民族调式《律学》考试要求如下:一、笔试:律学的性质、意义;中外律学的发展;律学的基础计算方法二、面试:考查考生律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包含中国传统音乐调式的音律听辨和二声部听写(4个升降号以内)《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主科:音乐名词和术语的翻译和解释:包括对一些常用意大利语、德语、法语音乐术语的中译和解释及常用中国音乐术语的英译和解释英译中:一篇与音乐有关的短文,内容涉及音乐史学、音乐评论、民族音乐学及作曲技术理论等方面中译英:一篇与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作曲家或中国音乐作品有关的短文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原文, 译文通顺,符合中文或英文的语言习惯,忠实原文口试:考查考生英语口语能力,了解其对音乐的熟悉和对乐器的掌握程度以及音乐文献翻译相关知识的水平副科:中、西音乐史,和声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专业课及共同课考试大纲专业课与共同课通用,但出题形式与答题程度要求有所区别教材: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专业课 CD 八张一套;共同课七张一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部有售, 66415711 )。

      古代音乐史部分】一、远古(约前 21世纪以前)(一)概述(二)远古时期的考古音乐资料陶埙、骨哨、骨笛、陶钟、原始乐舞图(三)历史传说中的远古时期音乐朱襄氏,葛天氏,伊耆氏,伏羲氏,女娲,神农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禹(四)关于中国音乐的起源1.中国音乐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2.萌芽时期的音乐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3.萌芽时期的中国音乐具有多民族的特点二、夏、商、西周(前 21世纪至前 771年)(一)概述(二)历史传说中的音乐作品《九歌》,《九辨》,《九韶》,《时日曷丧?》,《大濩》,《桑林》,《大武》(三)“雅乐”与礼乐音乐1.“雅乐”的来源2.礼乐制度3.专职乐师的产生和音乐机构的建立4.音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四)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1.《易经》中的民歌2.《诗经》中的早期作品3.四夷之乐(五)乐器的发展1.考古发现的古乐器2.甲骨文中关于乐器的字3.“八音”乐器分类法(六)乐律学的形成1.古乐器测音与音阶问题2.十二律、五声音阶名称的产生3.宫调理论三、春秋战国(前 771至前221)(一)概述(二)民间音乐1.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2.《诗经》中的十五国风3.《楚辞》音乐4.荀子《成相篇》及其他(三)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1.歌唱艺术2.古琴艺术(四)乐器和器乐音乐编钟,编磬,琴,瑟,笙,排箫,篪,筑,筝,乐队(五)乐律学1.《管子 〃地圆》和《吕氏春秋〃音律》的三分损益法2.曾侯乙钟铭中的乐律学文字3.其他有关乐律学的记载(六)音乐思想1.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及荀子关于音乐的论述2.《乐记》的音乐思想四、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前221至后589)(一)概述(二)汉乐府(三)鼓吹乐与横吹乐(四)相和歌与清商乐1.相和歌2.清商乐(五)古琴音乐1.《广陵散》2.《碣石调 〃幽兰》3.《梅花三弄》4.《酒狂》(六)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七)乐器1.笛和羌笛2.笳、角3.琵琶4.箜篌(八)乐律学的发展1.相和三调、清商三调和笛上三调2.京房六十律、何承天“新率”和荀勖笛律3.古琴的纯律问题4.乐谱(九)音乐思想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五、隋唐( 581至960)(一)概述(二)民间音乐1.曲子2.变文3.古琴音乐(1)《大胡笳》和《小胡笳》(2)《离骚》(三)燕乐1.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立坐部伎2.大曲(四)音乐机构和音乐家(五)中国音乐的外传(六)乐器和器乐音乐(七)乐律学的发展1.俗乐二十八调2.移调、犯调和“解”3.记谱法(1)敦煌乐谱(2)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3)减字谱(4)律吕谱六、宋、元、明、清( 960至1911)(一)概述(二)民歌和小曲1.民歌2.小曲(三)词曲音乐1.词调音乐2.散曲音乐(四)说唱音乐1.鼓子词2.诸宫调3.货郎儿4.苏州弹词5.梨花大鼓6.京韵大鼓(五)戏曲音乐1.杂剧2.南戏3.昆曲4.京剧(六)乐器和器乐音乐1.古琴音乐2.琵琶音乐3.其他乐器和器乐音乐(七)西洋音乐的传入(八)乐律学的发展1.宋代的燕乐调的变迁2.蔡元定的十八律3.元曲六宫十一调4.工尺谱5.朱载 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近现代及当代音乐史部分】一、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及新发展(一)“五四”之前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二)“五四”时期传统音乐的新发展、民间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城市小调、大鼓、评弹、京剧、评剧、越剧、民间器乐音乐二、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发展(一)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1.基督教宗教音乐的传入2.新式军乐、军歌的建立和发展(二)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1.中国早期新型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2.学堂乐歌的基本内容3.学堂乐歌的艺术形式(三)学堂乐歌的代表性音乐家1.沈心工及其学校歌曲2.李叔同及其学校歌曲3.曾志 忞的音乐著述及音乐活动三、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912—1927)(一)音乐社团及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1.社团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大同乐会、北京国乐改进社2.专业教育机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3.萧友梅对专业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二)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学家王光祈1.关于如何建设我国新音乐文化的不同认识2.初期的音乐理论研究3.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三)音乐创作1.新型歌曲创作2.萧友梅及其音乐创作3.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4.刘天华及其音乐创作5.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四、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分化(1927—1937)(一)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和城市音乐概述1.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2.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二)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与青主的研究和批评1.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研究概述2.青主及其音乐研究与理论批评(三)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们的创作1.黄自及其音乐创作2.“音专”其他音乐家及其创作青主、应尚能、周淑安、李惟宁、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四)“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等人的音乐创作1.左翼音乐运动的开展2.聂耳及其音乐创作3.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及张曙、任光、麦新、吕骥等人的音乐创作五、音乐文化的多元时期(1937—1949)(一)抗日战争时期音乐概述(二)贺绿汀、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三)江文也、马思聪的音乐创作(四)乡土气息的歌曲、秧歌剧和新歌剧及其音乐家(五)该时期其他音乐家的创作和对传统音乐的研究:谭小麟、丁善德、桑桐、杨荫浏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音乐文化(1949—1966)(一)概说(二)声乐创作1.群众歌曲2.抒情歌曲3.合唱(三)器乐独奏曲1.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2.钢琴、小提琴独奏曲创作(四)合奏音乐及管弦乐、交响乐创作1.民乐合奏曲创作2.管弦乐创作3.交响乐创作(五)歌剧、舞剧音乐创作七、“文革”对音乐的摧残及艺术家们的缝中求生(1966—1976)(一)“文革”概述(二)歌曲及合唱曲(三)器乐改编曲及创作八、新时期新气象(一)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探求新说(二)多元的声乐创作、歌剧(三)小型器乐独奏、室内乐重奏与“新潮音乐”的崛起(四)交响音乐的繁荣(五)民族器乐“协奏曲热”及其它《中国传统音乐》考试大纲教材: 参看《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配套音响:CD 五张一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部有售,66415711)。

      总论】1.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我国传统音乐的分类;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2.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汉族民歌的两种音乐分类方法;民间舞蹈音乐的分类;汉族说唱音乐的体裁分类和音乐结构分类;汉族戏曲音乐的声腔分类和音乐结构分类;民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