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0页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报告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 二○一一年二月二日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编制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1 项目概况… … … … … … … … … … … … … …11.5 项目基本概况… … … … … …… … … … …… 11.6 项目建设规划… … … … … …… … … … … 21.7 建设资金筹备 … … … … … …… … … … … 2第二部分 市场研究2.1 区域背景… … … … … …… … … … … … … 32.1.1 县域概况… … … … … …… … … … … … 32.1.2 产业资源性优势… … … … … …… … … … 32.1.3 产业基础性条件… … … … … …… … … … 42.2 市场条件… … … … … …… … … … … … … 62.2.1农副产品现状… … … … … …… … … … … 62.2.2 区域设施条件… … … … … …… … … … … 62.2.3 现行政策优势… … … … … …… … … … … 72.2.4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 … … … …… … … …7第三部分 项目研究3.1 县域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 … 83.2 项目建设组织优势… … … … … … … … … … 93.2.购销协会… … … … … … … … … … … … 93.2.协会功能… … … … … … … … … … … … 93.2.协会工作… … … … … … … … … … … … 103.2.4 购销功能 … … … … … … … … … … … 103.3 市场项目的目标功能… … … … … … … … …… 113.3.项目概况… … … … … … … … … … … … 113.3.作用… … … … … … … … … … … … … 113.3.功能… … … … … … … … … … … … … 123.3.组织保障… … … … … … … … … … … … 143.4 经济社会效益预测… … … … … … … … … … 143.4.经济社会效益目标… … … … … … … … … 143.4.2 生态环保 … … … … … … … … … … … 143.4.3 投资渠道保证… … … … … … … … … … 15四部分 结 论… … … … … … … … … … … … 15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第一部分 项目总论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2 项目建设单位 庐江县绿华农副产品购销协会;法定代表人:张遵 琦。
1.3 项目投资总投资1.2亿元,其中,基建投资8000万元1.4 项目选址安徽省庐江县庐城镇拟选址在合铜路与文昌路交汇处该地临近合铜高速道口,交通尤为便捷,地势区位较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货物调运和物流运输,便于引进各地客商来庐投资经营,方便县内农业产业经营户就近供货,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庐江知名度和县域影响力,具有区位适当和交通便利的基础优势,适宜建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5 项目基本概况庐江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身的市场通道和载体,具有集货、贸易、信息、价格形成和结算等多重功能市场总面积100亩,功能区域规划为农副产品批发30亩、水产品10亩、畜产品10亩、鲜蛋10亩、干货和调味品10亩、农副产品储备冻鲜20亩1.6 项目建设规划按规划分布,区域内设农副产品批发占地30亩,水产品购销占地10亩,畜产品供销占地10亩、鲜蛋经营占地10亩、干货和调味品经营占地10亩、农副产品冻鲜储备设施20亩市场内外均为门面用房,内设销售大厅、门面用房和办公场所,主营新鲜肉类、果蔬、禽蛋和各类干货等农副产品的批发和销售,兼营农资、农技、糖烟酒、日用百货并服务性用房,形成销售中心。
市场内设20个钢构大棚,便于县内农业产业经营区中间绿色通道和内循环通道交融协会、党支部、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市场服务中心、农副产品购销信息中心,将市场建设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研发中心1.7 建设资金筹备根据市场使用面积和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性和服务性投资共计1.2亿元资金来源:投资人自筹资金6000万元;政府财政划拨土畜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招商引资融资5000万元第二部分市场研究2.1 区域背景近几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效果显著,农产品区域布局日渐凸显,主导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养殖业品种不断优化,动植物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产业经营户的综合效益日益明显2.1.1 县域概况我县县域经济日益增强,经济社会日趋发达,全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紧邻省会合肥,辖17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17.94万,庐城城区人口23万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3亿元,财政收入10.0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1.32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3亿元。
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市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2.1.2 产业资源性优势全县三次产业资源丰厚,结构性调整日显雏形,以农业为主导的三产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庐江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山场47万亩,水域34万亩;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庐江自古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粮油生产百强县,全省茶叶生产、家禽生猪饲养、水产养殖重点县近年来,县委政府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山水旅游、生态景观、佛教文化、文物古迹以及人力、矿藏等各类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东进北迎、双向融入,争当主角、甘当配角,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59户,实现总产值72.04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0户矿业(采掘)、化工、机械汽配五金、磁电、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食品)、渔网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庐南重化、汽车零部件、磁性材料三大产业基地已成雏形2.1.3 产业基础性条件(1)围绕资源性产业开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县初步形成了粮油、茶叶、水产、家禽、苗木花卉、果蔬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
成功举办了多届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早籼米展示展销会、同大葡萄文化旅游节和汤池茶文化节双福粮油、海神黄酒和酱油、万乐大米、宝祥食品、同鑫水产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启动了全省六个之一、总投入达5.13亿元的安徽财政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2)围绕名优品牌产品,龙头企业陆续增加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全县培育了100余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原巢湖市级龙头企业l3家同时开发出一大批名优品牌全县已先后培育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4个,省、市级名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15个3)围绕产业化经营,名优农产品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县生产基地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商品量随之提高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优质蔬菜商品量6万吨,优质粮20万吨,优质油3万吨,茶叶14万公斤,水产品3.5万吨,家禽1000万只省和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4家,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76个,41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 11个品牌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4个农产品获省著名商标,2个农产品获省博览会金奖4)围绕组织保障,市场销售渠道日益畅通。
庐江县是农业大县,现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百余家,其中名优农产品生产企业近30家,生产万乐大米、圣运面条、金坝芹芽、柳风荸荠、海神黄酒等名优农产品40多个,名优农产品销售市场遍布全县各地,通过订单生产联结农产22万户,农产品产销经纪人6500余人,要求建立一个代表各方利益的中介组织,为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市场条件2.2.1农副产品现状庐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气候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2.6千卡/Cm2,日照总时数为2270.2小时,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降水1157.6mm,光、温、水、热分布配合协调得天独厚的气温环境为庐江发展大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庐江盛产粮油、畜禽、水产、蔬菜、茶叶等农副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64.4万吨,油料总产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8.6万亩,生猪饲养量51.2万头,家禽饲养量2082万只,水产品4.1万余吨农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724元2.2.2 区域设施条件庐江县位于皖江经济带,合九铁路(合肥一九江)、沪蓉高速公路(上海一成都)、京福高速公路(北京一福州)、合黄杭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皖西至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的通道——军二公路和庐巢公路横穿东西,水路以“江淮运河”为主线,南入长江,北进巢湖。
庐江境内建有22万伏变电所1座,11万伏变电所3座,3.5万伏变电所19座,均由华东电网供电全县开通了14万门程控,实现村村通,“移动”和“联通”通信覆盖全县;县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5万吨/日庐城建成区面积1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多人2.2.3 现行政策优势随着市场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4年、2005年、2010年,中共中央三次陆续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我县多年来针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综合开发工作,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上,也陆续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农副产品的“卖难”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和战略谋划因此,本市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2.2.4 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庐江县是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也是资源大县,常年稻谷总产50万吨,年提供商品粮20万吨,粮商品率40%以上,是国家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和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除粮油主导产业外,水生蔬菜、水禽、水产等农业特色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培育出一大批名优农产品品牌,这些品牌的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
因此建立名优农产品联销协会,可以通过名优农产品联销,打造我县名优农产品整体优势,节约产品推介成本,拓宽销售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第三部分项目研究3.1 县域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1)我县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一是发展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县城和重点集镇,而一些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二是结构不合理如我县的水产品、水生蔬菜、优质粮油等生产规模较大、竟争优势较强的农产品,尚没有建立相应专业市场三是市场规模不大辐射和带动功能较弱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除小乔综合批发市场的规模较大外,其余几个批发市场的规模均较小四是交易设施简陋、配套服务落后交易方式落后、交易设施简陋是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产地市场更为突出由于投资少、效益低,目前大多数产地市场仍是露天市场,有的甚至地面都没有全部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