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课件.ppt
39页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 1概论概论•仅次于垂体腺瘤,是鞍区第2常见肿瘤•约占鞍区肿瘤的30%•来源于原始口腔形成过程中的拉氏袋(Rathke’spouth)的残余,主要分布于垂体结节部及漏斗附近2发生率发生率•占原发脑肿瘤的4.7%~6.5%,占儿童脑肿瘤的16.6%•男性略多于女性•青少年多见,患病年龄高峰为10岁左右3好发部位好发部位•鞍外型及鞍内外型多见,约占90%•鞍内型极少见,主要见于成人4病理特点病理特点•囊变单囊或多囊,囊变区多位于瘤体上部•钙化囊壁、瘤体的实性部分可发生钙化,钙化的发生率约为70%•实性10%5病理类型病理类型•牙釉质型大多数,多见于青少年,肿瘤主要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囊内含大量胆固醇和机油状内容物,多数肿瘤与脑组织界面不规则,手术不易剥离•乳头型几乎仅见于成人,肿瘤缺乏钙化及机油状内容物,囊壁由纤维血管乳头构成,并被覆单层鳞状上皮,肿瘤与脑组织界面较光整,手术易于全部切除6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肿瘤突入第Ⅲ脑室,导致脑积水,最常见于儿童•视力、视野损害视神经通路受阻所致•垂体机能低下•下视丘症状视丘下部受累所致,尿崩症、体温低下、嗜睡及肥胖性生殖无能、停经-泌乳综合征•精神症状•其他颅神经损害症状7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CT•MRI8X X线平片表现线平片表现•肿瘤的直接征象囊壁的钙化,点状、斑块状、薄片状或蛋壳状;位于鞍内或/和鞍外、鞍上或鞍后•肿瘤的间接征象蝶鞍变扁、前后径增大,后床突骨质吸收9CTCT表现表现•混杂密度低-等-高密度低密度:囊性、脂性等密度:实性高密度:钙化•形态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等•增强囊壁和肿瘤的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0患者,女,患者,女,42岁,闭经岁,闭经4年,头痛年,头痛1天天11MRIMRI表现表现•信号特点复杂,内容物不同信号不同MRI信号特点信号特点CT密度特点密度特点病理病理T1WI/T2WI均为高信号均为高信号低密度低密度水化胆固醇结晶或水化胆固醇结晶或/和和正铁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为高为高信号信号低密度低密度囊性坏死,且蛋白质囊性坏死,且蛋白质含量高含量高T1WI/T2WI均为低信号均为低信号高密度高密度大量角化蛋白和骨小大量角化蛋白和骨小梁网梁网T1WI等信号,等信号,T2WI为高为高信号信号等密度等密度缺乏胆固醇及正铁血缺乏胆固醇及正铁血红蛋白红蛋白12n 手术证实手术证实13患者,女,患者,女,30岁,停经泌乳半年,视物不清岁,停经泌乳半年,视物不清2月伴多饮多尿月伴多饮多尿1415患者,男,患者,男,13岁岁双眼视力下降多年双眼视力下降多年偶有头痛偶有头痛16n 误诊分析误诊分析17患者,女,患者,女,42岁岁1819患者,女,患者,女,58岁,双眼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视力进行性下降13年,年,加重伴四肢无力加重伴四肢无力1周周2021n 术后复发术后复发22患者,男,患者,男,55岁,颅岁,颅咽管瘤术后咽管瘤术后10年,现年,现后枕痛伴视物模糊后枕痛伴视物模糊2324患者,男,患者,男,48岁,持续岁,持续性头痛伴进行性视力下性头痛伴进行性视力下降降5月,颅咽管瘤术后月,颅咽管瘤术后25患者,男,患者,男,22岁,头痛伴岁,头痛伴恶心、呕吐,双眼视力下恶心、呕吐,双眼视力下降,颅咽管瘤术后降,颅咽管瘤术后2627患者,女,患者,女,30岁,闭经泌乳岁,闭经泌乳4年,双眼视力模糊,年,双眼视力模糊,2年前年前“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手术史手术史2829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垂体腺瘤•胶质瘤•其他神经节细胞瘤脊索瘤鞍区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30垂体腺瘤垂体腺瘤•极少发生钙化•蝶鞍呈球形扩大•鞍底骨质受侵无钙化的颅咽管瘤与垂体腺瘤鉴别困难31胶质瘤胶质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视交叉,偶可有钙化及囊变32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好发于颞叶,但亦可见于第Ⅲ脑室及丘脑下部,个别与颅咽管瘤鉴别困难33脊索瘤脊索瘤•好发于斜坡,可钙化,极少囊变,局部骨质破坏为其显著鉴别要点34鞍区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鞍区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囊性占位,钙化发生率低•囊壁极少有强化35比较影像学比较影像学•X线即使在现代化计算机影像时代的今天,X线平片仍对颅咽管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T首选检查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能作出正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MRI在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MRI较CT有优势36治疗和预后治疗和预后•手术治疗鞍内型及视交叉型易全部切除视交叉后型、脑室型难以根治•放射治疗外放射或内放射3738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