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常袋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3页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常袋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半乳糖和葡萄糖等母乳中的营养蛋白可以被消化吸收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消化道中不能被分解的原因及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可能是 ( ) A.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胞吞方式吸收 B.母乳中含有抑制免疫球蛋白分解的某些物质;胞吞方式吸收 C.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中含有抑制蛋白质分解的某种物质;主动运输方式吸收 D.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ATP,可为新生儿提供物质吸收的能量;胞吞方式吸收参考答案:B2. 如表示教材中有关染色的实验,对表中空白①、②、③、④填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染色对象试剂颜色脂肪苏丹Ⅲ①②双缩脲试剂紫色DNA③DNA呈绿色、RNA呈红色染色体④紫色A.紫色、蛋白质、龙胆紫染液、甲基绿﹣比啰红混合染液B.橘黄色、蛋白质、甲基绿﹣比啰红混合染液、龙胆紫染液C.橘红色、蛋白质、龙胆紫染液、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D.紫色、脂肪、甲基绿﹣比啰红混合染液、龙胆紫染液参考答案:B【考点】1P:检测脂肪的实验;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分析】在生物学实验中,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有活性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苏丹Ⅳ能使脂肪呈现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染DNA和RNA,使二者分别呈现绿色和红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龙胆紫染液用来染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体)使之呈现紫色.【解答】解:①苏丹Ⅲ染液能使脂肪呈现橘黄色;②双缩脲试剂通常用来检测蛋白质二者反应后溶液呈现紫色;③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④龙胆紫染液用来染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体)使之呈现紫色故选:B. 3.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B. 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D. 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参考答案:A【分析】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物质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循环往复2、生态系统稳定性即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主要通过反馈调节来完成,不同生态系统的自调能力不同3、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完成碳的全球化物质循环,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还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错误;B、生态系统具有稳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正确;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正确;D、植被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正确点睛】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4. 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A.5∶4 B.4∶3 C.3∶2 D.3∶4参考答案:B5. 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项①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甲的种类和数量越多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离不开丙③制备细胞膜可选用鸡血作实验材料④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⑤图中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 ⑥图中b可表示氧气进入细胞的过程 ⑦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丙表示糖蛋白(膜的上方为外侧,下方为膜的内侧)a、e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代表主动运输;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
详解】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①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糖蛋白有关,但是胞间连丝与糖蛋白无关,②错误;鸡血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多种具膜细胞器,不适合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③错误;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④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⑤错误;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⑥正确;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是协助扩散,⑦正确;图中e是主动运输出细胞的过程,⑧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错误选项有4项,选C点睛】本题关键要注意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尤其要注意糖蛋白的分布(判断细胞膜外侧)与功能(与多数信息交流有关)6.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他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代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几率相同 C.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能稳定遗传D.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参考答案:A7.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细胞分化是 ( )A.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基因不表达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癌变的结果参考答案:A8. 右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A.右图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B.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相同基因的分离则可发生在图l细胞的分裂后期D.图l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1参考答案:B9.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是有关癌细胞结构及生理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每个癌细胞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②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萎缩 ③每个癌细胞的DNA量不一定相等 ④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⑤有某些病毒的诱导下能产生原癌基因 ⑥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⑦失去控制、无限增殖A.①⑦ B.②④ C.⑤⑥ D.③⑦参考答案:D 10. 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参考答案:B11. 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能表现出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参考答案:答案:C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酵母菌可以利用海藻酸钠进行固定化,但是不能用琼脂糖进行固定化B. 海藻酸钠浓度越高,固定酵母菌的效果越好C. 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溶化海藻酸钠D. 酶分子较小,常采用包埋法固定参考答案:C【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详解】酵母菌可以利用海藻酸钠或琼脂糖等多孔的材料进行固定化,A错误;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很难制备大小均匀的凝胶珠,不利于固定酵母菌,B错误;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为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溶化海藻酸钠,C正确;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不适于包埋法固定,D错误点睛】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体积较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酶更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13. 关于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只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 B.糖原的合成也需经过脱水缩合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只与其结构中H的相对含量多有关D.胆固醇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参考答案:C14. 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参考答案:C15. 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D.顶端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参考答案:C16. 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②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③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⑤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参考答案:D17. 下图甲、乙表示某植物内的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