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之调查分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7729268
  • 上传时间:2022-0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8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之调查分析 “小村官犯大案”农村职务犯罪不容无视 --农村干部职务犯罪之调查分析 吴良勇 “村官”虽小,但其腐败行为影响却大农村干部违法犯罪破坏党群关系,助长腐败风气,影响社会稳定,广阔农夫对此深恶痛绝2022年以来,县监委、县检察院及公安局三部门共立案农村干部职务犯罪29件/37人,累计犯罪数额达3101余万元从查办的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农村干部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且不断发生窝案大案,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就2022年-2022发生的29起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进展了专项调查分析 一、案件特点 1、主体范围集中在29起案件中有21起是村主职干部“一把手”犯罪,占73%这些人在位时间较长,具有较为丰富的经历,个人办事实力较强,也不同程度地具有必须群众威信,并得到了乡镇长期的信任但这些干部的个人权力也因此由于缺乏监视,法制观念淡薄而得到膨胀,家长作风明显但此时此刻主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就目前发案来看,已出现村委、村民小组长甚至村民小组中的会计犯罪的状况 2、犯罪手段单一29起案件中有50%是挪用资金行为,犯罪方式主要是对有关单位支付给本村的土地征用补偿费、村集体收入等大笔资金,或公款私存、套取银行利息,或借给他人获得高额利息,或徇私情挪归本人、亲友运用。

      3、侵害对象明确侵害对象主要集中在三方面:①对上级下拨给村集体款项物;②土地征用款、粮食补助款、宅基地款、统筹款、村固定资产变卖款等村集体收入③救灾、抢险、扶贫和防汛等款物 4、共同犯罪突出村级财务科目较为简洁,资金来源每位村干部都清晰,有些村干部清晰假如一个人想到达侵占挪用资金的目的,最简单出事,因此不得不串通其他村干部共同合谋犯罪上述29件案子中有13件系共同犯罪 5、社会危害巨大村干部作案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村干部犯罪中被侵扰的有救灾、抢险、扶贫和防汛等款物,也有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等费用村干部处于农村基层,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经济腐败犯罪行为,最易离间党群关系,干脆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根底在被查处的村干部腐败案件中,行为人不仅侵扰农夫的合法权益,还打击报复举报人,作风霸道,胆大妄为,欺上瞒下这成为引发局部农村村民集体上访的导火索,有的地方甚至干扰了正常的“村两委”换届工作,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干脆的压力 6、犯罪地经济兴旺大局部犯罪的案发地都位于城镇近郊村,大局部土地已被政府征用,而且紧靠国道、省道,交通便利,村里经济比拟兴旺,必须时期内村集体收入款项较多。

      7、案件属群众举报发觉29起线索,其中25件系村民举报,其中23起线索曾经向乡镇反映举报,但引起乡镇重视而被调查的那么只有19起,但这19起虽经查却全未查清这一方面说明村民对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举报的热忱高涨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乡镇对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工作相对滞后 8、案件呈增发趋势2022年以来,县监委、县检察院受理举报中农村干部经济问题的占受理总数的23%,经初核后查处37人,占立案总数的28%特殊是2022、2022年二年中立案9人,约占立案总数的60%,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有爆发之势 二、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发案的缘由 1、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局部农村干部个人素养较差,法律意识冷淡,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认为掌权后,自己就成了“土皇帝”,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如今年查办的东郑村村委主任吴红卫就认为“先报点钱自己用几,别人不知道是不搭界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心安理得就虚报侵占自来水专项资金,犯不犯法那么抛到了脑后 2、村级财务制度执行不力目前村集体财务双代理已实施全履盖,这使我县村级财务走上了标准化管理道路,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货币资金管理不标准。

      据调查和反映,大多数的村、组都存在多头开户或只开存折户,不设根本结算帐户的状况,有坐收坐支现象;二是票据管理不标准村级、组级财务支出的票据绝大多数是白头条子,甚至出现白条抵库现象三是开支审批不标准,未严格实行资金额度分级审批及联签制度,不管资金额度大小,全部开支全凭一人说了算,随意性很大 3、村干部权力非常集中由于对现行的村民自治条例,学习传播不够,落实不力,导致群众的民主权力不能得到行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视而现实基层农村存在着:一是宗派势力紧要,导致一些人员是“强行”进入村委的,民主选举程度大打折扣;二是村干部管理事务实行“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独断专行;三是慑于村干部的势力,出现村民不敢管,村代表不能管,乡政府不会管的现象,使民主监视流于形式,造成个别村干部我行我素,实施犯罪活动 4、监视机制流于形式主要表此时此刻:一是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只监视、检查村级财务开支票据是否标准等外表现象,没有对村级、组级资金的运用进展有效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监视二是村民委员会和村级民主理财、村民监视小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顾及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监视。

      而组内财务监视更是没有实质性的组织、人员来进展监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三是村级、组级财务分工职责不清,开支全凭一人说了算,存在自批自支现象,或者架空出纳,个人名义存款,村组会计、出纳形同虚设四是乡政府下村只是指导面上的工作,不能深化调查,无法监视村级财务 5、刑罚打击不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乡村干部掌管的资财名目众多,贪污、侵占、挪用现象紧要,而新刑诉法及监察法对村干部职务犯罪的管辖权存在争议,公安机关行使职权的经侦部门却又忙于侦查合同诈骗、虚开增值税等紧要经济犯罪,在警力有限的状况下,无暇顾及农村领域的“小案”,致使不少案件不能得到刚好调查,造成这类案件“公安机关不愿管”,刑事司法出现紧要的缺位,影响了这类职务犯罪的统一正确查处 三、预防当前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 1、采纳多种载体,强化犯罪预防传播 〔1〕是强化组织学习,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廉政和党性教育,使广阔农村干部坚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党群关系的纽带和带着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2〕是利用已查处的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抓好警示教育,把办理的影响农村稳定,侵农、害农案件进展梳理,编选典型案例,进展巡回警示教育。

      〔3〕是充分利用我县“片区协作”制度创立的优势,与乡镇街道亲密协作,通力合作,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与各村签订协议,结成廉政共建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提高村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实力,促进依法行政,民主管理 2、搞好组织建立,加强干部选任管理 在农村基层,村干部行使着国家干部同样的权利,而且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干脆,是任何一层国家干部无法比较的只有用好、管好、教育好村干部,农村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的稳定才会有保障〔1〕加大传播教育力度,教育广阔群众,通过选举,保证选民真正遵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选举权,以选出为人正派,办事公正,热心为群众效劳的“村官”〔2〕要协作上级政策,将上级组织部门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当成造就的主体,给他们以实际工作的职责,担当必须工作,以利于他们在实践中成长〔3〕还要加强对村官的选任管理,要经常对他们进展党的路途、方针、政策的传播教育和法律学问的普及,不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 3、踊跃探究改革,健全有效监视机制 〔1〕要踊跃探究和建立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监管机制各监管主体要制定监管实施细那么,乡镇财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状况的定期检查。

      〔2〕在乡村级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建立各乡镇街道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选择思想觉悟高、正义感较强、遵纪遵守法律的村民代表作为联络员,利用预防网络刚好驾驭动态,刚好消退隐患〔3〕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监视、乡镇纪检监察部门的监视和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视三道防线作用针对农村反映出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利用建立起的预防网络刚好驾驭动态,强化措施,切实从村级基层组织抓起,将职务犯罪隐患消退于萌芽之中 4、标准民主管理,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乡镇纪检监察部门应踊跃协作农村全面建立集体财务双代理制度,切实做到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财务制度同时健全村级财务监视,村级财务支出票据在核销时必需经村书记、主任、经办人、财监小组组长四方会签缺一不行,否那么乡镇不予报销〔2〕建立健全工程建立“听证”制度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租、工程工程招投标工程由村民代表、评标专家、开标单位等听证会代表进展无记名测评,并当场公布评标结果,让村民真正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加权、决策权和监视权〔3〕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对村重大事项做到村委会提方案、支部大会议方案、村民代表定方案、结果公示见方案的标准性。

      对公益事业建立状况、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等内容细化公开,承受群众监视,增进干群关系 5、加强协调协作,严查职务犯罪案件 〔1〕是广泛传播,受理举报线索纪检监察机关首先要加大传播力度,让广阔群众知道农村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案件管辖部门〔2〕是谨慎探究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规律,找准犯罪易发区域,制定方案,提高效率〔3〕是实行争议案件联合办案制度对管辖有争议的案件可以由纪检监察、公安机关联合办案,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加大了办案力度,提高办案效率同时还可防止两部门之间对群众举报“踢皮球”的现象四是坚持有案必办对于农村领域的职务犯罪,谨慎对待每一个线索,不管涉及金额大小,都须给群众一个明白的交待,不能因为案子小而不重视、不办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