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化加速边缘云生态共建.pptx
16页标准化加速边缘云生态共建,科学 公正 创新 服务,,电子标准院概况,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 简称“电子标准院”、“电子四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标 准化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机构 电子标准院以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为核心,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业管理和战略决策的专业支 撑,面向社会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电子标准院承担55 个IEC、ISO/IEC JTC1 的TC/SC 国内技术归口和17 个全国标 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与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外著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标准的应用推广、 产业推动和国际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业务架构,,,,,,,支 撑 服 务,,,试 验 检 测,标 准 科 研,产 业 研 究,认 证 评 估,培 训 服 务,,,,,,,,,,,,,01 云计算和开源现有标准化组织,,,,,,,,,,,团体标准,,,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中国开源云联盟,特定行业云计算工作组,特定行业云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国际标准,,,开源协议、开源标准及开源生态建设,中国开源云联盟,木兰开源社区,,,,,,,国家标准符合性测试评估服务,赛西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深圳赛西实验室、ITSS云服务能力评估行业级评估机构,,,前沿理论及技术研究,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02 结合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已发布31项国家标准,,,,容器、微服务、中间件、 DevOps 云原生存储、数据库、 应用支撑平台,,,软硬一体化 异构计算形态,03云计算加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性能 智能服务性能提 升 吞吐效率提升 网络转发能力提 升 软硬件结合紧密 性提升 部署形式多样性 提升,,兼容多种异构计 算形态(包括专 用硬件和加速器) 支持各类异构资 源的灵活调度,,,异构融合,,,,高效协作 统一的认证鉴权、 API,资源、应用服 务能力编排、发放 和配置 跨云自动连接、异 构数据的集成和适 配转换 云端协同, 算力下 沉, 解决实时响应 问题,,云资源调度智能 化 云运维智能化 云安全智能化 云网络智能化,,,智能泛在,,云提供一站式全栈 云服务的API/SDK、 CI/CD全生命周期敏 捷开发与集成部署 自动化流水线 支撑客户以最小代 价、最高效率基于 已有云服务能力开 发新服务, 持续不 断地迭代并丰富云 的服务生态体系,,,快速赋能,五大 特征,,,云原 生成 为技 术发 展趋 势,应用不 断丰富,,,、 SaaS,纵向延申,覆盖采购、 生产、协同办公、销售 财务 横向扩展,涉及工业、 金融、医疗、教育、电 商、餐饮,混合云,边缘云,,,,,全覆盖 开放灵活 降低时延 业务本地化 敏捷交付 能力下沉,混合云 统一管理 和边缘 统一应用 云成为 数据流动 重要部 资源协同 署形态,04新业务场景需求驱使算力向边缘侧下沉,,随着云计算、5G、AI领域的技术变革和应用创新,以工业、制造业、物联网等为代表的行业 应用场景演进,促使边缘云正成为一种关键应用和技术解决方案,是云服务能力的一种 延伸,通过物理服务 器+软件,把中心云 计算的能力往外延伸, 通过网络与终端相连, 实现其深度应用云服 务。
05 发布首份边缘云标准化白皮书,为引导促进边缘云等新型云计算技术发展应用,2018年12月,联合阿里云发布了国内首份边 缘云计算技术及标准化白皮书,首次提出边缘云概念、技术内涵、应用场景及标准化需求, 为边缘云在国内的概念普及、技术指导、应用引导等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六大特点: 低时延; 自组织; 可定义; 可调度; 高安全; 标准开放两大能力: 统一协同能力; 服务能力两大类场景: 全网覆盖类; 本地覆盖类边缘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06 首次提出边缘云标准体系框架,白皮书针对边缘云生态中技术、产品、服务、应用等关键环节,结合国内外边缘云技术发展 现状以及标准化需求,首次提出了边缘云计算标准化体系框架,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 管理及服务标准、安全标准、行业及应用标准07 制定发布了首个边缘云标准,为引导和促进边缘云技术在国内落地和应用,2019年12月,组织制定发布了COSCL 0004-2019信息技术 云 计算 边缘云计算通用技术要求,首次明确了边缘云标准术语定义、技术架构及通用要求 标准规范了边缘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技术/功能要求、关键接口、安全等方面内容,为国内边缘 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参考。
08 标准解读及简要介绍,标准定位及解决的问题:指导边缘云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评和部署; 标准重点内容: 给出了“边缘云”等关键术语定义、参考技术架构; 规定了边缘云计算系统的基础设施(节点、设备)、服务能力(IaaS、PaaS、SaaS)、统一管控(调度、 编排、管理、运维)、接口(云边、边边、边端)、安全等通用技术要求 凝聚产业智慧和共识:参编团队涵盖边缘云软件、硬件、运营商等20余家单位,组织超过200 余人次企业代表、技术专家讨论贡献09 标准解读及简要介绍,术语定义: 边缘云edge cloud computing 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模式,并能够支持与中心云计算协作,在靠近事物、数据源头的网 络边缘侧,提供可弹性扩展的云服务能力,具有低延时、大带宽、多连接等服务特点10 实施了国内首批边缘云标准符合性测试,通过边缘云标准化进一步推进国内产业化进程,2019年12月,在第九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 发布了国内首批边缘云标准符合性测试; 阿里云、腾讯云、中移苏研、新华三、烽火5家企业的边缘云平台产品通过了首批边缘云标准符合 性测试(基础级); 2020年以来,继续启动了第二批测试工作,中国联通等单位通过测试。
阿里云、腾讯云、中移苏研、新华三、烽火 边缘云标准符合性测试证书,11 启动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标准研制,为进一步促进完善国内边缘云产业和生态建设,2020年8月,组织启动了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 编制工作; 截至目前,参编团队涵盖边缘云产业相关服务商、运营商、设备商、集成商、科研院所、高校、第三方 测评机构等41家企事业单位、近百位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 标准定位:指导边缘云能力成熟度建设及产业化; 标准内容:给出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模型、能力域及成熟度等级边缘云能力成熟度模型(敬请期待),,示范 应用,12 下一步计划,继续完善边缘云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边缘云API接口类等重点标准; 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评,引导行业发展; 汇聚各界优势资源,拓展标准化示范应用,释放市场潜力与活力符合性测评,,制定标准,,边缘云,提升边缘云服务水平;,优化边缘云技术解决方案;,改进边缘云产品质量边缘云API接口;,边缘云应用评价感谢倾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