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教版五年级下册李萍.doc
21页小学音乐第十册教案(2014学年春季学期)公车中心小学 莫爱婷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演唱《棒棒舞》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加深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2、初步了解4/4拍的指挥图式和含义教学重点:能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4/4拍的指挥图式,并学习棒棒舞的简单动作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有谁是壮族吗?能不能说一说壮族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壮族只要生活在我们广西和云南一带,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你们观察一下课本下方,这些壮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特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壮族歌曲《棒棒舞》2、新课:——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上说的,什么叫棒棒舞?——师补充:棒棒舞又名棒棒灯,因为该舞的主要道具是棒棒和灯,在云南地区有一年一度的春节灯会中盛行棒棒舞——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热烈的情绪,表达了壮族同胞们愉快的心情——看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你能划一划4/4拍的指挥图式吗?自己按照课本上的图式学一学——师纠正,大家熟悉——师范唱歌曲,同学们边听边画4/4拍的指挥图式——边画指挥图式,边学习歌谱——小组练习歌谱。
——师范唱歌词,生轻声演唱——小组练习——熟练演唱歌曲——你能边画拍子边演唱歌曲吗?——全班齐唱并画4/4拍的指挥图式3、拓展:——同学们看看课本下的壮族小朋友们就是在表演棒棒舞,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呀?——请你用手指来代替棒棒,自己学习一下他们的动作好吗?——师喊节奏,学生做动作——能不能边唱边表演?——播放录音机,边唱歌曲边表演棒棒舞4、小结、下课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演唱《摆呀摆》教学目标:通过听赏和演唱感受苗族歌曲的音乐魅力,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并能哼唱歌曲旋律,表演苗族舞蹈的几个特色动作教学重点:听赏歌曲并哼唱歌曲旋律教学难点:能完整哼唱歌曲旋律,并表演苗族舞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去过苗寨游玩吗?谁来给我们说说那的风土人情?——今天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苗族歌曲《摆呀摆》——《摆呀摆》这首歌曲曾经获得“中国原创歌曲奖”“十大金曲”桂冠,最早是在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中唱响,曲风清新、苗族风格浓郁二、听赏《摆呀摆》音乐——初听:同学们聆听完后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愉快、轻松的……)——作曲家曾经深入苗族地区采风,在圩场上看到苗族姑娘身着彩色服饰,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于是便产生了创作灵感。
——谈话的方法师生共同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师:苗族是个能歌善舞得民族,民歌丰富,尤以情歌、酒歌享有圣名苗族的服饰就有130多种,可以同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媲美苏老师这有几张苗族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张,这是美丽的苗族姑娘,喜欢佩戴银饰是她们的天性他们挽着发髻在头顶上戴着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苗族的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的,花式很多,有的裙子有40多层,故名“百褶裙”…………4、复听:进一步感受《摆呀摆》(1)分段播放(2)完整播放音乐(3)学习演唱歌曲的第一段5、了解苗族民舞(1)师示范舞蹈动作 (2)生模仿6、学生学习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会苗族民舞的特点师:让我们随着音乐,边唱边摆起来,把漂亮的百褶裙摆起来!7、以《摆呀摆》为音乐背景,跳民舞,感受苗族舞蹈特点三、小结四、下课第一单元《跳起来》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快乐的啰嗦》《捶苗布》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风格,认识装饰音并了解在音乐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听赏感受两首不同少数民族的歌曲教学难点:能分辨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征,了解装饰音在歌曲中的作用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对彝族有什么了解吗?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彝族人民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的欢快场面,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快乐的啰嗦》——同学们怎么样?彝族这样的节日,这样的舞蹈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是的,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师简单介绍彝族的分布地区、民风、民俗、服装、饰物等2、新课:——请同学们来听一听彝族的歌曲《快乐的罗嗦》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那么这首歌曲的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然后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示音乐的速度变化——这么欢快热烈的歌曲,你想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有些同学想用打击乐器,有些同学想跳舞,有些同学想在适当的位置加入“嘿嘿”这样的衬词,都可以,请你们排练一下师播放歌曲——小组排练——好的,彝族火把节表演开始了,请你们用你们排练好的方式表演——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组的表演好?为什么?——师小结——刚才我们听的是那个少数民族的歌曲?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感受到了那不一样的苗族风情,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苗族,看看苗族人民劳动时的景象让我们欣赏《捶苗布》1、听赏《捶苗布》——初听《捶苗布》——边听边想这是首歌曲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二声部合唱,什么叫二声部合唱?——对用的了二声部合唱的形式其中有领唱和伴唱2、学习装饰音——《捶苗布》这首歌跟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旋律不一样……)——是的,因为这首歌曲运用装饰音,所以它的旋律更富有民族特色。
看看这首歌曲都用了那些装饰音?(板书)倚音、波音、颤音—— 分别听不同的音响效果(弹奏、演唱)——学生总结各种装饰音的特点3、复听歌曲——介绍苗族的传统——手工织布——介绍劳动歌曲的旋律特点4、再听歌曲跟着音乐做动作三、小结、下课第一单元《跳起来》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活动竹竿舞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节奏为竹竿设计不同的敲击方法,并跳一跳竹竿舞教学重点:了解竹竿的起源地,已经跳竹竿舞的民族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节奏跳竹竿舞教学过程:1、介绍竹竿舞是海南黎族和云南佤族、广西京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跳竹竿的动作轻快优美,跳法多样2、同学们通过视频感受不同民族表演竹竿舞3、大家说一说竹竿舞有什么特征?节奏统一,速度快4、老师给一个节奏,请同学们下位置来练习跳一跳5、引导学生体会4/4拍的节奏,分小组合作,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6、强调敲竹竿时要动作一致,节奏统一7、大家说一说跳竹竿舞有什么样的感受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到进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2、 通过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到此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的运用,使此曲节奏感强,雄壮有力的情绪,更能表现当代军人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特点。
教学重点:完整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其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跟随着《军队进行曲》迈着整齐步伐步入音乐教室——提问同学的步伐整齐是因为什么原因? (踩着音乐的节拍行进)—— 说说《军队进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二拍子、强拍在第一拍上)—— 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时,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是什么?(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激昂)2、新课:——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在众多进行曲中,你所熟悉的进行曲都有哪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介绍作者郑律成——听范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欣赏此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振奋人心)——欣赏后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是哪段音乐(最容易哼唱的部分)?(开头: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 学习歌词,按节奏有力的朗读歌词(强调附点音符)——跟音乐默唱——跟音乐轻声唱——跟师的琴唱师: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附点的运用是歌曲刚劲有力,你唱好了吗?——全曲大量运用了附点和切分节奏,目的是想表现什么?(音乐丰富了,表现力强,更能表现军人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你们能把有这些节奏的地方唱好吗?——小组练习。
——比较“听”的后面用休止符和变成用拖拍,其音乐效果有什么不同?(让听众能有更好的空间去想象各种场面,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听众,摒住呼吸,此时无声胜有声!)——注意这些老师提出的地方,你们能有感情地唱一唱吗?——学生分组,通过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给大家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首进行曲表现出来如边唱边拍手、指挥、正步走等3、总结下课——今天,我们接触了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并欣赏了由著名的作曲家郑律成所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我们更好的掌握了进行曲,了解了为什么好歌、经典曲目可以流传至今,广为传唱今天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大家!学生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离开教室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演唱《游击队歌》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的内涵,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历史背景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并生动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教学重点: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唱《游击队歌》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1、导入——正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了种种苦难才得到解放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部电影(播放电影〈平原游击队〉的精彩片段),你能说说影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吗?(抗日战争时期。
——很好,在抗日战争初期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 ——同学们对我国这段历史掌握得非常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疯狂掠夺资源,肆意蹂躏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但是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反映这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歌曲《游击队歌》 2、新课教学 ——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观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版本的《游击队歌》(合唱)(整体感受)要求: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思考歌曲描述了怎样的一个音乐场景学生可结合所了解的历史,谈谈歌曲的时代背景,游击队员的作战方式,学生眼中的抗日战争—— 听范唱《游击队歌》——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节奏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学唱歌曲——视唱曲谱—— 教师完整视唱全曲轻声、慢速、划拍视唱)—— 基本节奏讲解:X XX XXX XXXX(下划线画不起,希望能明白) ——填唱歌词——学生随歌曲录音,试着轻声填唱歌词——教师钢伴,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我们用怎样的演唱力度和速度才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深刻内涵?——(讨论)表现游击战士勇敢机智,灵活善战,力度可弱些,但声音要有弹性表现游击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可以稍微强些—— 教师用播放《游击队歌》伴奏,并指挥全体学生齐唱3、小结:——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