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洋葱汁对西餐牛扒嫩化工艺效果研究.pdf
4页2 0 1 3 年第 7期 总第 3 8卷 中国调味昌 CHI NA C0NDU 讧E NT 调味与烹饪 鲜洋葱汁对西餐牛扒嫩化工艺效果研究 丁辉 , 魏跃胜 (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武汉4 3 0 0 5 6 ) 摘要: 以鲜洋葱汁和普通牛肉为原料 , 研究洋葱汁中蛋 白酶对牛 肉的嫩化和感官作用, 通过与传统的牛扒 嫩化工艺相比较 , 得到洋葱汁嫩化的工艺: 洋葱汁浓度 2 1 , 温度 4℃, 腌制时间 2 4 h后 , 牛 肉剪切力可降 低 3 0 %洋葱汁、 木瓜蛋 白酶、 啤酒嫩化产品与对照组风味、 色泽、 剪切力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鲜洋葱汁对 普通牛肉有嫩化作用, 嫩化作 用随洋葱汁浓度增加效果显著浓度在 2 1 9 , 6 时, 嫩化效果与进 口品牌牛肉相 当, 剪切力测定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P O . 0 5 ) , 达不到嫩化效 果 当 添 加 量 增 加 时 , 剪 切 力 下 降 较 快 , 添 加 量 为 B%, C 时 , 剪切力分别下降 5 7 , 6 O 左右, 与进 口 牛肉( 标准组) 间存在着差异 ( P 0 . 0 5 ) ; 添加洋葱汁 2 O , 其 剪切力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PO . 0 5 ) 见表 2 。
寰 2 不 同嫩化 处理 牛肉剪切力测定结果( X士D) 3 . 2 牛肉感官评价结果 牛肉经熟制后 , 感官评价结果 : 未经处理的牛肉对 照组得分值 4 4分最低, 进 口雪花牌牛肉得分 7 5 分 , 经 蛋白酶处理 2号样 品得分值最高 7 8分感官得分较 高的有蛋 白酶处理3号样品得分为 7 4分 , 啤酒处理 3 号样品 7 4 分 , 洋葱汁处理 2号、 3号样品得分为 7 2分 和 7 5分, 结果显示见图 2 术 瓜 蛋 白 爵 啤 酒 洋 惹 汁 对 照 组 进 口牛 冈 圈 2 不 同嫩化处理牛肉感官评 定结 果l 总分) 从感官评价的色、 香、 味、 口 感几个方面来分析, 木 瓜蛋白酶处理对牛 肉口感影响较大 , 啤酒对牛肉的色 泽 、 香气 、 滋味、 口感均有一定的影响 , 洋葱汁牛肉的色 泽 、 香气影响较大 , 具体结果见表 3 裹 3 不同嫩化处理 牛肉感官评价结果 ( X士D) g 4 实 验 组 1 # 2 # 3 # 1 木 瓜 蛋白 爵 2 啤 吾 3 洋 葱 汁 4 雪 花 脾 牛 肉 5 对 照 组 l 1 3 5 5 . 5 1 ~5 7 9 4 . 9 2 A 5 9 4 5 . 6 7 5 ~3 1 4 4 . 5 2 A 4 8 9 4 . 9 1 3 ~2 1 8 7 . 8 8 A l 1 3 5 7 . 2 5 ~5 7 2 9 . 6 2 A 8 9 2 8 . 5 6 4 ~ 3 6 2 6 . 6 7 B 7 4 8 8 . 5 2 9 ~ 1 2 3 5 . 2 6 D 1 0 9 5 7 . 5 9 ~ 3 4 0 8 . 1 2 A 1 0 4 3 0 . 7 6 ~4 0 4 5 . 2 4 C 9 7 0 3 . 0 5 1 ~ 5 7 2 7 . 8 5 B 9 5 3 9 . 2 O ~ 2 O 4 4 . 1 5 B 9 5 3 9 . 2 0 ~ 2 0 4 4 . 1 5 B 9 5 3 9 . 2 0 ~2 0 4 4 . 1 5 B 1 3 9 5 3 . 7 3 ~1 0 3 7 . 5 1 A l 3 9 5 3 . 7 3 ~ 1 0 3 7 . 5 I C 1 3 9 5 3 . 7 3 ~ 1 0 3 7 . 5 1 C 注 t 字母相同 , 两者 问无差 异( P >O . , O 5 ) } 字 母不相同 。
两者 间无差异 ( P <0 . 0 5 ) 结论 鲜洋葱汁对普通牛 肉嫩化有作用, 嫩化作用随洋葱 汁浓度增加效果显著浓度在2 1 时, 其嫩化效果与进 口品牌牛肉相当; 剪切力测定为 9 7 0 3 g , 两者没有显著性 差异; 经洋葱汁腌制的牛肉在感官评价上得分较高, 能够 达到或优于传统蛋 白酶和啤酒处理的效果, 特别是对牛 肉的色泽和香味有较大的影响, 增加了牛肉的香气 使用新鲜洋葱榨汁, 对牛肉进行腌制, 利用生物酶 一】 1 9一 ∞ ∞ ∞ ∞ ∞ m O 掣求$ 扭僚 2 0 1 3年第 7 期 总第 3 8卷 中国调味品 C HI NA coNDI MENT 调 味与烹饪 对蛋 白进行分解 , 同时保留了洋葱的香气物质 从实 验结果看 , 在改善牛肉的嫩度有一定的作用 , 对牛肉的 色、 香气有较好的作用牛 肉经过 2 1 的鲜洋葱汁腌 制后其剪切力 、 感官评价得分达到进 口牛肉水平 参考文献: E 1 ] 卢一 , 肖岚 , 何江红 , 等. 黑胡椒牛排品质与嫩化效果 的研究 E J ] . 食品科技, 2 0 1 1 ( 5 ) l 1 4 0 - 1 4 3 . [ 2 ] 牛文娟 。
王芳兵 , 谢聪 等. 不同煎制条件对牛排 中心温度 的 影响[ J ] . 食品工业科技, 2 0 1 0 ( 2 ) : 1 5 2 — 1 5 4 . [ 3 ] 大菜 G e t t y , 牛排的秘密[ J ] . 读者欣赏 2 0 1 2 ( 7 ) : 9 0 - 9 3 . [ 4 3 洪镭, 李文峰. 牛肉嫩化的研究现状[ J ] . 肉类研究 2 0 1 0 ( 4 ) : l o - 1 2 . 【 J : 接 第 1 0 0页 ) 2 . 3 样 品分 析结果 和加标 回收 实验 分别称取 8份样 品, 按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 各测定 值的平均值为样品测得值, 再计算其标准偏差另取 3份样品, 加入一定量的铅和镉标准溶液做加标回收 试验 , 测定结果见表 2 j — E 2 定结果与加标 回收试验 Ta b l e 2 An a l y t i c a l r e s u l t s a n d r e c o v e r y t e s t g 3 结论 用 微波 消解法 消 解样 品 , 可 有 效 的 防止 被测 定 组 分的挥发, 且使用试剂用量少, 带入干扰较少 ; 石墨炉 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具有灵 敏度 高、 较准确 的特点。
所以用微波消解一 石 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测定药材 中的铅 、 镉为很好 的选择该方法在选定 的测定条件 下铅 、 镉检出限分别为 8 9 . 8 p g和 4 . 4 4 p g , 回收率分 别为 1 1 0 . 9 %和 9 7 . 1 , RS D值 ( n=8 ) 为 5 . O 和 3 . 5 木姜子 中铅、 镉平均 含量 为 2 . 1 6 2 p g / g和 0 . 6 0 7 7 p g / g 从试验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快速、 简便 的特点 测定结果准确、 可靠 参考文献 : [ 1 3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M] .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 , 2 0 0 0 l 4 8 7 — 4 9 3 . [ 2 ] 冯 尚彩. 血清 中微量镉 的石 墨炉原 子吸 收法测 定研 究[ J ]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 0 0 4 , 2 4 ( 2 ) : 2 4 5 - 2 4 7 . [ 3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 3 1卷) [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8 2 : 2 6 9 — 3 7 9 . [ 4 3 李锡文. 樟科木姜子属群的起源与演化口] . 云南植物研究 , 1 9 9 5 ( 1 7 ) l 2 5 1 - 2 5 4 . [ 5 3 陶明, 孙国双, 刘洪, 等. 微波消解一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 定彝药毒清药 中微 量元 素 [ J ] . 光 谱 实验室 . 2 0 0 9 , 2 6 ( 4 ) t 1 05 8 - 10 61 . [ 6 ] 殷秋妙, 徐爱平。
赵沛华. G F A AS测定铅镉的基体改进技术 研究进展[ J ] . 广东农业科学 2 0 1 1 ( 8 ) : 1 3 8 - 1 4 1 . [ 7 ] 宗水珍 汪学英 臧红辉.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苦黄 沣射液及其 中药材中的铅和镉[ J ] . 理化检验一 化学分册, 2 0 0 6, 4 2 ( 1 1 )l 8 9 2 — 8 9 3 8 9 6 . f 上接第 1 1 2 页) 取头萃取到的较高分子量的物质的绝对量 要大些D V B / C AR / P 【 取头对正戊酸异戊酯、 异丁 酸己酯、 反- 2 , 4 a , 5 , 6 , 9 a - 六氢- 3 , 5 , 5 , 9 . 四甲基苯并环庚 烯、 ( +) 一 香橙烯、 茴香脑提取量均最大, 见表 2 , 证实了该 萃取头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物质的萃取嘲 表 2 干越野椒 中香味活跃成分 Ta b l e 2 Ar o ma a c t i v e i n g r e d i e n t s i n Yu e y e d ri e d p e p p e r 峰 号 化 合 I I I 留 时 同 ( n 】 in ) 墼 垒 堡 ! ! №c o 【 Ⅱ p 叫 n d R T ( ra m )P I ~ [ S P D M S / D V B D V B / C A R / P D M s C A P~ P D M S 3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 四种不同涂层萃取头所萃取的 物质种类和绝对量均有 明显差异, 各萃取头均有其优 ~1 2 O一 劣点 , 从吸附到的香气百分 比来看, P D MS / D VB萃取 头 占优势 , 而对萃 取到 的香 气数 量而 言 , P D MS和 DV B / C AR / P DMS萃 取 头 较 优。
综 合 比较 , 选 用 DV B / C AR / P D萃取头较好 如条件许可 , 建议用2种 或 2 种以上萃取头做预处理实验 参考文献 : [ 1 ] Ha v e mo s e M S ,J u s t e s e n P, B r e d i e W L P ,e t a 1 .Me a s — u r e me n t o f v o l a t i l e o x i d a t i o n p r o d u c ts f r o m mi l k u s i n g s o l — v e n ~a s s i s t e d fl a v o u r e v a p o r a t i o n a n d s o l i d p h a s e mi c roe x — t r a c t i o n ~ J ] .I n t .D a e r y J , 2 0 0 7 , 1 7 l 7 4 6 - 7 5 2 . E 2 ] Au ma t e UMR , C a s t d l a r i M, L 6 p e z TM, e t a 1 .C h a r a c t e r i s a t i o n o f v o l a t i l e c o m p o u n d s of f r u i t i t ri c e s a n d n e c t a r s b y HS / S 但 a n dG C / 脚] .F o o d , 2 0 0 4 , 8 7 : 6 2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