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卡菌的培养与鉴定.ppt
26页奴卡菌的培养及鉴定1一、分类与命名分类:细菌域-放线菌纲-放线菌亚纲-放线菌目-棒杆菌亚目-诺卡菌科-诺卡菌属与医学有关的菌种:脓肿诺卡菌非洲诺卡菌星形诺卡菌巴西诺卡菌短链诺卡菌肉色诺卡菌皮疽诺卡菌新星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假巴西诺卡菌二、生物学特性(一)形态与染色1、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或不定,无芽孢和鞭毛菌体呈多向的分枝丝状,直径0.5-1.2μm培养早期可见丰富的菌丝体,常有次级分枝培养后期菌体裂解为球形或杆状巴西奴卡菌星形奴卡菌星形奴卡菌形态染色星形奴卡菌 24 h 星形奴卡菌 72 h 2、改良抗酸染色为弱阳性(1%硫酸水溶液),呈不均匀性,易被脱色呈阴性奴卡菌星形奴卡菌星形奴卡菌 形态染色3、痰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典型的分枝菌丝,菌丝呈90°分枝角有时不易着色或不均匀痰涂片 菌丝呈90 90 °°分枝痰涂片 菌丝团痰涂片 着色不均形态染色4、组织中细菌易聚集形成团块或微粒,在脓性分泌物中肉眼可见“硫磺颗粒”痰涂片 弱抗酸染色血培养涂片 革兰氏染色形态染色痰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形态染色二、生物学特性(二)培养特性严格需氧,可在普通琼脂上室温或35℃缓慢生长,初代分离常需孵育1周。
在不同培养基或培养时间菌落形态差异大,可出现光滑到颗粒状、不规则、皱褶或堆积的菌落都能形成气生菌丝,使菌落表面出现粉状或天鹅绒样气生菌丝体,菌落有泥土气味可产生不同的色素,如橙红、粉红、黄色、黄绿、紫色等星形奴卡菌巴西奴卡菌培养特性星形奴卡菌的菌落11d,橙黄色,血平板12d,粗糙黄色,血平板血平板11d 气生菌丝11d,MHA,黄色有棘突培养特性培养特性2 d,血平板革兰氏染色血平板11d 气生菌丝11d,MHA,黄色有棘突武国芬肺泡灌洗液和刷检物培养抗酸染色弱抗酸染色三、鉴定与鉴别(一)属间鉴定诺卡菌属于其他需氧放线菌属如链霉菌属、拟诺卡菌属、红球菌属、马杜拉放线菌属以及棒状杆菌等形态形似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的属间鉴定:1.与链霉菌属、放线菌属和拟诺卡菌属的鉴别四者镜下形态均为分枝丝状,但诺卡菌属改良抗酸染色弱阳性,后者阴性革兰氏染色菌丝与孢子链白色链霉菌拟诺卡菌 MHA,9d,气生菌丝属间鉴定属间鉴定2.与分枝杆菌属的鉴别分枝杆菌抗酸性强,盐酸酒精不易脱色而诺卡菌盐酸酒精易脱色脓液涂片,条索状,V字形排列痰涂片,V,Y,X字形排列痰涂片,细胞内吞噬属间鉴定属间鉴定3.与红球菌属的鉴别两者均可呈现弱抗酸性,但马红球菌不产生气生菌丝。
马红球菌 48h 粘液型马红球菌 SBA 粗糙型属间鉴定马红球菌 24h 弱抗酸马红球菌 5d 革兰氏染色属间鉴定4.与棒状杆菌的鉴别棒状杆菌不形成菌丝,菌体呈栅栏状排列属间鉴定三、鉴定与鉴别(二)属内鉴定乙酰胺水解、抗生素敏感试验、芳香基硫酸酯酶、利用糖产酸、利用碳水化合物、七叶苷水解、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温度耐受、脲酶试验等1.生化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将菌液用白金针刺入明胶培养基内,35℃温育7d.取出放4℃15min,反复摇动试管至45°,观察有无液化的明胶流动乙酰胺利用试验:将菌液接种于乙酰胺斜面,于35℃温育7d.斜面由淡黄橙色变为鲜明粉色为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将菌液接种于枸橼酸盐斜面,于35℃温育7d,如斜面呈蓝色为阳性与人体感染有关的诺卡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菌种菌种45℃℃生生长长葡葡萄萄糖糖阿阿拉拉伯伯糖糖侧侧金金盏盏花花醇醇肌肌醇醇鼠鼠李李糖糖半半乳乳糖糖枸橼枸橼酸盐酸盐利用利用山山梨梨醇醇利利用用尿尿素素酶酶硝酸硝酸盐还盐还原原水水解解酪酪蛋蛋白白水水解解七七叶叶苷苷水水解解腺腺嘌嘌呤呤脓肿诺卡菌-+-----+-++---星形诺卡菌-+---vv+-++-+-皮疽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V+v-+----++-++短链诺卡菌-----v------+-新星诺卡菌-+-------++---假巴西诺卡菌-+--+-++-+-+++南非诺卡菌v+-vv-v+v++-+-肉色诺卡菌---------+----少食诺卡菌+--------+----非洲诺卡菌++-------++---2.药敏试验:方法:将0.5麦氏单位的菌液接种于MH琼脂培养基,约10min后加药敏纸片:庆大霉素10μg,妥布霉素10μg,阿米卡星30μg,红霉素15μg,温育于35℃经72h。
判定耐药的标准为:庆大霉素抑菌环≤15mm,妥布霉素≤20mm,阿米卡星≤20mm,红霉素≤30mm,环丙沙星≥35mm属内鉴定属内鉴定庆大霉素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阿米卡星 红霉素红霉素SSSSRSSR.RRSRSSSRRRRR新星诺卡菌星形诺卡菌短链诺卡菌皮疽诺卡菌星形诺卡菌Ⅳ巴西诺卡菌假巴西诺卡菌星形诺卡菌Ⅰ /Ⅵ豚鼠耳炎诺卡菌Cit星形诺卡菌Ⅳ皮疽诺卡菌MH明显黄色菌落巴西诺卡菌假巴西诺卡菌星形诺卡菌Ⅰ /Ⅵ豚鼠耳炎诺卡菌+-+-环丙沙星≥35mIno++--假巴西诺卡菌巴西诺卡菌豚鼠耳炎诺卡菌星形诺卡菌Ⅰ /Ⅵ四、临床意义诺卡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为腐生寄生菌,与人类关系最大的是星形诺卡菌复合体(星形、鼻疽和新星,引起90%的非皮肤部位感染);巴西诺卡菌(热带的足分枝菌病和非热带肺部感染,CNS),多为外源性感染临床与感染部位1、足分枝菌病:巴西诺卡菌,热带地区,可通过损伤的皮肤侵犯皮下组织,产生慢性化脓样肉芽肿,表现为脓肿及多发性瘘管,好发于足和腿部。
2、孢子丝菌病:星形诺卡菌,皮肤淋巴3、肺部-吸入性:星形诺卡菌,慢性,X光显示渗入性结节,空洞,多结节,类似结核病星形诺卡菌肺炎患者的痰标本呈肺结核样乳酪样痰4、播散性:由肺部感染引起,90%为星形诺卡菌,CNS占40%,脓肿或肉芽肿;其他部位:眼,肾,关节,心脏五、治疗一、原则:依宿主、感染部位及体外活性用药;首选磺胺类,必须治疗6-12个月,对耐药菌株,首选阿米卡星和(或)亚胺培南二、严重疾病一般使用亚胺培南或磺胺类或头孢噻肟,可联合阿米卡星用药;不严重的疾病使用口服药物,可选用TMP-SMX或米诺环素三、治愈率:软组织-100%;肺部-90%;播散性感染-60%;CNS-50%谢 谢谢 谢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