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实验中学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pdf
27页湖北省孝感市实验中学2020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 读下图,完成如果图示地区在我国东部,则该地区A可能位于江南丘陵,生态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B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生态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C可能位于江南丘陵,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土壤有机质比重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参考答案:A2.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6.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I B C D7.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 B C D参考答案:6.C7.D3.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 月的 7、8、9日,提前到每年 6 月的 7、8 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 12 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7 月份自然灾害频发”,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A沙尘暴 B台风 C水灾 D泥石流2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的地区主要是我国的()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答案:1-2 CD 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 B. C. D. 17. 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 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 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 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D. 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参考答案:16. D 17. C试题分析:16. 首先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经山谷,山谷处等高线从海拔地处凸向海拔高处,所以图中两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调水线路的选线首先考虑能否自流,图中和线都是自海拔低处调水到海拔高处(小镇),水不能自流,不合理和引水线水能自流,但线距离较远,工程造价比线要高,所以最合理的引水线路是线17. 小镇通过线引水,对乙河产生影响,导致乙河下游水量减少,河水的自净能力下降,故选 C5.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都位于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都位于暖温带雨热同期A B C D参考答案:B 6. 读下图,回答 35题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4、城市 Q的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5、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灌溉水源缺乏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参考答案:3-5 BAD 7. 图 9 为我国三个流域 “ 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 读图回答 30 32题30.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峰值均出现在 46 月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珠江流域的受灾比居中最小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A. B. C. D. 31.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A. B. C. D. 32.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大堤三峡工程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A. B. C. D. 参考答案:30.B 31.A 32.D 略8. 下图为 “ 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 ” 据此完成 2021 题20.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21.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参考答案:D C 9. 东亚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参考答案:D 10. 若某人从北京(40N,116E)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500 千米,则其最终位于A. 出发地 B. 出发地以西 C. 出发地以东 D. 出发地以北参考答案:C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北京向正东和正南前进500 千米后,所在地就位于40 N以南了,纬度较40 N 低,纬线圈更长,再向正西前进500 千米,就回不到116 E,而在116 E 以东;所有经线都一样长,向北前进500 千米,还可回到40 N,最终位于出发地以东, C 正确。
11. 2019 年 6 月 1 日,小王在微博中写到:“我们这里的小麦即将到收获的季节了大片的麦田看上去如同海洋一般,一望无际现在麦穗还带有青涩,再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金黄色,呈现出一片金色的麦海随着微微南风吹拂,麦浪翻滚,农民脸上也会流露出丰收的喜悦收获的麦田随即会被农民种上玉米,秋后即可收获,再种上小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小王所在地区最可能是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C. 洞庭湖平原 D . 松嫩平原21. 对该地区小麦种植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 春旱B. 沙尘天气C. 洪涝D. 寒潮天气参考答案:20. B 21. A【20 题详解】当地 6 月份是小麦收获的季节,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是水稻种植区,AC错误;华北平原是冬小麦种植区,6 月份收获, B 正确;松嫩平原是春小麦,7 月中下旬收获,D 错误故选 B21 题详解】华北平原小麦种植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春旱,原因是小麦春季返青,生长旺盛,需水量大,但此时雨季未到,因此春旱危害严重,A 正确; BCD错误故选 A12. 下图是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8.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A. 甲城市B. 乙城市C. 丙城市D. 丁城市39.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A. 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 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 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40. 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荒漠化B. 水土流失C. 酸雨D. 森林破坏参考答案:38. C 39. A 40. A【38 题详解】读图可知,根据降水量分析,甲、丁两地的降水少,是干旱区,不适宜人口居住,A、D错。
乙地位于山区,地形条件差,不适宜居住,B 错丙地降水较多,是半干旱区,地形平坦,临河,取水方便,适宜城市的形成发展,所以人口最多的应该是丙城市,C 对故选 C39 题详解】该国深居内陆,不临海,所以该国为内陆国,与河流无关,D 错不是因为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该国中、东部才为平原,因果关系不对,这里地形是高原,B 错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 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因果关系不对,C 错根据图示信息,形成该国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因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A对故选 A40 题详解】根据降水量分析,该国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荒漠化,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风沙灾害严重,因此该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13.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数字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A. B. C. D. 2. 图中地位于地的()A. 东南方B. 西北方C. 东北方D. 西南方3. 一架飞机走最短距离从地飞往地,其飞行方向应是()A. 一直向正西方飞行B. 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飞行C. 一直向正东方飞行D. 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4. 某人从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A. 6600 千米B. 3330 千米C. 5000 千米D. 4200 千米参考答案:1. D 2. A 3. D 4. B1. 西半球的范围为160E 向东到20W之间的区域,即西经度大于20,东经度大于160的区域;低纬度即纬度小于30的区域。
图示、地点的地理坐标依次为 : ( 30S 、 30E , ) ; ( 30S 、 90W ) ; ( 60S 、 60W ) ; ( 15S 、30W ),因此只有点符合题目要求故D正确2. 图中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的俯视图,因此地位于地以南、以东,故A 正确3. 地球上两地间的最短航线为过两地间过球心的大圆的劣弧1)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其最短距离为两地间经线或经线圈所在的劣弧2)若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经线圈上,则经过两地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北半球向北凸,南半球向南凸,首先确定两地的相对东西方向若两地同在北半球应该是先偏北再偏南,若同在南半球应该先向偏南再向偏北,若两地不在同一半球需要讨论图中两地同在南半球且地在地正西,因此地飞往地的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飞行故 D正确4. 从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地所在纬线应向南走30 个经度 1的经线长度约为110km ,因此从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3300 千米,故 B 正确14.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 /公顷)据此回答 13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 光照B. 气温C. 降水 D. 土壤2该地的优势农作物可能是() A. 春小麦 B. 冬小麦C. 玉米 D. 大豆3该地可能位于 () A. 河南省 B. 陕西省C. 四川省 D. 吉林省参考答案:B C D 第 1 题,从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光照条件较优势,在温度影响下,各生产潜力迅速下降,可知该地气温较低是最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第2 题,单位面积上玉米的生产潜力最大,最可能是该地的优势作物第3 题,玉米生产潜力最大的省份是吉林省15.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据此完成1113 题11. 有关潮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可再生资源B.可再生资源C.矿产能源D.目前世界最主要的能源12. 出现大潮的时间是()新月后上弦月后满月后下弦月后A.B.C.D.13. 用潮汐发电一天最多可发电()A.两次B.一次C.四次D.三次参考答案:BCC解析:第 11 题,潮汐属于可再生资源,目前尚未得到广泛的利用第12 题,当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即新月后和满月后出现大潮第13 题,海水涨潮和落潮时均能发电,海水一天涨落各两次,故可发电四次16. 读图 1,回答 23题2、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3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B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D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参考答案:2C 3A 17.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可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 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 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参考答案:A【详解】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A 项正确18. 读“ 世界某区域图 ” ,回答 2122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