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docx
58页《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1 ﻫﻫ 教学目标:ﻫ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ﻫ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ﻫ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ﻫ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ﻫ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ﻫ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ﻫ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ﻫ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ﻫ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 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ﻫ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ﻫ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 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ﻫ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ﻫ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ﻫ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ﻫ 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ﻫ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ﻫ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ﻫ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ﻫ 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ﻫ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ﻫ 第二课时ﻫ 一、情景引入ﻫ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ﻫ 四、环境教育 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ﻫ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ﻫ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ﻫ 10 颐和园ﻫ 美丽的大公园ﻫ 长廊ﻫ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ﻫ , 《颐和园》教学设计2 ﻫﻫ 【教学目的】ﻫ 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ﻫ 2、初步朗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ﻫ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读生字并组词: 殿、廊、柱、栽、筑、阁、朱、堤、雕、狮、态ﻫ 2、注意部首: 殿、栽、朱 3、注意字形:ﻫ 殿、廊、栽、朱ﻫ 4、读词:ﻫ 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ﻫ 5、组词:ﻫ 郎( ) 堤( ) 栏( ) 昆( ) 廊( ) 提( ) 烂( ) 困( )ﻫ 二、初读课文ﻫ 1、在熟读词语的基础上,读课文,要求:ﻫ 正确、流利ﻫ 2、课文先后写了颐和园哪些景点? 3、小组合作读读课文。
ﻫ 三、作业ﻫ 1、写生字词ﻫ 2、查找关于颐和园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北京西北郊有一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占地约30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浏览一下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1、指名读课文,填空: 颐和园是一个( )的古代皇家园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ﻫ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ﻫ 二、分析ﻫ 1、请你当个小导游带我们去游览颐和园: ⑴ 默读课文:ﻫ 你最喜欢颐和园那个景点?读完有什么感受?ﻫ ⑵ 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能背下来就更好了ﻫ ⑶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读、说、演、画、贴) 2、请几位小导游分别向我们介绍: ⑴ 长廊: ①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700多米、273间,写出了长廊的长和长廊间数多的特点ﻫ ② “每一间的横楗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③ 观看录像,体会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④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ﻫ ⑵ 万寿山:ﻫ ① 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ﻫ a、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非常高ﻫ b、记住好词: 耸立、金碧辉煌的宫殿、闪闪发光 c、有感情读一读ﻫ ② 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ﻫ a、读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 c、再读一读 ③ 体会一种古色古香的美 ⑶ 昆明湖:ﻫ ① 昆明湖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宽阔在这里可以欣赏垂柳、堤岸、小岛、十七孔桥……ﻫ ②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ﻫ 又一次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③ 有条件的可以展示图片或者录像 三、小结 1、学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ﻫ 自豪,高兴,陶醉,喜悦……ﻫ 2、带着这种感受,把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ﻫ 3、指名有感情地读读(最好配有古筝伴奏)ﻫ 4、再次强调一下写作的顺序(尤其是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四、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观察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段话ﻫ 《颐和园》教学设计3 ﻫﻫ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并能正确读写 2、 正解、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长廊的美ﻫ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ﻫ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感受长廊的美ﻫ 教学难点: 想像词语描绘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ﻫ 教学过程:ﻫ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ﻫ 孩子们, 你们到过北京吗?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处迷人的北京风光出示图片) 宏伟的万寿山, 佛香阁在郁郁葱葱的松柏掩映下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著名的十七孔桥静静地卧在昆明湖上, 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 宏伟而又秀丽; 徜徉在颇具特色的苏州街, 会让你领略到江南水乡 独有的秀美; 风景如画的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 贯通南北; 漫步在这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沿途看山赏水, 那真是美不胜收。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ﻫ 在颐和园的那么多景点当中, 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大家齐读课题29.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在 1992 年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孩子们, 对颐和园的长廊, 你们特别想知道什么? 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疑问, 预习时你们发现了吗? 打开书勾画出作者的疑问, 作者的疑问是什么? ——一起读: 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 是啊, 颐和园的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么引人注目?ﻫ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相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一定能解开你们心中的疑问ﻫ 二、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标出段落的序号带有生字、 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 检测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ﻫ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 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 孩子们, 斗拱的斗是多音字, 在这个词里读斗, 三声请跟我读: 斗拱 斗拱) 引人入胜的胜是后鼻韵(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另外, 颐和园的颐, 注意它的笔顺师教一遍) 我请这边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前两排: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
另外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后三排: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 每个词两遍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ﻫ 3、开火车朗读课文, 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 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ﻫ 三、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探索作者的游览颐和园的左右顺序和颐和园主要主要景点的方位; 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自觉 2、师生交流 明确: 按“总-分-总” 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ﻫ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写作者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ﻫ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 分别介绍了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ﻫ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全文的总结, 和开头一段呼应, 表达了 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ﻫ 四、 熟读课文ﻫ 1、课件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 2、学生朗读课文ﻫ 五、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 积累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ﻫ 1、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重点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 2、 引导质疑: 是啊,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来赞美长廊——“长廊, 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齐读) 读了 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1)长廊的建筑艺术体现在哪里? (2)长廊的绘画艺术体现在哪里?ﻫ 3、 提示引路, 自主探究ﻫ (1)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的语句, 在旁边做出批注ﻫ (2)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巡回指导ﻫ 二、 解疑合探ﻫ 欣赏长廊的建筑美 过渡: 长廊的美, 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这就是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欣赏长廊的建筑美 1、 感受长廊的造型美绝 “全长728 米的长廊, 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 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蝙蝠 读了这一句, 你发现了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读后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ﻫ 2、 感受长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