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形资产审计案例.docx
25页一、无形资产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及分析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张刚审计新兴公司 2001 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 2001 年3 月 1 日购买某项专有技术,支付价款 240 万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项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为 10 年 200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与转让该技术的单位发生合同纠纷,专有技术的使用范围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可能造成减值审计中未发现新兴公司进行账务处理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 第四十六条、《企业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 第十五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 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 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 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 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二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 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 摊销年限不应超过 10 年《企业会计制度》 第四十九条规定: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据此,注册会计师张刚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案例二: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大华公司 2001 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大华公司从当年初开始研究开发一项新技术, 至 2001 年 9 月 10 日研究成功, 共发生开发费用 150 万元及律师费 50 万元为使该项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中,大华公司发生相关费用 30 万元2001 年 11 月,大华公司与可可公司签订协议,将开发的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双方协议价格 400 万元,可可公司于 12 月 5 日预付了 300 万元价款协议中规定,该项新技术出售给可可公司后, 大华公司需继续提供售后服务, 以保证可可公司使用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达到大华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 如果 1 年内未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可可公司有权原价返回大华公司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 第十三条规定: 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律师费等费用确定; 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第十四条规定: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斯费用第十九条规定: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 — 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的费用。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二、土地及土地使用权的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及分析案例一: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富达公司 2001 年度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土地资产价值 1000 万元,但未见公司建立相关的固定资产卡片经向公司有关人员询问,初步确认系 1997 年全国 “清产核资” 对土地的重估价值, 并按照财政部财工字 [1995]108 号文件进行了会计处理案例一分析: 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中土地估价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 财工字( 1995) 108 号 ]规定:企业土地估价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在弄清权属、界线和面积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统一的土地估价技术标准进行,并按规定程序予以确认、批复; 对于企业过去已作为固定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估价后,应按确认、批复的价值调整1账面价值, 并按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单独入账, 不计提折旧, 调整后的土地账面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部分, 经清产核资机构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 作为国家投资, 在资本公积中单独反映对于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取得的土地, 企业应按确认、 批复的价值, 经清产核资机构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 作增加固定资产处理, 同时增加国家资本公积金。
企业占用的行政划拨土地在估价入账后,应在固定资产中单独反映,不计提折旧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进行以下审计处理:案例二:注册会计师吴生在审计富达公司 2001 年度会计报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时,发现该公司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价值计 3000 万元,其中原列“无形资产 —西广场土地使用权” 1500 万元已于当年 7 月 1 日进行综合大楼的建设富达公司 2001 年度每月按 80 万元摊销无形资产案例二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在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 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 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 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进行以下审计处理:案例三: 注册会计师吴生审计富达公司 2001 年度会计报表固定资产项目时, 了解到富达公司当年报废第二生产车间厂房一栋, 公司已按照 《企业会计制度》 的规定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了处理 在查阅该项目固定资产清理资料时, 注意到该厂房的原值中包括了所占用土地使用权 100 万元,按当时支付土地出让金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协议规定使用年限为 50年计算,该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 20 年。
案例三分析:财政部《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 (财会[ 2001]43 号)文规定:土地使用权转入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后,其价值摊销年限如何确定?答:公司以购入或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 转入开发商品房成本, 或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后, 其账面价值构成房屋、建筑物实际成本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在预计该项房屋、建筑物的净残值时,应当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高于房屋、 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因素, 并作为净残值预留,待该项房屋、建筑物报废时,将净残值中相当于尚可使用的土地使用权价值部分, 转入继续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如果不再继续建造房屋、建筑物的, 则将其价值转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如公司将土地连同地上房屋、 建筑物一并出售的, 按其账面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前土地使用权价值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而未转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的公司,可不作调整, 其土地使用权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平均摊销据此,注册会计师吴生应进行如下审计处理:三、坏账准备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 A 公司坏账准备项目,在审查坏账损失时发现:21. 原 W公司欠款 1000 万元, W公司因财务状况不佳,多年不能偿还,上年度已经董事会决定作坏账处理, 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W公司经营状况好转后, 偿还原欠款中的 500万元 A 公司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2. 该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当年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账户有 8 笔,共计 5000 万元其中: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2 笔,计 2000 万元;计划进行债务重组 1 笔,计1500 万元;与母公司发生的交易 1 笔,计 1000 万元;其他虽已逾期但无充分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 4 笔,计 500 万元3. 已逾期 7 年,对方无偿债行为,且近期无法改善财务状况, 或对方单位已停产, 近期无法偿还所欠债务 2000 万元 A 公司在确定计提坏账比例时,仅按 30%计提坏账准备案例分析如下:四、应收账款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一注册会计师李文负责审计中兴公司应收账款,审计中发现 A 公司欠款 2000 万元,其经济内容为货款,账龄已超过 2 年由于 A 公司是中兴公司的投资方( A 公司投资为 4000 万元),李文认为需要加倍关注为此李文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1. 向 A 公司发出询证函2. 查阅中兴公司和 A 公司签章确认的购货合同、 经中兴公司管理当局批准的发货凭证和A 公司的收货验收证明等。
3. 评价中兴公司偿付货款的能力案例一分析(二)案例线索二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中兴公司“应收账款”项目,在审阅应收账款明细账时发现:1. 加计所有明细账户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其净额与总分类账项目总额相符2. 发现应收账款项目中有 A 公司欠款 1000 万元,经查账龄已在 3 年以上,且了解到 A 公法院履行法定程序宣布破产,中兴公司未及时申请债权权益于是,李文做出以下审计判断和处理:31. 在经过函证应收账款等审计程序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后, 提请被审计单位按项目的借、贷方进行重分类调整,将贷方的数额计入会计报表“预收账款”项目,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说明了重分类调整的情况2. 根据《破产法》 的有关规定, 李文会同被审计单位落实并取得 A 公司确已破产清算的有效法律文件,证实了中兴公司的 1000 万元债权已不可能收回,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报请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处理, 将这 1000 万元作为财产损失处理, 不能作为应收款项反映相应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数额 如果上述程序不能在会计报表报出前取得, 应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项目数额,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数额较大的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案例二分析五、内部控制审计案例(一)案例线索注册会计师张雷对 A 公司的销售和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 通过对销售和收款循环的相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等记录的抽样测试,形成了“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
如下表所示: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底稿被审计单位:中兴公司 编制人:李文 日期: 2001/ 2/15 页次:会计期间: 2000 年度 复核人:张军 日期: 2001 / 2/ 15 索引号:┌──┬──────────────────────────┬───┐ │序号│ 测试过程记录录│索引号│├──┼──────────────────────────┼───┤│ │测试情况:│ ││ 1 . │随机抽取 2000 年 1- 12 月开出的销售发票,与销售合同、 │ Y1-2 ││ │销售单、商品价目表、销售收入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 │ ││ │等数量、价格和金额相核对,测试相符率为100% │ ││ 2. │抽取 9 月份开出所有的销售发票, 发现编号连续, 无缺号, │Y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