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docx
38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目录一、新型建造方式 . ....................................................................................... 2二、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方向 ....................................................................... 6第 2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一、新型建造方式01 新型建造方式内涵2016 年 2 月 21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16]6 号)发布实施,指出九个方面共 30 条意见,其中在第四个方面“提升城市建筑水平”的第 11 条意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中指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
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第 3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 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 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新型建造方 式”概念新型建造方式是指在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以“绿色化”为目标, 以“智慧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以工程总承包 为实施载体,实现建造过程“节能环保,提高效率,提升品质,保障 安全”的新型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就是要围绕“减少污染,提升效率,提升品质, 保证安全”四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实现建造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 资源集约型向现场工厂化、预制装配式的新型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建 造组织方式由传统承发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过渡,实现建造管理 方式由传统离散管理向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方式蜕变新型建造方式 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在新的节能环保要求下 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大量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02 新型建造方式促进产业精细分解第 4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分工的逐步细化,分工 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新型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 的建造方式,其对分工协作的特殊要求加速了行业分工,专业承包商 的增加意味着分工精细化程度的加强和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的出现促进产业分工体系深化,逐渐开始向技术和知 识密集型项目渗透分工体系深化的同时,建筑企业也在寻找着各自 的定位,发掘自身的产业优势另外,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开始 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事的新局面一些企业为了 降低研发成本,寻找合作者共同分担,逐步将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 离出来的同时,引入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独立的研发机构为提高 研发成果的效益,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这 是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03 新型建造方式促进政策环境优化当前,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但现有政策环 境与分享经济飞速发展之间还存在不适应性新型建造方式对产业链 各要素的提出新的要求,新要求下,各产业要素均需要相关的政策环 境去适应。
目前政策环境的表现:第 5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 1) 是相关法规政策滞后 预制装配式等行业政策频出, 但扶持和监管政策难以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2) 是新产业业态规模迅速扩大, 新的产业垄断可能性加大, 但缺乏相关法律作为界定依据和规范方法;(3) 是政策扶持多是宏观层面鼓励, 细分领域的顶层规划和实施政策还需加紧落地,扶持政策的杠杆效应有待发挥;(4)是征信体系、 劳动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保障体系不完善, 制约新型建造方式发展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对我国建筑业发展意义重大,将对资源重构、组 织重构和供需重塑带来巨大影响,需研究并推动构建有利于新型建造 方式发展及其与传统建筑业融合互促的政策环境第 6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二、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方向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安邦富民的基础性产业,为我国近 30 年的经济高速腾飞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然而建筑业速度的提升,没有改变建筑业粗放、劳动密集型的现状,反倒是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不高等问题日趋突出,与目前国家战略“绿色、创新、可持续的”战略严重不符,借助新型信息化、智能化和新材料的技术革命,建筑业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式进入历史舞台,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 7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一)建筑业环境友好提升01 规划设计阶段的要求新型建造方式具有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新型建造方式要求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节能的理念,通过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环境压力,节省大量的资源,包括使用可循环材料、可降解材料,使用绿色建筑材料替代自然资源耗竭型材料,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运用低碳节能技术措施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在深入研究风环境、室内热工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梳理出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第 8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的反映,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室内环境;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为建 筑提供能源的需求02 建造阶段的要求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 46.7% ,其中包括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 30% ,以及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16.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占据了世界二分之一, 其中 80%-90% 没有达到国际节能标准; 我国现在建筑的能耗标准是每平方米 75 瓦,而欧洲的现行标准则为 25 瓦,相差 3 倍;我国现行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三倍。
如果按此速度发展下去,到 2020 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 10.89 亿吨标准煤,为 2000 年的 3 倍强; 而如果能采用新型建造方式, 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则 2020 年建筑能耗可降低到 7.54 亿吨标准煤,将有效地提升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新型建造方式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现有建筑 430 亿平方米,另外每年新增建筑 16 ~20 亿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建建筑中, 99% 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 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 4% 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据悉,到 2020年,中国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投资至少达到 1.5 万亿元第 9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预制装配式在工厂内完成大部分预制构件的生产,降低了现场作业 量,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大量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湿作业产 生的诸如废水污水、建筑噪音、粉尘污染等也会随之大幅度地降低 在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以及堆放等过程中,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 可以大量地减少扬尘污染。
在现场预制构件不仅可以去掉泵送混凝土 的环节,有效减少固定泵产生的噪音污染,而且装配式施工高效的施 工速度、夜间施工的时间的缩短可以有效减少光污染装配式建造方法使得现场建筑垃圾减少 83% ,材料耗损减少 60% ,可回收材料占66% ,建筑节能 65% 以上03 运维阶段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 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利用 BIM 技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的新型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通过建筑工程阶段形成的 BIM 竣工模型,为建筑运维管理打造信息化平台模型可以集成建筑生命期内的结构、设施、设备甚至人员等与建筑相关全部信息,同时在 BIM 模型上可以附加智能建筑管理、 消防、 安防、 物业管理等功能模块, 实现基于 BIM的运维管理系统 BIM 运维模型优秀的 3D 空间展现能力可为建筑的第 10 页 共 19 页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选择高层管理者提供建筑空间的直观信息,为建筑布局优化调整提供快速 决策平台;也可提供设施、设备、管线的三维空间位置,快速定位故障,缩短维修周期; BIM 模型与楼宇监控系统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