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行为动力.ppt

40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67464503
  • 上传时间:2024-07-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M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第三章 行为动力行为动力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产生、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本章对个体行为动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不仅介绍了需要与动机的基本含义与分类,而且有重点地介绍了 有关需要和动机的各种理论为了方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对动机理论勾画出了一个基本轮廓 •[学习目标]•1.掌握需要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分类•2.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掌握动机的含义、功能和分类•4.掌握耶基斯-多得森定律•5.说明成就动机理论、归因动机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需要•一、需要的含义•(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 •需要的特征:•1 .对象性•2 .动力性•3 .社会性 •(二)需要的种类•1 .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2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2、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需要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3、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难以产生高一级需要)•4、人类的需要可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是人和动物所共有,其特点是一旦满足便停止需要;高级需要也叫成长需要,特点是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烈的需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晚 第二节 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用来说明某种活动本身是什么或怎样进行的 •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诱因出现时,需要被激活,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去驱向或接近目标,这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 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环境:凡能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凡是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者为负诱因 •驱力:当体内处于缺失状态时有机体内部所产生的一种能量与冲动,以激励和组织有机体获得需要的满足•需要是内驱力产生的基础•驱力与需要大致呈正相关即需要的强度越大,驱力水平越高但二者不能等同• •动机的功能:•1. 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3.维持和调整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铿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二)动机分类•1 .生理性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饿、渴、睡眠、空气、性、躲避危险等•2 .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二、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可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动机冲突分为:• 1 .双趋式冲突• 2 .双避式冲突• 3 .趋避式冲突 •三、动机与行为效果•1 . 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活动效率都不高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活动难度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要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要求有较强的动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工作效率最高•耶尔克斯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s Law)。

      •2 .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 第三节 动机理论•一、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achievement motivation))::人们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取得较好成绩的内部驱力•默里(默里(H.A.MurrayH.A.Murray))于1938年最早提出了成就需要•麦克兰德(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于20世纪40、50年代将其发展为成就动机理论 •1963年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模型:•动机强度=(动机水平*期望*诱因)•成就动机(TA)分为两类:•1 .追求成功的动机(TS)•2 .避免失败的动机(TC)• TA = TS + TC• TS > TC 或 TS < TC •麦克兰德的成就动机观• 试图论证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他利用总贸易额、电力消耗量、煤的进口量等经济发展指数作为度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指标,利用僵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文献资料如诗歌、戏剧、儿童读物、教科书等,作为成就动机的指数,然后再利用一套自己设计的编码系统,比较客观地评定成就水平与经济发展指数之间的相关程度。

      • 结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原因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制度、政治背景或地理环境,而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奥苏贝尔认为,课堂学习中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成分构成:•1 .认知内驱力•2 .自我提高内驱力•3 .附属内驱力 •成就动机的训练(成就动机的训练(Kol 1965))• 阶段阶段1 1::意识化通过谈话讨论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通过谈话讨论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有关的行为• 阶段阶段2 2::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从中体验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成败与感情上的联系,成功与失败、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成败与感情上的联系,特别是体验为了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行为策略特别是体验为了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行为策略• 阶段阶段3 3::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概念,如有关的概念,如““成功成功” “” “失败失败”“”“目标目标””,尤其是,尤其是““成成就动机就动机””• 阶段阶段4 4::练习对前两个阶段的重复。

      对前两个阶段的重复• 阶段阶段5 5::迁移使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使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往往是教师有意安排的特殊场合,它要具备学生可以自选(往往是教师有意安排的特殊场合,它要具备学生可以自选目标、自己评价、体验成败等条件)目标、自己评价、体验成败等条件)• 阶段阶段6 6::内化取得成就的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取得成就的要求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行为策略生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行为策略• •二、归因理论•归因(attribution)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1958)•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他还发现学生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四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运气 •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 • 三 内部的 外部的• 维 稳定的 不稳定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度 不可控的 可控的 不可控的 不可控的• 四• 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好坏• 素 •不同归因的不同影响不同归因的不同影响• • 能力归因。

      能力归因成功时,会认为自己能力高,因而信心十足,甚至趾高气扬;失败时,会认为本身能力低,因而丧失信心,听任失败的再次到来• 努力归因努力归因成功时,会认为是由于努力的结果,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失败时,会认为是由不努力造成的,并认为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 任务归因任务归因成功时,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在应付更困难的任务;失败时,则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的成功寄希望于难度较小的任务上• 运气归因运气归因成功时,会认为只不过是自己此次侥幸,并不是自己真有水平;失败时,则自认倒霉,但祈求今后好运气还能降临 • •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1 .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2 .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3 .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 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行为中坚持不懈地努力训练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更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有:•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 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

      • 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后三个步骤重复进行,逐渐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于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人的行为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强化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没有强化也能够获取有关信息,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 •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班杜拉区分了两种期待 •结果期待:个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个人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判断,它意味着个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结果期待会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但班杜拉更强调效能期待(即自我效能感)在调节人的行为上的重要作用 •动机理论比较人的成就动机强度取决于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并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麦克利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人的行为动力取决于三个维度的归因与行为责任的四个重要因素海德、罗特、维纳归因理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源泉和动力,人类需要是有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居最高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此中等强度的刺激也最能使人产生行为动力赫布、伯林唤醒理论人的行为动力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紧张状态或由驱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赫尔驱力理论本能即遗传倾向是人类行为的天生推动力麦独孤、弗洛伊德本能论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理论派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