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脚手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27843439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外脚手架第一节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搭设以钢管扣接的构架为主体,以篙竹作护栏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钢管:直径为48或51mm、壁厚为3~3. 5mm的热轧无缝或有缝钢管,用作主柱、大横杆、小横杆、斜撑等  ⑵连接构件:回转扣、直角扣、对接扣、驳芯  ⑶底座:用φ40钢管和4~5mm钢板制成,用于主柱的垫脚 底座的底板面积不应少于200c  ⑷脚手板:竹、木或钢脚手板  2、作业条件  ⑴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进行场地清理  ⑶对土质松软的地基已进行强化处理  二、操作工艺  1、主柱  ⑴主柱应选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钢管  ⑵主柱的纵向间距不应超过2m, 一般在八层建筑物内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的另出搭设方案双排架的内外排柱的间距为0.8~1.2m内排柱离墙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必须加兜底安全网 如遇装饰线,也可以适当加长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⑶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脚套上底座当柱的荷载超过底座承载面积地基反力时,底座下应垫厚板或混凝土垫块  ⑷立好主柱后,用钢管或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

      柱驳口应交错,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双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俗称“针柱”),副柱一般采用篙竹,间距不大于1m,从第一度大横杆(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用篾扎紧在大横杆上(注:必须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长,先在已装的立柱顶插入驳芯,再将后装的立柱套上、摆正,然后在接口处装上对接口,上紧螺栓  2、大横杆  ⑴大横杆应选用无弯曲变形的钢管用直角扣将大横杆与纵向排列的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平直,与主柱互成90°  ⑵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不大于2.1m,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度大横杆之间绑扎两行篙竹作安全护栏高层在用棚板1.2m左右护脚及挂安全网  ⑶大横杆的接长做法与主柱相同  3、小横杆  ⑴小横杆应先用无严重锈蚀、无弯曲变形的短钢管小横杆两端用直角扣分别与内、外排主柱连接,扣接要稳固,与主柱和大横杆互成90°  ⑵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  4、斜撑  ⑴设置斜撑应选用挺直的钢管不得采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屈折、表面明显凹陷的钢管  ⑵斜撑应与脚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横杆的交点连结,不得支撑在非受力点处斜撑与脚手架杆件的连接采用回转扣。

        ⑶各种斜撑的设置方法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4中各条文的做法  5、平桥  ⑴平桥支承在小横杆上当铺设钢制脚手板时,在小横杆上纵向排列钢管对龙,并用直角扣扣紧对龙的间距(包括大横杆)不大于400mm对龙上铺脚手板,用铅水线与对龙扎紧  ⑵当铺设竹、木脚手板时,(小横杆要在纵向钢管对龙面上, 并用直角扣扣紧,在小横杆面上纵向排列绑扎篙竹对龙) 参照本章第二节(二)之6所述的平桥的做法  6、斜桥  ⑴斜桥的柱、对龙、横杆、踏步杆等构件采用钢管斜桥的面板可采用钢或竹、木脚手板  ⑵斜桥的斜度不大于“标五”(i=1:2);纵向柱距不大于2m, 横向柱距视桥的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45cm,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横杆)均采用钢管,间距一般为2m,柱与底托的交点用直角扣扣紧由底托所支承的对龙、阵竹及面板的做法,参见本章第二节(二)之8.⑵~⑷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  ⑵各种连接扣件必须扣接牢固,防止杆件打滑  ⑶相邻两柱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在同一步距内  ⑷里、外、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得集中在一组主柱间距之间驳接。

        ⑸搭设十字撑,应将一根斜杆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则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斜杆两端的扣件与立杆节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主柱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  ⑹平桥、斜桥及平台的质量要求与本章第二节相同  四、施工注意事项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脚手架高度在7m以内时,每5~6条主柱设一条风撑,具体做法见本章第二节(二)之4.⑴  ⑵脚手架高于7m,无法设风撑时,必须设连墙杆做法见本章第二节(四)之2.⑵  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部分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⑷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应避免开口向上设置,防止雨水侵入  ⑸扣件的螺栓拧紧要适宜,一般扭力控制在40~50N·m左右  ⑹在大风雨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变形、下沉,钢构件锈蚀严重,连接扣松脱等,要及时加固维修后方可使用第二节 竹木脚手架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以竹、木材搭设的外脚手架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圆木、木板、茅竹、篙竹和蔑等材料  ⑵竹或木制脚手架板  ⑶φ4(8号)铅水线、码钉等  2、作业条件  同本章第一节  二、操作工艺  1、主、副柱  ⑴主柱,包括外主柱(排栅柱)、内立柱(平桥柱)、角柱和平台柱,应选用直径合适、顺直的杉木或茅竹,尾径不得少于8cm。

        ⑵主柱的纵向间距一般不得超过1.5m(一般只能在八层建筑物30m以下使用,八层以上则要另出搭设方案) 双排脚手架的内外排柱间距为0.8~1.2m,内排柱离建筑物20cm(当大于20cm时,平桥下如须加兜底安全网)如遇装饰线,也可能适当加上内柱的小横杆,相酿阵竹  主柱的弯曲面应在脚手架的纵向平面内背靠背设置  角柱的弯曲面应向脚手架结构本身的纵向内侧面  ⑶立主柱时先搭临时支架将柱固定柱头入土不少于10cm,不得露出地面,且必须立于实土上如土质松软,应加以夯实,下设木垫板若软土过厚,应挖至实土,当挖土有困难时,可打桩作支承荷载较大的柱脚,应加一对约30cm长的横放短杉(俗称称“一字杉蟹脚”)在河流、水塘边或淤泥上搭脚手架时, 柱脚应加设30~40cm长的双重短杉(俗称“十字杉蟹脚”),且须计算脚手架的荷载和淤泥的承载能力,必要时另行设计处理  当柱立于露出地面的混凝土或石块上时,应用篙竹将同一平面内的柱脚连结牢固  ⑷双排脚手架的外排主柱及单排脚手架的主柱之间设副柱( 俗称“针柱”),副柱从第一度大横杆(即打底梁)开始向上设置, 间距一般不大于1m如采用茅竹作大横杆时,副柱的间距可适当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2m。

      绑扎副柱时,首先要做好三条以上的大横杆才能立副柱  ⑸柱的驳接分搭接和顶口接两种方式搭接用于副柱,其搭接长度不少于1.5m,绑扎不少于三度横杆,如柱料稍弯曲,应采用靠搭接方式,接长后的柱重心应在一垂直线上顶口驳接一般用于主柱,顶口处上下两端应各有不少于三条大横杆连接,采用不少于两度索篾和一度扎篾绑扎如茅竹驳柱要加厚2cm的木板垫在驳柱端上, 并用笏扎牢固  驳柱要垂直、贴服顶口柱的对接端部接触面平正相邻立柱接头要错开不少于一步架  2、大横杆(牵杆)  ⑴大横杆一般采用篙竹,也可使用茅竹或杉木大横杆用于连接脚手架纵向各排列的立柱,绑扎要牢固、平直,与立柱互成90°  ⑵大横杆的垂直间距(从找底梁起)为: 双排脚手架的外排及单排脚手架不大于70cm,双排脚手架的内排不大于2m(即外排每设三度, 则内排设一度)  ⑶大横杆一般用搭接,接口长度为:杉木不少于1m, 篙竹不少于2m,而且应以牵杆头接牵杆尾如果是牵杆头接牵杆头,可以接在一条柱的位置上,杆尾的竹篾扎牢(痴篾)  3、小横杆(平桥托)  ⑴小横杆主柱部位要用小头直径不少于9cm的茅竹或杉,副柱(针柱)部位可用结实的篙竹头小横杆用于连接内、外排架, 以及承托脚手平桥。

        ⑵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m,垂直间距不大于2.1m( 一层平桥的高度),并紧靠立柱与大横杆的交点绑扎牢固  4、斜撑  ⑴脚手架的斜撑包括风撑、十字撑(拍身撑)、吊鱼撑和挑撑等  ⑵风撑和挑撑的撑头应埋入土内,一般入土深度为15~20cm如遇浮土则应夯实后用厚板或短杉作垫块,必要时挖至实土支承在石、混凝土结构、柏油路面上的外露撑头,必须绑扎地脚牵杆在水边淤泥面上打撑, 当撑力要求不大时, 可在撑头扎25~30cm的短杉( 即“一字蟹”或“十字蟹”)垫脚如撑力较大须另定处理方案  ⑶十字撑的设置分为间断式和连续式两种 十字撑设在脚手架外侧每组间断式十字撑的跨距应不少于四条立柱(约7─8cm)从底到顶连续搭设,并在脚手架的转角,尺端及沿纵向每隔15cm左右设置一组连续式十字撑,是在脚手架外侧全面设置十字撑  ⑷斜撑的斜度(俗称“标流”)按以下规定搭设:  1)风撑的斜度不大于“对标”(i≤1:1,即 ≤45°);  2)十字撑的斜度为“标八”至对标(i=0.8:1~1:1,即 =38° 40’45);  3)挑撑、吊鱼撑的斜为“加一标”以上(i>1.8:1,即a=47°50’)  ⑸斜撑使用的材料,应尽量挺直,如稍有弯曲, 搭设时把曲面向上。

        ⑹斜撑的搭接长度一般应在2m以上若采用顶口撑,其帮木俗称“根引”应设在下方  ⑺搭设撑时,应首先扎紧撑的中部,以利安全操作  5、顶撑(托靠柱)  顶撑要贴紧主柱绑紧,一般不少于三度篾,并且大头在上,小头在下,上下顶住小横杆最下一节顶撑下面垫木或石块  6、平桥  ⑴平桥支承在脚手架的小横杆(俗称平桥托)上,一般多采用篙竹作对龙和阵竹,面上铺用木或竹材制成的桥板  ⑵铺直板(纵向散板)的平桥,板下的直对龙间距不应大于60cm,横阵竹间距不大于20cm,板面上每隔2m左右夹一条竹,夹竹每50cm扎一度篾,搭口板的两端及中部要夹紧并加栏口竹  ⑶铺横板(预制板)的平桥,板下一般只设直对龙,不设横阵竹横板平桥的直对龙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阵横板,平桥靠墙边,直对龙用两条拣手篙竹  2)当平桥宽度为0.5m时,直对龙不少于4条. 3)当平桥宽度为1m时,直对龙不少于6条  4)当平桥宽度为1.2m时,直对龙不少于7条  5)平桥上铺的横板,其两端用篙竹或其他材料夹紧,夹竹每隔40cm扎一度篾  7、斜桥  斜桥的桥面角度不大于“标五” (i=1:2;即26°34’ )纵向柱距不大于2m;横向柱距视斜桥宽度而定,直对龙间距不大于60cm;小横杆间距与纵向柱距相同;阵竹间距不大于30cm,踏步竹(压板竹)与阵竹相对应着夹桥板,每隔50cm扎一度篾。

      桥面头尾须扎拦口条( 顶板口)当桥面宽为1m时,直对龙应不少于4条  8、平台  ⑴平如柱及底托,相当于平桥的小横杆的间距一般为2m( 荷重较大的平台另定)底托两端必须加顶撑  ⑵扎阵竹的平台,其对龙间距60~70cm阵竹间距20cm,上面铺面板  ⑶不扎阵竹的平台,对龙间距不超过20cm,面板直接铺在对龙之上  ⑷平合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cm,夹板的方法与平桥相同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脚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横杆要平正,斜撑要贴服而有力,顶撑要顶紧小横杆,接触面不小于三分之二  ⑵篾度必须结实,不得松动  ⑶平桥要横直畅通,并能承受2.5KN/荷载( 相当于单行侧放三层普通红砖)  ⑷斜桥的踏步竹、拦口条必须牢固,不得松动  ⑸平台面要平正无凹凸,并能承受1.5KN/的荷载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脚手架整体倾斜:柱下的垫脚座出现不均匀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