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论文-影响偏远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普及的原因与应对办法通用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2858594
  • 上传时间:2023-04-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论文 - 影响偏远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普及的原因与应对办法通用版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是适应现代人际交往对语言统一性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受地方方言、家庭生活习惯、教师重视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破解问题,需要找准对策本文从激发学普兴趣、 夯实拼音基础、 注重交往练普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存在的问题边远农村普及小学生普通话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方方言影响地方方言是不同地域的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交往中形成的口头交际语言,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固化性一经形成,难以改变安徽蒙城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和中原方言的交汇区其方言的语音特征:一是有些声母的读音分不清如, n 与 l 声母不分很多人将脑与老,年与连,怒与路,女与吕的读音分不清晰或将全浊声母读成清音声母例如:对袍与暴,桃与稻,葵与柜,求与旧,才与在的读音模糊二是在亲属称谓上有特殊的叫法如,孙子喊祖父称“俺姥” , 孙子喊祖母称“俺” ; 儿子喊父亲称“俺大” , 儿子喊母亲称“俺娘” ; 外孙子喊外祖父称“外姥爷” , 外孙子喊外祖母称“俺” , 外孙喊舅母称“妗子” . 三是在人体、疾病方面有特殊的方言词: 如,把额头叫做 “额脑头子” , 把脖子叫做 “脖梗子”或“脖脑梗子” , 把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如,把“生病”说成“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把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 . 四是对有些动植物有特殊叫法:如把麻雀称为“小小儿” , 蜘蛛叫“罗罗蛛” , 蚯蚓叫“蛐蟮” , 玉米叫“玉秫秫”等。

      五是把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个、明个、后个、夜个、前个”等在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交流中常常听到:“飞飞早就杠家了” , 意思是“飞飞早就回家了” ; “俺姥来了” , 意思“我爷爷来了” ; “俺和俺妗子来俺家了” , 意思是说“我外祖母和我舅母来我家了”等等这些地方方言的发音给边远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很多困难二)家庭生活习惯干扰边远农村受地域、方言的影响,人们交际时一般不说普通话, 这是普遍现象广大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农村人, 不说也不会说普通话, 更没有意识要说普通话从孩子呱呱落地, 就接受他们潜移默化的方言影响 现在边远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去了,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在家看护 爷孙组成的特殊的家庭生活习惯,形成了阻碍小学生学说普通话的新环境有些低年级的学生在和老师的交往中,经常发现普通话与方言夹杂使用的现象; 有的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 开始还能用普通话, 可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 变调了,回到了用习惯的方言表达自己意思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用普通话不知该怎么说了, 方言接着就脱口而出了 从蒙城县目前情况来看,边远贫困农村条件限制, 大部分乡镇都没有专门设幼儿园,就更不谈贫困农村地方了, 且小学生家长由于思想意识落后, 无法给予他们该有的家庭启蒙教育, 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课堂都是一口方言。

      许疃小学处于边远地区,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 孩子们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长期的家庭生活导致他们的口语表达中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 甚至在读书时都采用地区方言, 写作中夹带口语化现象也特别严重 由于条件的制约,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着不善交流、不敢开口交流等缺点, 教师就是苦口婆心的教授他们, 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教学“着( zhao)火”一词,学生学会了可是回到家里受家庭生活习惯影响,又读“着( zhuo)火” , 导致学了普通话也难以致用,这给教师教学普通话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三)教师因素重视不够仔细观察边远农村小学校园, 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 一二年级小学生还能操着一口水平极高的普通话, 按常理学生的普通话肯定会越说越好, 可逐渐你会发现,高年级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是越来越高, 而是越来越差, 是什么让孩子的语言发生了退化, 难道是我们小学教师的素质低?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教师课上课下言行不一致造成的 走进边远农村小学课堂, 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年纪较大的教师, 基本上都用普通话教学, 尽管他们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标准但课后呢?你会发现 99%以上的教师全都用方言和学生交流对话。

      学生整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结果可想而知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是一个中国人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他人交流、 交际的必备技能 在广大的农村, 因为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语言环境不良,学习时间不够或其他外部原因的影响, 制约了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边远农村普及小学生普通话对策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边远农村完成推普任务, 推普教师的共同识是“难”. 知难而教是教师的本职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学校地区方言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学普兴趣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在普通话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规范教学语言教师力求做到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流畅连贯此外,教学语言还应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普说普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喜听乐听规范的教学用语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并将对学生产生长期持久的影响 其次,让学生明确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对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今后的工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历史上因“能说会道” 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

      而因普通话水平不高还曾闹过笑话: 一位游人到杭州旅游,他问当地的一个人, “从此地到西湖有多远?”由于方言的影响被听成“从此地娶媳妇要多少钱?”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知普通话的重要性但下面一个例子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有一个护士由于语言基础差与病人无法沟通,造成了医疗事故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借此来激发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最后,给学生以自信通过自身和其他一些人的经历,让学生相信,普通话是可以练好的学生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找回了自信这样学起来就更有劲头了二)夯实拼音基础拼音是说普基础 为了加强学生说普训练, 教师应把说普训练贯穿在每一节课中,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主阵地, 指导学生练习和运用普通话首先,学好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工具 在拼音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不易接受学生对拼音字母发音不准, 笔者产生按照字母发音标准进行教学, 如教发音口形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拼音兴趣我还编了一些顺口溜, 拼音教学中不仅抓好拼音字母发音准确,而且注意汉语拼音拼读准确在此方面要教给学生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三拼的不同用法, 学生掌握了拼音的基本要领,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练习拼读, 并要求学生课上注意练、 课下时时练。

      在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始终确保语音的标准化,还时常借助语音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拼音, 为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处在淮北地区,某些地方有平翘舌不分与 f 、 h 不分的现象,一定要从低年级抓起,从根本抓起,这将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汉语拼音基础夯实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与更正其次,抓好阅读学普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用在阅读教学中, 所以把阅读教学作为普通话训练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认识水平总是不一致的, 一旦放松了要求,就会使自己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在这方面,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原则,不管是朗读、背诵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不是一下子就能学好的,总是及时对学生说话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 哪怕一个字也不放过 在阅读教学中, 注重指导学生克服方言 方言是学习普通话的一块绊脚石, 指导学生克服了方言, 也就算是学习普通话的一大突破 总结出淮北方言改普通话一个规律,即“一改二、二改三、三改一、四不变” , 也遵循这一规律进行教学,因为它基本上概括了淮北方言的特点同时又牢记“一般规律”并非万能,还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鼓励学生找出本地习惯性错误的读音并订正读音, 如:许疃(tu ǎn)习惯读作许疃( t ǎn),芮(ru ì)集习惯错读成(nèi)集等。

      人们常说“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 . 动员学生去搜集类似的方言,然后回到班里进行交流指正,效果非常好三)注重交往练普学普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课下实际训练的效果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 这就要求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抓成效, 而且要在整个校园至整个社会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和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注重交往练普, 一是在口语交际课练普 上好口语交际课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 学好普通话不是最终目的 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同学不愿意当众发言,或者想说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应当有计划、 按步骤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 要有耐心和恒心、 不要急于求成, 不能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能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兴趣口语课要求学生做到: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听别人说话, 能发现并改正其中错误的发音 二是为学生练普创设条件和机会倡导并开展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能力的活动。

      如小型演讲比赛、朗诵会、故事会等等, 在老师具体指导下把课堂训练与校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说普通话时,告诉学生,普通话与家庭、学校、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又互相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普通话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遍及了祖国的各个角落例如:电视、广播里的主持人,他们的声音是那么优美,语言是那么纯正,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是练出来 只要学生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老师、榜样,跟着他们学肯定会日有所进 边远农村推普实在易, 下决心去做也并不难,坚持推普,边远农村说普的前景是美好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