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第五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第五中学高一数学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全集,集合,则的非空真子集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参考答案:C2. 函数y=tan(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6 B.4 C.﹣4 D.﹣6参考答案:A【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专题】图表型.【分析】先利用正切函数求出A,B两点的坐标,进而求出 与 的坐标,再代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y=tan( x﹣)=0?x﹣=kπ?x=4k+2,由图得x=2;故A(2,0)由y=tan( x )=1?x﹣=k ?x=4k+3,由图得x=3,故B(3,1)所以 =(5,1),=(1,1).∴( ) =5×1+1×1=6.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正切函数求出A,B两点的坐标.3. 有20位同学,编号从1﹣20,现在从中抽取4人的作文卷进行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A.5,10,15,20 B.2,6,10,14 C.2,4,6,8 D.5,8,11,14参考答案:A4. 直线与直线,直线分别交于两点,中点为,则直线的斜率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5. 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16π B.20π C.24π D.32π参考答案:C【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先求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然后求其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再求其表面积.【解答】解: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底面积为4,正方形边长为2,正四棱柱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为2,∴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是24π,故选C.6. 已知,,那么( ).A. B. C. D. 参考答案:B 解析:7. 设,,,则( )A、 B、 C、 D、参考答案:C8. (5分)为了得到y=cos(2x+)函数的图象,只需将余弦函数曲线上所有的点() A. 先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再把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B. 先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再把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C. 先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再把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D. 先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再把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参考答案:B考点: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专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 由条件根据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结论.解答: 将余弦函数曲线上所有的点先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可得函数y=cos(x+)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可得y=cos(2x+)函数的图象,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9. 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值为( )(A) (B) (C)-2 (D)2参考答案:B10. 设集合A={0,1,2},B={1,2,3},则 A∩B=( )A.{0,1,2,3} B.{0,3} C.{1,2} D.?参考答案:C【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集合A和集合B的公共元素构成A∩B,由此利用集合A={0,1,2},B={1,2,3},能求出A∩B.【解答】解:∵集合A={0,1,2},B={1,2,3},∴A∩B={1,2}.故选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在三角形中,已知,,,则=________.参考答案:略12.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若, 且 成等差数列,则= ▲ .参考答案:13. 如图,在□ABCD中,AB=3,AD=4,∠ABC=60°,过BC的中点E作EF⊥AB,垂足为点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则△DEF的面积是 .参考答案:14. 我舰在敌岛A处南偏西50°的B处,且A,B距离为12海里,发现敌舰正离开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航行.若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则其速度大小为 海里/小时.参考答案:14【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分析】由题意推出∠BAC=120°,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C=28,然后推出我舰的速度.【解答】解:依题意,∠BAC=120°,AB=12,AC=10×2=20,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BAC=122+202﹣2×12×20×cos120°=784.解得BC=28.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14海里/小时.故我舰要用2小时追上敌舰速度大小为:14海里/小时.故答案为:14.15. 如右上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值x=_____.参考答案:12略16. 定义运算min。
已知函数,则g(x)的最大值为______参考答案:117. 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参考答案:4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求过点P(,且被圆C:截得的弦长等于8的直线方程参考答案:15(12分)解: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即时,―――――――――――――――――――1分由 解得,则弦长 符合题意―――――――――― 3分若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的方程:,即――――――――5分由题意可知弦心距为――――――――――――――――――――――――――7分所以 解得――――――――――――――――――――――10分直线方程:―――――――――――――――――――――――――――――11分综上所述:直线方程是 或――――――――――――――――――――12分 略19. 已知角,且,(Ⅰ)求的值;(Ⅱ)求的值. ks*5u参考答案:解: (1) …………2分 …………5分 (2) , , …………7分 …………9分略20. 某地区2018年人口总数为45万.实施“放开二胎”新政策后,专家估计人口总数将发生如下变化:从2019年开始到2028年每年人口比上年增加0.5万人,从2029年开始到2038年每年人口为上一年的99%.(Ⅰ)求实施新政策后第n年的人口总数an的表达式(注:2019年为第一年);(Ⅱ)若新政策实施后的2019年到2038年人口平均值超过49万,则需调整政策,否则继续实施,问到2038年后是否需要调整政策?(参考数据:)参考答案:(Ⅰ),(Ⅱ)到2038年不需要调整政策。
分析】(Ⅰ)由题意可知,从2019年开始到2028年每年人口数成等差数列增长,从2029年开始到2038年每年人口数组成一个等比数列,由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即可;(Ⅱ)求出从2019年到2038年的人口总数,求其平均值即可.【详解】(Ⅰ)当时数列是首项为45.5,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当时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即实施新政策后第n年的人口总数的表达式为(Ⅱ)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从2019年到2038年共20年,由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新政策实施后的2019年到2038年人口平均值故到2038年不需要调整政策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属中档题;等差、等比数列各有五个基本量,两组基本公式,而这两组公式可看作多元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可将等差、等比数列中的运算问题转化解关于基本量的方程(组),因此可以说数列中的绝大部分运算题可看作方程应用题,所以用方程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1. (8分)设计算法求的值.把程序框图补充完整,并写出用基本语句编写的程序.参考答案:(8分)解 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99项相加,可设计一个计数变量,一个累加变量,用循环结构实现这一算法.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略22. (满分12分)已知定义域为的奇函数当时,(1)求函数的解析式 ; (2)计算的值。
参考答案:(1)为上的奇函数………………………………………………1分设,则ks5u则得……………………………4分…………………………6分(2)由(1)知…………8分…………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