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卫风·氓》活动课课堂实录.doc
10页《诗经·卫风·氓》活动课 教学实录 一、教学设想:1、以原文为背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推导情节,进行“恋爱-结婚-婚变-决裂”四场短剧的表演2、使用哑剧的方式,根据个人和小组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的理解设计情节,以动作神情为主来表现情节,表现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含义,了解奴隶社会中的人情习俗,加深对《诗经•国风》体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特点的理解3、通过表演,把略嫌枯燥晦涩的文言文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加以演绎,并落实各人的任务,锻炼学生的编、演、写、评能力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社会背景的探究,达到教学目标4、以工作总结形式为课后作业,以学生自评和教师评点为评价方式二、教学过程:1、 课时:两课时,每课45分钟第一课时疏通文章内容,第二课时以活动课的形式增强理解本课属第二课时2、 设计方案:①活动形式:哑剧、现场评价②人员安排:全班分4组,各自负责一段情节的表演,小组之间要相互衔接每组8人,其中导演1名,编剧2名,演员2—3名,配音1名,剧务1—2人授课教师担任“总导演”③具体分工及学习任务:导演:起统率全剧的作用,把握剧情进程,并在表演后当场对本剧进行评点,课后提交导演工作报告一份。
编剧:为主要情节设计者,协助导演控制表演进程,在课后提交剧本一份演员:与编剧导演沟通,领会创作意图,利用个人特长诠释剧情,表现人物特点课后每人提交表演小结一份配音:着重语言表现力,要熟悉课文内容,能把握原文和剧情的结合点,准确地为剧情提供背景音课后提交配音设计稿一份剧务:根据剧情设计道具,简单布置表演环境,可适当提供相应音乐、幻灯背景等内容课后提交设计说明一份总导演:把握课堂进程,有机联接各情节,使表演过程脉络贯通,并在最后总评各剧组表现,评点提交的工作报告④教学资源:多媒体平台3、 活动过程简介:①由欧阳修的诗句引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突出生活当中夫妻的情感主题,引出夫妻诀别的故事②第一组表演:“追求—恋爱—相约”(“氓之蚩蚩”至“秋以为期”)角色:妇、氓、岳父主要情节:表现氓对妇的追求,但由于门不当户不对遭到岳父拒绝,两人在告别时相约婚姻③第二组表演:“期盼、迎亲、结亲”乘彼垝垣”至“以我贿迁”)角色:氓、妇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妇从心急如焚到欣喜若狂的变化,并最终迎娶过门表现两人对美好婚姻的热切期盼和梦想成真,与后文的决裂形成反差④第三组表演:“伤景、哀怨、感叹”(“桑之未落”至“二三其德”)角色:氓、妇、第三者主要情节:表现婚后感情变化。
开始时氓虽然工作劳累,但对妇却是温柔体贴;慢慢地氓开始变得粗暴、不耐烦,而妇在繁重的家务活中人老珠黄氓有了外遇,于是把一纸休书给了妇,妇只好乘一艘小船回了娘家⑤第四组表演:“回忆、感伤、决裂”(“三岁为妇”至“亦已焉哉”)角色:氓、妇、妇的兄长主要情节:以女子对婚姻中甜美和苦涩的回忆,采用蒙太奇手法,撷取几个镜头作为女子的梦境来表现,最后女子坚毅地选择分手镜头一为两人花前月下的情景,镜头二为氓粗暴待妇的情景,镜头三为妇的兄长讥笑的情景,镜头四为妇毅然决定的表情这场戏是全剧的压轴,在回顾婚姻过程的时候,带出最终的结局,确立丰满的人物性格⑥导演点评:(节选)第一组:“我认为唯一能表现好第一段的手法就是表情三个角色都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点岳父的‘抢女儿’更表现了这段婚姻的压力,但来之不易的爱情却以悲剧结束,无疑是极大讽刺本场对后文情节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第二组:“道具种类多,准备充分,大红颜色的设置突出了喜庆,渲染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使后面的情节得到衬托第三组:“因为本场表演须从‘恩爱’转入‘至于暴’,难度最高,但男女主角表现很出色,配合很好地上的枯叶恰到好处地辅助表现了主题可以再设置一些小情节,比如妇给赶出家门后,从树上飘下一片落叶,借以表现悲凉主题。
第四组:“我们采用反串角色,有新意但由于演员对反串角色把握还不是很好,所以衔接上还有些问题相信在下一次表演中我们会演得更好!”第一课时 师:上课之前有个同学问我,课本把《氓》放在第一课,到底想让我们学习哪些知识呢?难道就是让我们知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次悲惨的爱情悲剧么?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难住了哪个同学能替我给这个同学做个解答呢? (沉默片刻,一生怯怯地) 生1:应该是积累一些古代的词语,还有文学常识;再就是得学会自己读古诗 生2:通过读诗,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生3:每年高考都要考古诗鉴赏,没办法,必须得学 (生笑) 师:你们说得各有各的道理为了考试得分,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为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是“发展”的需要对于你们来说,“文学素养”恐怕或多或少地与你们这一生相伴,也是做到“诗意的栖居”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进行文学鉴赏包括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是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与文学常识的积累的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他喜欢提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问题,做到善于提问,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而且,他好像已经读过课文了,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
请大家拿起笔,小声读这首诗,读不准的字看注解,查字典,在这个字的上面注音 (生读约3分钟) 师:请大家齐读这首诗,读准节拍和字音 (生齐读) 师:节奏比较准确,这是一首四言诗,节拍基本是“二/二”式的,同学们很聪明,没用我提示就找到节拍了而且大家都注意到了“于”“说”等通假字的读音有几个字音要注意:是“zǎi笑zǎi言”还是“zài笑zài言”? 生4:zài笑zài言,跟“载歌载舞”一样 师:对课时刚才有一部分都成了zǎi多音字是根据用法和意义确定读音的,平时要养成习惯,多查字典人们的一些习惯读音有些是不太准确的渐车帏裳”的“裳”在文言中一般读作cháng在《秦风·无衣》中我们还要学到 生5:老师,“渐”书上说读一声,是不是注错了? 师:没错,这也是个多音字,“渐”在用作动词的时候读一声学名叫阴平声,有个词今天还在用“渐染”课下查查字典是什么意思好,下面大家再齐读全诗,应该比上次读得要好 (生读) 师:不错!请大家拿起笔,自读这首诗,完成这个几个任务:理解诗句,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达读的时候先不要看注解,更不要看课外书,能自己读懂诗句是最好不过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注解,但不要把注解当作僵化的东西。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个标记10分钟够了吧 (生读) 师:哪个同学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沉默) 师:要勇敢些,说不准没关系,不说你怎么会发现自己有那些优势或不足呢? 生1: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商量结婚的事,女子先是没有答应,后来看见男子发怒了才答应结婚后男子很快就变心了,甚至虐待她,所以女子心里充满了怨恨 师:结果呢? 生1:好像是这个女子跑回了娘家,(看书)“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她的兄弟还讥笑她 师:基本轮廓勾勒出来了哪个同学能再具体些? 生6:这个女子挺不幸的,她很勤劳,日夜劳作,可是却受到虐待 生7:她挺恨那个男的,骂他三心二意有生笑)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7:“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生8:我觉得这个女的太傻了,不应该那么痛快地就嫁给“氓”起码儿得考验他几年,生米做成熟饭了,后悔也晚了 (生笑) 师:你已经进入到诗歌深层内容的分析了结合这些同学的回答,请大家用三四句话概括该诗的内容你(生2)来! 生2:一个貌似忠厚的男子向一个年青漂亮的女子求婚,女子答应了结婚之后,尽管女子日夜操劳,但男子感情不专一,并对女子施加暴力,最后女子回到了娘家 师:很好根据上面的概括,这首诗如果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 生:(齐答)三层。
师:具体说说你(生9)来 生9:婚前,婚后,回家 师:很简洁婚前一般叫(生答:恋爱),哈,恋爱,哪几节是恋爱? 生9:前两节 师:回家呢? 生9:最后一节 师:好,大家同意他的分法吗?(生答:同意) 生10:老师,我觉得这首诗应该是一首自叙诗,是女子的自述 师:对,你很细心这是一首以第一人称写成的诗,所以刚才有同学看出女子有“恨“也可以看成是女子的控诉吧 生11:我有很多地方还不太理解 师:很多!你说的是诗句不理解还是内容上不理解? 生11:都有,内容上不理解的要多些 师:这要怪我了,我给大家的时间太少了 生11:您能不能给我们讲得细一些,我们以前的老师可都是一句一句地讲啊 师:你希望我也这么做,是吗? 生11:那我们学起来多轻松啊! 师:是啊,你轻松,我也轻松可是书是要你们自己读的,那么多的注解,注解的文字是原文的好几倍,要充分利用老师总不能到考场上给你讲吧 (生笑) 师:下面的时间就是该你们自己读诗歌的整体内容我们清楚了,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对这首诗做深入研究有两个要求:①这首诗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②还有哪些经过思考后也不明白的地方,包括诗句、内容、手法等方面 (生读约12分钟) 师: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我谈谈,写在纸上也行。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很高兴,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给我递了纸条我念一下:“今天晚上在肯得基门口见,我请你吃快餐生大笑)是请我的吗?不过现在我们要享用的是精神快餐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做一次先锋? 生6:我喜欢前两节的女子,她很清纯、很热情、很痴情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6:这个男子给女子的印象很不错,很忠厚,可以托付终身,所以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私自答应了男子的求婚甚至在男子走后,女子十分思念,经常登上高高的城墙眺望男子家,看见了就特别高兴;看不见就哭她已经坠入情网了 师:《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生:如三秋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写绝了热恋中男女的心理刚才有个同学问我,女子为什么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生12:明白了,依依不舍 师:所以才有“十八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相恋中的男女有时道过几十遍“再见”还不忍离开生笑)这两节是叙述、描写,这种方法就是“赋”的手法板书) 生13:可是,从诗的后面看,男子并不忠厚 师:所以这个女子才发生了这样的慨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生笑)当初她被男子的忠厚罩住了双眼,就像上节课那个同学所说,没有发现氓的真实面目 生14:老师,您的解释不对吧,书上说“无与士耽”是不要同男子迷恋爱情的意思 师:你说说为什么“不要同男子迷恋爱” 生14:不清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也不清楚 师:哪个同学可以为他解惑? 生6:是不是说女子容易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师:轻信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女子婚后生活的不幸就是证明,结婚仅三年就被赶了回去这是女子从自身遭遇中得出的教训,也是给其他姐妹的告诫吧生笑) 生14:怎么“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是不是说男人都容易变心? 师:这可以理解为女子因怨恨产生的愤激之词下课时有同学问我,这一节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