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版)九上数学第三章《证明》三单元复习卷.doc
5页九上数学第三章《证明》三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假设BD、AC的和为,CD:DA=2:3,△AOB的周长为,那么BC的长是 〔 〕A . B . C . D .2、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高为,那么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 〕A . B. C . D .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 =,∠A =,AC =,那么AB边上的中线长为 〔 〕A . B . C . D . 4、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线长为,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 〕A . B. C . D. 5、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6、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内角和是360 B. 对角相等 C. 对边平行且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 a cm,∠A=60,BD平分∠ABC,那么这个梯形的周长是 〔 )ABCDA.4a cm B. 5a cmC.6a cm D. 7a cm8、如图,如果□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9、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再顺次连结所得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菱形 D.矩形10、如图,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那么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ABCDO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AC⊥CD,ABCDAO = 3,BO = 5,那么CO =_____,CD=______,AD =________12、如图,在□ABCD中,AB、BC、CD的长度分别为2x+1,BACD3x,x+4,那么□ABCD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13、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只须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判定它是一个菱形14、菱形的周长,一条对角线长,那么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15、如图,EF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点E,交BC于点F,AB = 4,BC = 5,OE = 1.5,那么四边形EFCD的周长是 ;16、如图,点C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点P、P’分别在边OA、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序号为____________:①∠OCP=∠OCP’ ②∠OPC=∠OP′C; ③PC=P′C;④PP′⊥OC三、解答题〔7大题,共52分〕ABCDEFGH图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8 cm,CD =9 cm,E、F、G、H分别是AD、BC、BD、AC的中点,求四边形EGFH的周长.〔6分〕 19、如图,D是△ABC的BC边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是E、F,且BF=CE。
〔6分〕求证:〔1〕△ABC是等腰三角形;(2)当∠A=90时,试判断四边形AFDE是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判断结论21、 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小华按以下要求作图:①在正方形网格的三条不同的实线上各取一个格点,使其中任意两点不在同一条实线上;②连结三个格点,使之构成直角三角形小华在左边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了Rt△ABC请你按照同样的要求,在右边的两个正方形网格中各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三个网格中的直角三角形互不全等〔8分〕22、 将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A与CD边上的点M重合,折痕交AD于E,交BC于F,边AB折叠后与BC边交于点G〔如图〕.如果M为CD边的中点,求证:DE∶DM∶EM=3∶4∶5;〔8分〕2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着AB边从A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着DA边从D开始向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时间〔0 〔2〕当∠A=90,∠DFA=∠DEA= 90∴∠EDF= 90∴四边形AFDE为矩形又∵△BFD≌△CED ∴DF=DE ∴四边形AFDE为正方形 ∴EF⊥EH ∴平行四边形EFGH为矩形21、如图:22、证明设AD=a DE=X∵如图,翻折过去 ∴EM=EA=a-x 又∵M为CD的中点 ∴DM= 又∵ABCD为正方形 ∴∠D= 90∴EM2=DE2+DM2 ∴ ∴23、〔1〕对于任何时刻t,AP=2t DQ=t QA=6-t,当QA=AP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6-t=2t解得:t=2(秒)所以,当t=2秒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在QAC中,QA=6-t,QA边长上的高DC=12∴S△QAC=12QADC=12(6-t)12=36-6t在△APC中,AP=2t,BC=6∴S△APC=12APBC=122t6=6t∴S△QAC+S△APC=36-6t+6y=36(厘米)2由计算结果发现:在P,Q两点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APC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3〕提示:当t=1.2或t=3秒时,以点P,A,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