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英雄之——双鞭呼延灼.doc
13页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结课论文(水浒英雄之——双鞭呼延灼)院系(部):人文学院专学 姓 指导业:汉语言文学号:名:老师:第一章、绪论一、 摘要 1二、 关键词 1第二章、呼延灼生平概述一、 呼延灼的出身及绰号 2二、 呼延灼的出处与描写 3三、 呼延灼的英雄事迹 3四、 呼延灼结局 4五、 呼延灼晚年护主 5六、 呼延灼热血爱国情 5第三、呼延灼野史一、 《水浒》英雄 6二、 《水浒》后传(水浒英雄后人) 6第三章、双塔擎天一一呼延灼一、 实用之鞭 7二、 战韩存保 8三、 各有所长 8第四章、总结一、 呼延灼总论 9二、 相关传说 10三、 呼延灼人物性格形象 10第五、 参考文献 11第一章、绪论一、 摘 要:梁山108条好汉出现于明代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主 要讲述北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无能、奸臣当道,闹的天下百姓如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众好汉由四方集聚梁山,揭杆〃起义〃,替〃天〃行道呼延灼是梁山泊第 八条好汉,外号“双鞭”为天威星,马军五虎将第四使一双铜鞭,骑一匹踢雪 乌雅马,武艺高强呼延灼投降梁山受招安后,呼延灼被封为御管兵马指挥使 本文运用对比研究的讨论方法,通过对呼延灼生平概述的了解研究,分析呼延灼 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文章讲解了呼延灼的一生,从他早年前的朝廷大将到落 草为寇,再从草寇跟随宋江招安以后征战沙场为北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老 当益壮,为保皇帝,战死最后的英雄事迹。
本文记录的呼延灼的出身、成长、人生经历和结果,讲述了呼延灼的英雄事 迹,回忆了他的晚年结局,也记录了呼延灼的后代和他的生平经历,从多个角度 分析了呼延灼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通过分析比较呼延灼与其他水浒英雄间的 差异和不同,来突出呼延灼的不可估量作用,以及证实了本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和 必要性本文主要着重探讨和分析的是,“水浒英雄——双鞭呼延灼”的生平经历, 从而概括出呼延灼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进一步探讨和延伸出水浒一百单八将 的悲惨结局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思,揭示出梁山英雄反叛的必然性和他们 最后走上的必由结局道路1. 关键词:《水浒传》、梁山泊、宋江、108将、呼延灼、宋徽宗、社会现实、靖康Z耻、金兀术、呼延赞、人物形象第二章.呼延灼生平概述呼延灼的出身及绰号呼延灼,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河东人氏,上梁山之前 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法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 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呼延灼上梁山的缘由:梁山义军为救柴进, 打破高唐州,杀了奸臣高俅的侄子高廉,高俅闻信大惊,上奏徽宗举荐呼延灼带 兵征剿梁山,徽宗准奏,并赐呼延灼名马“踢雪乌维”呼延灼奉旨,带领副将 韩滔、彭汜率连环马军岀征梁山,阵前交锋不胜则放岀连环马大败梁山军将。
汤 隆献钩镰枪之计,宋江使吋迁盗甲请徐宇上山教使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呼延灼单 骑败走青州以图报复,于路夜宿桃花山下,被李忠、周通盗走宝马至青州见慕 容彦达,知府命其率兵征剿境内桃花、二龙、白虎三山,答应功成后助其官复原 职呼延灼攻打桃花山,寨主李忠不能敌,求救于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 来援,呼延灼与鲁、杨二人交锋不分胜败,带兵回城并于城下走马活擒白虎山寨 主孔明其弟孔亮败走途中遇武松,听其义赴梁山求救,宋江带兵下山,设计擒 得呼延灼,呼延灼感其义气归降山寨,献计打破青州,三山聚义,众好汉同归水 泊英雄排座次呼延灼为百单八将之八,成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四呼延 灼的结局: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呼延灼参与了平定辽国、[□虎、王庆、方腊的 全过程,曾力擒辽帅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平南归京后被授予御营指挥使,每H 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岀军杀至淮西阵亡殉国一说为救 宋高宗,八十岁与金兀术大战,不敌,马陷吊桥被金兀术斧劈马下(说岳全传)二、呼延灼的出处与描写呼延灼是《水浒传》以及《说岳全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 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 艺高强,杀法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
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 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 梁山第八名好汉,乂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 讨辽国、王庆、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 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呼延灼原为汝宁郡都统制,当时梁山军队攻陷了高唐州,令朝中震惊,太尉高俅 向宋徽宗推荐呼延灼为征寇大将,于是天子宣呼延灼面圣,并因其i表非凡而龙 颜大喜,御赐了一匹踢雪乌雅予呼延灼坐骑呼延灼引荐陈州团练使“百胜将” 韩滔及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圮为正副先锋,共同讨伐梁山三、呼延灼的英雄事迹第五十四回中,作者曾对呼延灼的打扮作仔细描写:“这呼延灼却是冲天角 铁樸头,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雅, 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真似呼延赞与梁山 军队接战后,呼延灼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均不分胜负,然而副将彭 圮却为扈三娘所擒,于是呼延灼与韩滔以“连环马”大胜宋江,又请来炮手“轰 天炮”凌振助战,令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可惜后来晁盖、宋江等先行诱擒凌 振,吴用又使汤隆、时迁及乐和用计,请来“金枪手”徐宁,教授梁山军队使用 钩镰枪,大破“连环马”,结果韩滔遭擒,官军败阵。
呼延灼不能支吾,唯有只 身逃往青州地面,投奔知府慕容彦达,以图伺机卷土重来,诅料投身青州途中又 被盗走了踢雪乌验,令呼延灼锐气尽堕来到青州后,慕容知府请呼延灼助其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的贼寇剿尽, 方肯替其向朝廷保奏免罪呼延灼于几场战役中大败周通、李忠、孔明等人,又 与鲁智深、杨志交手,不分胜负,双方僵持不下后来孔亮到梁山请宋江引军来 援,吴用设计先擒呼延灼,最后呼延灼于陷坑中被活捉,在宋江的好言相劝之下, 正式归顺梁山,重获踢雪乌雅成为梁山马军的一员重要将领第六十三回中,呼延灼奉命向攻打梁山的“大刀”关胜诈降,并成功骗得关 胜劫寨,将其擒下,立下大功第七十回排座次时,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 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与杨 志、韩滔、彭圮一同镇守梁山泊正北旱寨后来多次在战阵中担任北方或后军的 主将,主要对应军中的“玄武”方位四、呼延灼结局第七十九回中,高俅带领十镇节度使亲征梁山泊高俅初战失利,在两军再 次对战Z时,呼延灼领军伏击高俅,并使一根长枪,与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展 开了一场死斗,最后二人斗得兵器、军马全失,互相扭住衣甲廝打,难分难解之 际,“没羽箭”张清来援,并擒下了韩存保。
这场决斗是呼延灼在整篇小说里, 第一次使用双鞭以外的武器作兵器的一个场而而这场而据说是作者依据呼延赞 后人呼延通某次与金将牙合学堇决战的记载而写成的 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01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 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 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五、呼延灼晚年护主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呼延灼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 曾力擒辽帅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平南归京后被授予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 后领大军,破金国四皇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一说为救宋高宗,八十岁与金兀术大战,不敌,马陷吊桥被金兀术斧劈马下 (《说岳全传》中的说法)六、呼延灼热血爱国情《说岳全传》第36回写到,在大金国兀术大举追击Z下,康王高宗急急如 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从句容逃到了海盐县,县主路金向大元帅王渊推荐 正隐居于海盐的昔日梁山好汉呼延灼,护圣驾康王要去监安,途中,遇到献长江 给兀术的长江王杜充的追赶,呼延灼老将岀马,一举砍死了杜充接着兀术领兵 赶到,呼延灼再次出阵,兀术喊道:“老将如此忠勇,反被奸臣陷害某家今日 劝你不如降顺某家,即封王位,安享富贵,以乐天年,岂不美哉? ”呼延灼大怒 道:“我当初同宋公明征伐大辽,鞭下不知打死了多少上将,希罕你这样个把番 奴!”两人大战三十余合,八十高龄的呼延灼,终究年老,招架不住,在败走中 马陷吊桥,被兀术一斧砍死在马下。
呼延灼为护驾康王宋高宗,英勇捐躯在抗金 战场上,表现了高度爱国的民族精神第三章.呼延灼野史一、 《水浒》英雄《水浒传》中有两匹名马,一匹是“照夜玉狮子”,为宋江所拥有,另一匹 就是呼延灼骑乘的“踢雪乌验”呼延灼在FI本有颇高的人气,在军事才能及统率能力方面得到认同,而且有 “戴着面具”、“年已半老”的特色(如横山光辉的漫画《水浒传》)日本著 名画家正子公也就为呼延灼赋予“军神”的形象二、 《水浒》后传(水浒英雄后人)在《水浒传》的后续故事中,呼延灼仍有着岀色的表现如陈忱《水浒后传》 就写呼延灼为国家御敌其间为小人所迫,陷于险境,有感朝廷昏庸,最后重新落 草,并与李俊、燕青、李应、朱仝等昔□战友并肩齐行,再次创下光辉事业故 事中,呼延灼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为呼延铉,亦使双鞭,武艺不凡,拜闻焕章 为老师,学习文史;长得相貌魁梧,身躯雄壮,英气逼人,与花逢春(花荣之子)、 徐晟(徐宁之子)及宋安平(宋江之侄)并为梁山第二代的英雄女儿名为呼延 玉英,后与徐宁遗孤徐晟结姻小说《说岳全传》第三I•六回,宋高宗被兀术追杀至海盐县之际,无人救驾, 王渊向高宗推荐已经退隐多年的呼延灼,于是高宗召呼延灼保驾。
呼延灼出阵便 击杀长江王杜充,后来兀术亲自接战呼延灼,只见呼延灼“鹤发童颜,威风凛然”, 随生招揽之心呼延灼断然拒绝,二人交手三十合后,兀术自叹不如:“他果是 英雄他若年少时,不是他的对手后来呼延灼年迈力衰,不能久战,想退回 城中时,谁料坐骑踏毁吊桥,马失前蹄,呼延灼被掀翻在地,为兀术所杀,宋金二军皆为z叹息,兀术也为Z追悔虽然呼延灼战败殉国,但却成就了为国牺牲 的民族英雄形象在俞万春《荡寇志》中,呼延灼被描写成有勇无谋、屡战屡败的将领,然而 武艺高强,而且对梁山泊始终如一著名评书《呼家将》中的呼延庆、呼延傕均 是呼延赞的后代,形象上与呼延灼遥相呼应知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所著《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情节中, 杨过曾排出呼延灼的连环马阵法,对抗侵袭襄阳的蒙古大军第四章、双塔擎天呼延灼一、实用之鞭鞭的实用性除了体现在用法方面,在保养方面的优势也是得天独厚它没有 鞘,即拿即走它没有刃,无需像刀剑那样精心保养,甚至可以随便扔这一点 和棍的特性相似,不过鞭的杀伤力比棍大些,因为那些疙瘩在击打时可以增大压 强,产生更大的破坏力施耐庵是否善于用鞭,从字里行间读不出来,如呼延灼、孙立等人多是将某 某某“打”于马下,没见他们用过“刺”的招数。
实际上,鞭法中“刺”的份量 并不少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对鞭法的描写也是大同小异久而久之,读者都知 道鞭可以“打”,知道可以“刺”的就不多了综上所述,双鞭比双铁枪略重,但取枪又略长过取鞭,使起来对手力的要求差不多二、 战韩存保和韩存保一战,是大家公认的呼延灼打得最精彩的一战呼延灼的枪技如何?有老祖宗呼延赞做底,基础是肯定有的但是,和杨志 这类对自己的刀枪很有信心经常交替使用上战场的人不同,呼延灼已经很久没有 用枪进行过生死之搏了,即便他平常没有忽略训练,但上阵要打折扣是肯定的 如果用鞭的呼延灼本事可跻身五虎,那用枪的他有八骡上游水平就差不多了,甚 至可能还不如杨志呼延灼用枪尚挡了韩存保50多合,用鞭则打了 10多合乂跑,而且诱敌的意 图并不十分明显,因为后来两人打了这么久也没见什么人来插手韩存保是用戟的,在我学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