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颤仪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演示文稿).pptx
24页除颤仪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主讲人:除颤仪使用原理01适应症、禁忌症02除颤仪的分类及能量选择03并发症及处理04目 录除颤仪使用原理除颤仪使用原理 除颤仪是利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医疗器械,是手术室必备的急救设备对于进行心肺复苏,除颤是很重要的步骤之一 除颤仪的适应症: 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简称室颤)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除颤仪结构和原理 除颤仪主要由监护部分、电复律机、电极板、电池等部分构成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配有电极板,大多有大小两对,大的适用于成人,小的适用儿童我院除颤仪成人儿童工作原理 心脏除颤复律时作用于心脏的是一次瞬时高能脉冲,一般持续时间是410ms,电能在40400J(焦耳)用于心脏电击除颤的设备称为除颤器,它能完成电击复律,即除颤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患者出现心室颤动时,由于心室无整体收缩能力,心脏射血和血液循环终止,如不及时抢救,常造成患者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而死亡如采用除颤器,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通过心脏,能消除某些心律失常,可使心律恢复正常,从而使上述心脏疾病患者得到抢救和治疗使用方法 除颤步骤: 先整理患者姿势,避免肢体接触金属物,以免发生电击伤 暴露胸部,涂抹导电乳液; 打开除颤仪,根据患者选择除颤能量大小充电; 充电完毕,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负极“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正极“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除颤器操作者应当压紧手持的电极板,嘱医护人员勿接触患者,操作者按下电钮放电除颤必要时重复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 适应症 心室颤动是电复律的绝对指证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史在1年2年以内),持续心房扑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规治疗无效而伴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者或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而用药困难者 呈1:1传导的心房扑动禁忌症 禁忌症 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作电复律 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除颤仪的分类及能量选择除颤仪的分类及能量选择 电除颤可以 非同步电除颤 同步电除颤 按需要量充电,心室颤动为250300J非同步复律室性心动过速为150200J,心房颤动为150200J,心房扑动为80100J,室上性心动过速为100J,均为同步复律 单相波除颤用360J,双相波选择200J 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及处理 心律失常 【发生原因】 由电击本身引起 【临床表现】 以期前收缩最常见,也可能发生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 【预防及处理】 1. 护士要有一定的心电图知识基础,能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类型,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严重心率失常的预警心电图,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电复律后持续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及神志的改变,若发生期前收缩,大多在数分钟后消失,不需特殊处理若为严重的室性期前收缩并持续不消退者,应使用抗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若产生室速、室颤可再行电击复律 3. 若发生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轻症能自行恢复者可不做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个别患者可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发生原因】 可能与高能量电除颤造成的心肌损伤有关 【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血压轻度下降,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血清酶轻度升高 【预防及处理】 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 心电图等变化,若仅为低血压倾向,大多可在数小时内自 行恢复,若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及时使用升压药并发症及处理 急性肺水肿 【发生原因】 发生率不高,一般为老年人和有潜在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易发生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及心肌病的患者 【临床表现】 复律后患者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强迫坐位、烦躁、大汗、咳粉红色泡沫痰 【预防及处理】 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镇静平喘等药物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发症及处理 栓塞 【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心房纤颤时间较长或左心房显示扩大者,可发生于电复律后即可或2448小时内,亦可发生在电复律两周后 【临床表现】 根据栓塞部位不同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多为体循环、肺循环栓塞 【预防及处理】 如发生栓塞,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抗凝和溶栓的处理评价仍在研究中并发症及处理 心肌损伤 【发生原因】 高能量电击可引起心肌损伤 【临床表现】 心电图上出现STT波改变,血心肌酶升高,约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个别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持续时间也较长。
【预防及处理】 除颤能释放的能量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如发生应加强监护,予对症支持处理并发症及处理 皮肤灼伤 【发生原因】 导电糊涂抹不均匀,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连续电击,高能量电击等 【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红肿、水泡,严重者出现焦痂 【预防及处理】 1. 电极板应紧贴患者皮肤并稍微加压(5kg),不留空隙,边缘不能翘起 2. 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以用清水,禁用乙醇,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 3. 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 4. 除颤后要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灼伤的出现,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灼伤部位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摩擦,避开粘贴心电监护的电极片若有水泡,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积液,创面大的给予溃疡贴保护,较重者按一般烧伤处理并发症及处理 呼吸抑制 【发生原因】 麻醉药可能引起呼吸抑制 【临床表现】 呼吸缓慢甚至消失 【预防及处理】 清醒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地西泮,麻醉应以让患者进入朦胧状态,无记忆为准,不宜过深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呼吸抑制一旦发生,应行气管插管做人工辅助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