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科尚都2号地块(二期)工程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doc
10页高科尚都2号地块(二期)工程级配砂石回填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高科尚都2号地块(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1目 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准备 1四、施工方案 2五、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4六、成品保护 5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八、质量记录 6九、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6 一、编制依据1. 工程施工图纸、地质勘探资料、相关设计变更等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07-2002二、工程概况高科尚都2号地块(二期)工程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业路以北,丈八五路以东,地上由1~6号楼组成,最低2层,最高22层(其中一至四层为商业,五层及以上为办公),地下整体3层,总建筑面积12905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3422 m2,地下建筑面积45631 m2),建筑层数及高度1#楼:3层16.150m;2#楼:2层12.150m;3#楼:3层16.150m;4#楼:4层23.550m;5#楼:22层93.350m;6#楼:18层77.750m地下3层,地上22层,由1~6号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29053㎡.抗震设防烈度为8级,抗震等级为一级。
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坑N-R轴线间因设计变更,此部分由地下三层变为地下二层,与N轴以南形成一个高低跨,高低跨处挡土墙后按设计要求需用级配砂石进行回填原设计方案为地下三层,因基坑北侧建筑物影响变更为地下二层,造成基底土方开挖超挖结构在N轴处形成高低跨,N轴挡土墙施工时应向北多开挖2 m左右,待挡土墙施工结束回填处理高跨处因变更下发前开挖已进行施工,部分基底标高超过设计标高,按设计要求需用级配砂石进行回填;基坑中原有降水井、开挖过程中留置的集水坑以及集水坑周边因水浸泡形成的软土层,按要求采用级配砂石进行回填或换填处理方法经设计院同意采用人工级配砂石回填,级配比例为卵石(或碎石):圆砾(或砾砂):砂为4:3:3 基坑降水过程中的临时集水坑下部及周边,因水侵泡形成的软土层可参照此方法换填施工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 (1)施工前进行级配砂石回填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标高的抄测和厚度标定工作,可设在边坡上且每3m设一处 (3)施工前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同时做好分项工程的验收评定工作等3.2 材料准备 (1)人工级配砂石: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卵石等卵石(或碎石):圆砾(或砾砂):砂的比例为4:3:3,进行人工或机械拌合。
(2)砂石材料中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含泥量小于5% (3)碎石或卵石粒径为20~40mm,最大不应超过50mm,圆砾(或砾砂)粒径5~20mm,砂粒径5mm以下的中粗砂3.3主要机具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机具有:打夯机、装载机、压路机、铁锹、铁耙、水准仪、塔尺、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钢尺等四、施工方案4.1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边坡墙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的情况下施工 (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4)检查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4.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检验砂石质量→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找平验收 1、本工程砂石垫层采用机械铲运、机械压实、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施工 2、砂石级配运输和回填: (1)根据设计相关规范的要求,选定材料进场,在施工场地内平整、宽阔位置,将其堆放 (2)对进场拌合后的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其质量和配比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砂石回填时,采用装载机将已拌合均匀的砂石料运输到基坑内,根据已经超测好的标高点控制铺筑厚度,采用平行倒退法进行铺筑从而确保分层回填厚度 3、铺筑砂石 (1)根据要求,分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2)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实 (3)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回填时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4)机械回填时,及时检查其铺筑厚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铺设到位,并采用人工进行平整和修复 4、洒水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压)实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含水量为8%~12% 5、碾压或夯实 碾压和夯实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3~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压路机碾压时应慢速均匀行使,相临两轮应交叉半轮机械碾压不到的边缘和转角处应采用用人工或打夯机补密实用打夯机夯实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1/3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6、找平和验收 (1)在砂石垫层回填完毕后,进行夯(压)密实,并设置检查点,采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2)在砂石垫层压实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7、施工方法要点 (1)垫层铺设时,严禁扰动垫层下卧层及侧壁的软弱土层,防止被践踏或受浸泡,降低其强度 (2)砂石料的级配搅拌不宜在回填处进行采用机械铺筑时,应严格控制其铺摊厚度,不得在基坑内往返推动、搅拌等,以免破坏天然地基 (3)基坑内预先安好标高控制桩,铺设过程中随时检查铺设厚度振夯压实时要做到交叉重叠1/3,防止漏振 (4)铺设完毕,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禁小车及人在砂层上面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五、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1、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1)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1)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砂石地基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 1顶面标高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表面平整度20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1) 施工前检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及砂石拌和均匀程度。
(2)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压实遍数、压实系数 (3)施工后应检查砂石地基的承载力 (4)砂石垫层质量标准见下表:项目 检查内容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 控 项 目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按规范方法 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按拌和时的质量或体积比 砂石料有机物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实测一 般 项 目 砂石料有机物含量(%)≤5 焙烧法砂石料含泥量 ≤5 筛分法石料粒径/mm≤100 筛分法与最优含水量差值(%)2烘干法与规范要求分层厚度差值/mm50水准仪 六、成品保护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高的标准高程桩、现场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的保护,填运土时不得撞碰、触动、移位,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措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3、做好排水、降水工作,直至填土夯(压)完毕为止 4、搞好垫层周围排水沟措施,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3 天内不得受雨水浸泡 5、垫层铺设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暴晒。
6、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堆放重物 7、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8、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2、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3、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八、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地基钎探记录 密实度(钎探)记录3、基坑验槽记录 3、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4、砂石的试验报告九、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在回填土施工前应完成三级教育工作 2、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3、禁止从基坑上向坑内抛掷物品,坑内打夯人员必须远离灰斗,防止碰伤 4、挖掘机和装载机下禁止站人,司机应时刻警惕周围施工人员,以防伤人 5、打夯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一人打夯一人扶线,避免打夯机咂线 6、施工过程中应有专职安全员现场巡视,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纠正,必要时停止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