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新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思考.doc
7页新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思考对于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人曾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学生的整个学习与发展过程就像一辆正在行驶的马车,中间驾辕的那匹小马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则是两边拉梢儿的老马 虽然马车前进的速度和路程最终取决于驾辕的小马驹儿,但两匹老马之间的互相配合也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既要重视平时与家长的、 网络沟通或家访, 要重视在家长会上与家长的交流在这里,我谈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学习刚入职的新教师, 由实习期到成长期的过程中, 基本掌握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常规,心理上获得了教育爱和归属感,产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这时候,他们也会承担更多的班级事务管理,其中的家长工作就是必须面对的挑战一、在平时与家长沟通时应该避免的几个问题1. 诚惶诚恐因为是新教师, 担心家长不认可自己的工作, 面对家长时诚惶诚恐、 小心翼翼,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做什么事生怕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惟恐哪些地方没做好得罪家长于是,在与家长沟通时,显示出了过度的谦虚或顺从,对家长的各种要求都想办法满足, 殊不知,越是这样越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如此谨小慎微则无异于戴着脚镣跳舞, 吃力不讨好, 教学成绩自然也不会理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和家长加强沟通,将你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管理方法、教学计划等明白地告诉家长, 做到让他们心中有数, 以便在工作中达成默契 这样即便你的有些具体做法家长暂时不理解,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误会二是苦练内功,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 只有你业务能力强了, 教学水平高了, 才能真正让家长放心, 从而彻底消除面对家长时的惶恐与不自信1. 颐指气使也正是因为新教师,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教育理论知识,可以解决所有教育教学问题急切的想在学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 于是,在学生前常常以恩人自居,故总爱摆出一副令人生厌的冷面孔,对家长也是吆五喝六、盛气凌人对于这样的老师,家长常常是敬而远之,惟恐避之不及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家长作风严重,常以强权代替民主,以命令代替沟通,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和平等, 进而会将这种关系延伸到家长身上其实,这是自负的表现自负往往来自浅薄和无知,知识越多,越是容易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因而越是谦虚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务之急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用先进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3. 热情似火因为是新教师,急于想得到家长的支持,因此,对待家长过分热情,有事没事儿今天一个明天一次家访,后天又请家长到校了解情况,看似关心学生,注重家校联系, 其实每次都是老生常谈, 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要么无原则地对学生大加赞扬, 要么小题大做, 揪住学生的一点点错误不放, 这种老师往往不能为学生解决实质性问题,纯粹是给家长增加负担,惹人讨厌。
这其实又是“自卑”与“浮躁”的表现,面对学校工作,内心时常充满危机感,面对来自家长、学生和同事的各种压力感到手足无措,只好用“轰轰烈烈”的表面工作来粉饰太平,进行自我安慰面对事情,只重效果,不愿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乍一看似乎兢兢业业干劲十足, 其实多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属于这种类型的老师, 要特别培养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磨练个性同时也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继而根据自身特点,寻找个人成功的突破口,或从课堂教学、或从班级管理、或从作文教学、或从数学作业设计等方面,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静下心来刻苦钻研,成功到来之日就是自卑感烟消云散之时以上,是新教师在实际与家长沟通时存在的几个问题,应该尽量避免二、在平时与家长沟通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 面对家长要礼让不避让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 也是学校建立亲师关系、 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础作为新教师,面对家长的冷淡、质疑,甚至是挑剔和无理取闹,一定要以礼相待进退有度,避开锋芒放低姿态但是在教育的问题上要不妥协不让步,用爱心和责任对待孩子,用悦纳和共情对待家长,就会赢得应有的尊重2. 给印象加分,用真情感化新老师在学期初, 可以利用家访、 网络沟通等让家长了解自己的班级工作的做法,有针对性地找家长沟通交流, 定期反馈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适时地提供一些贴心服务,逐渐引起家长的好感,使其愿意建立亲师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班级意识, 以班级利益和孩子成长为重, 不可以不原则新教师做家长工作时首先要公平对待每个人, 公正处理每件事, 其次要做到照顾大多数、兼顾两头,要认真对待主动来访的家长,同时,积极关心、主动争取“躲在后面的家长” 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和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付出了一对一、百分百的努力,自然就会心存感激,回报一份尊重3. 处理问题要通情而达理有效的沟通基于彼此的信任良好家长关系建立有赖于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新教师要赢得家长信任必须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积功累德, 让自己很可爱、 好接近、可依赖4. 回应质疑要能言不善辩新教师要明确, 和家长沟通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建立亲师关系,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 作为新教师, 要树立专业形象, 不能简单地向家长灌输专业知识, 更不能把家长当成业外人士认为不可理喻, 而是应该把一些理念和具体的教育要求进行转化, 用同理心悦纳家长的意见和质疑, 尽量避免直言相谏、明辨是非,虚心地倾听、读懂家长的情绪以及真实的需要,把问题具体化,再逐个给予积极的回应,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澄清事实,找到问题根源和解决方法,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能言,就是有机会发言,要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也是会说话,能听到家长的真心意, 建立起友好的对话关系; 还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恰如其分地让家长理解和领会,在愉悦状态下获得沟通的效果,达成沟通的目的不善辨,就是为了能言, 要重点关注家长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做到嘴巴上吃亏、行动上领先,不仅能解决现实问题,还能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亲师关系总之,新教师要尽快培育自身的人格魅力, 提升专业素养,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爱心和责任对待教育工作,真心实意地为家长服务三、家长会上,教师应该讲点什么1. 少讲考试成绩,多讲孩子全面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家长会基本上演绎成了考试成绩的宣布和分析会, 许多家长不愿意参加家长会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正是基于这一个原因, 并且每一次的家长会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模式, 好像家长就是一个只谈成绩不能说其它事情的会议 可以说,开家长会的前后及家长会上, 老师和家长的表情是一样的, 均显得异常严肃和凝重,没有几个家长是高高兴兴去开家长会的, 更没有几位老师将家长会开成一个轻松和谐的会议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来自于家长会上老师只是单纯地说考试成绩。
现在的家长的素质正在逐步提升, 他们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 已不止是仅仅关注考试成绩, 更注重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 尤其是孩子性格的塑造及完善因为一个孩子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往往不是成绩的优劣,而是能否形成适应社会并能与时俱进的性格 所以,在家长会上, 有相当多的家长更喜欢老师讲一些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理论及实践2. 少讲个人不良行为,多讲班级建设理念一个优秀的集体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家长会上,当班主任讲到班级建设问题的时候, 家长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很高昂 一位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对集体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生活于其中的孩子必是受益匪浅现在家长们都知道, 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会的许多人与人的交往道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同学之间以诚相待,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等等,这些优秀品质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孩子走向社会以后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同事及交往的人群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生活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他会自觉不自觉地受着环境的影响 再比如,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它会教育一个孩子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集体, 它会影响一个孩子在走向社会后懂得与团队共同作战的道理。
3. 少讲一些,多讲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每一位家长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只有一次机会,他们不像当老师的, 这一届学生没有教育好, 可以积累经验在下一届学生的身上继续去探究 从这一点上来说,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其实是相当渴望的,但家长往往由于工作的繁忙, 很少有人会静下以来去仔细研究家庭教育的理念那么,在家长会上, 做老师的不失时机地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做一个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年轻教师, 不妨通过一些家庭教育书籍的学习作为一个途径来向家长们做一个诱导,比如,可以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家长》 ,孙云晓老师的《父母“上岗执照”》,鱼朝霞的《家长必修的 21 堂教育课》,关承华的《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布朗(美)《一个父亲的智慧》等等当然,也可以把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向家长们做一个推荐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让家长懂得一个孩子的成材绝不能仅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的有利教育4. 少讲一些共性问题,多一些分层指导家长会上相当多的老师喜欢将学生的成绩笼统地做一个分析和说明,或者只说“优生”和“差生”两种情况这就使得相当多的家长听得模棱两可,不知自己的孩子具体应该归到怎样的一类里来。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家长们在家长会上希望任课老师在分析成绩的时候最好能分层具体就学生的情况做一指导,这一分层我个人认为分得越细越好 若能在分层中就学生在试卷中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能力的不足给家长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和交流, 会让家长在针对孩子学习的时候发言显得有理有据 我还在设想, 如果在家长会上就这一点, 将分层的成绩制作成幻灯片, 将分层中的学生的不足之处具体地罗列出来的话, 效果会更好5. 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与肯定每次开完家长会回到家里, 学生都会问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他了没有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 还是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能够表扬一下自己 在家长会上, 老师们还是应该多一些表扬,尤其是那些积极努力多少有进步的学生一定要给予肯定,老师的肯定会成为家长和孩子不可估量的向上的动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老师对孩子的进步给予了肯定, 家长在回家以后肯定会把老师的肯定或表扬有意识地放大,因为孩子给自己长脸了6. 多一些个别交流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是不同的, 这就影响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是不相同的有些学生即使再优秀的老师去教育他,他也未必能教出优秀的成绩来从这一点上来说, 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对班级中由于身体的缺陷或特殊性格的学生, 不能像对待普通的学生那么去对待他们 来一个换位思考,如果做老师的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家长的话, 愿意经常在家长会上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声吗?虽然家长们之间互相不认识, 但作为成人,尤其在孩子学习的环境中, 从内心深处来讲是不希望老师不断地去点名批评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有些孩子的父母的确付出了比一般父母成倍的努力, 但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