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的案例剖析浅析法2.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763947
  • 上传时间:2017-08-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7.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课作业姓名 於娅娅 队别 13 队 专业 新闻传播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二〇一四年七月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案例研究法摘要:案例研究作为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王子” 所以,我们内在的分析案例研究的特征、步骤、功能以及其性质,从而真正地把握案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将为展示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丰富性和科学性,提供一条合理而有效的途径关键字:案例研究法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案例研究法与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并列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必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单纯的统计带来的不足,因此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 世纪 70 年代最早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后来依次被运用于哈佛医学院、商学院和教育学院20 世纪初以来,案例研究思想使西方的教师教育得益匪浅,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案例研究再度进入兴盛时期,有学者甚至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预测 90 年代将是“案例的十年” ,而刚刚过去的 90 年代似乎也证实了这一预测。

      跨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的价值已经愈来愈为我们所认识,案例及案例研究已经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的运用总是与求解特定理论难题或实际难题相关的在这里,案例研究是途径和方式,而求解难题则是案例研究展开的目标和实现的结果没有求解难题的预定目标,案例研究是盲目的;没有案例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具体实现,求解难题是空洞的由于求解难题与案例研究方法之间的复杂又密切的相互关系,不同社会科学家们从不同求解难题的不同视角,对案例研究给出了形式上不同的定义虽然,社会科学家们对案例研究的定义存在着形式上的明显差异,但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均有助于我们从不同方面和求解难题的特定要求去理解和把握案例研究的本质透过一切形形色色的、方方面面的特定案例研究的具体现象,就会发现案例研究在本质上具有其共同的普遍特征:第一、情境与过程也就是说案例研究首先需要进入一种情境,强调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抽象地考虑问题、做出结论这里的情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不是像实验研究那样通过人为控制产生的;二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想象或虚构的。

      第二、合作与分享案例研究不同于经验式的思辨研究,可以一个人坐在书斋里独自完成它要求研究者走向田野,走进学校和课堂,走近教师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访谈交流等,了解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产生了什么后果以及当事人对此的感受和看法第三、开放与多元首先是题材开放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次是形式开放虽然要把一个事件写成一个优秀案例必须具备种种条件,但这些条件具备以后,在写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第三是人员开放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人可以作案例研究,什么样的人不可以作案例研究第四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开放案例提供的是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作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都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解释可以是多元的虽然案例研究是发散的,它不具有确定的形式规则或操作规则的约束,但在各种各样的具体研究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某些原则上相似的一系列步骤一般地讲,这些步骤可以归纳为:(1)根据背景理论或预设的操作范式,对特定案例进行试验性的归类,从而确定它的性质、范围、程度等,以便选择有效地可行方法去求解难题;(2)运用不同的方法,从各个侧面广泛的搜集资料,给出研究对象的系统描述;(3)深入分析,给出特定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原因和结果;(4)概括内容,给出一组或一系列相关案例的共同的本质特征;(5)考察反例,以决定这些一般的本质特征是否可在某些研究领域中被外推或扩展,或者赖以研究这些案例的背景理论或预设的操作范式是否可被修正或完善,以便将这些“离异现象”溶入普遍的覆盖模型;(6)考察相关案例,以辨别与背景理论或预设的操作范式相关的不同研究方法或步骤,以保证它们的一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7)对案例研究的结果进行创造性的或常规性的理论构造或逻辑证明;(8)对最后的结论进行多形态、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证实。

      从本质上确定了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的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特殊地位,呈现了它所具有的方法论的丰富性和迷人的研究魅力从整体上讲,案例研究的方法论功能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定性的案例分析可为进一步的定量考察和研究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假设、解释及其与经验的一致性其二,对于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通过逻辑的合理推论去预测相应领域其他对象未来的可能发展状态其三,在特定的情况下,案例分析可以超越具体案例自身的约束而直接证实某些被描述为真的命题、陈述或具有相应意义的结论其四,案例分析可以从理论、命题、经验和实在的不同层次的系统分析中,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对象进行详尽的比较研究,从而从不同层次的意义上揭示它们各自的内在结构和本质,以便得出关于各个研究对象的更为合理的和有意义的结论其五,案例分析是阐述和诠释相应背景理论的有效方式其六,案例分析为特定研究领域的整体意义的构建确立了现实的、可参照的语义基础其七,案例分析是各种社会科学方法获得统一的、实在的中介桥梁或环节,是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渠道其八,案例分析对于与其相关的句法表征和理论陈述还具有修辞的或理论美学的意义,从而强化了相关理论的可接受性或可选择性。

      二定性的案例研究和定量的案例研究的统一,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日趋完善的内在要求从理论渊源上来说, “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石是实证主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思想在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孔德反对任何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绝对的观念,拒绝研究本体论他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对科学的本质进行探索,因为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科学的方法必须遵循自然科学家在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不论它研究的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也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再次起决定作用的是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是在批判现象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象主义推崇个人的、主观的,认为知识的唯一来源是经验,一种来自于人类感官获取信息的经验,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遭到了众多人的反对逻辑实证主义为了克服现象主义的主观性,提出物理主义,物理主义不是凭主观感觉去证实,所信奉的准则是科学语言应以物理语言为基础,物理语言基本属性不是个人经验所得和由个人而产生的,而是有“物理东西”作为证实的参照物总之,从现象主义到物理主义的转变,虽然没有在本体论上归入客观物质,但是认识论上它改变了现象主义的唯我主义,以至于从本体论迈进了实在主义这就为“定量研究”的客观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国的实用实证主义与美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有关,众多的社会科学理论家、方法论学家都致力于将孔德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中出现的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要素运用与实践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应运而生,后期迅速发展,几乎达到了顶峰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比, “定性研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性的表述,很多人持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定性研究”的理论渊源非常复杂,人类学、生态心理学、诠释学、本土方法论、现象学、符号互动主义、个性基因学等都对其发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现象学现象学对社会实在的特殊理解、解释,转变了研究者的兴趣,使他们对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对象的“性”的认识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现象学主旨之一是探求“生活世界”中的东西的本质,而本质就是现象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现象中意义的“共相”或观念另外现象学中的“中止判断”对定性研究的研究程序有很大影响主要是因为现象学反对的是自然式的假说,即是习惯上相信实在的本质先于研究之前的假说现象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止判断” 也就是说,研究者在研究现象时,不以任何假设或者信仰为前提,而是中止一切有关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现象学家相信这样可以消除研究者的偏见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问题的开端,现象式的“定性研究”就是以此为指导的。

      再者,现象学重视对意识做整体性的把握,定性研究强调对所研究的对象做整体上的把握与现象学直接相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社会学方法定性研究则是主要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根据个人的直觉、经验,凭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判断,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定量研究是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统计数据,建立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总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虽然在研究方法,手段和方法论上有很大不同,但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互补性已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定性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定量研究则能够让研究者去确认问题的客观性内容以及检验已经出现的理论的可信度具体地讲,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如下特点:第一,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从质和量的结合上,扩大了社会研究资料的范围,深化了资料的本质,突出了资料的相关性,强化了资料的可靠性从而,使资料由现象化、单一化向复合化、系统化发展,使资料自身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

      这样一来,将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性重构确定一个更稳固的实在的基础第二,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改变了单一研究的结构,促进双方各自方法论功能的更充分的发挥定性研究可以成为定量研究过程中对难题进行阐述的先导,成为定量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的动源,促进定量研究的逻辑的系统化而定量研究则可为更深入的定性研究提供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促进在研究过程中对典型案例的明智选择,提高定性研究结果的保真度因而,它们可以在研究过程中的任何方面或阶段相互结构,可由各种有效方式结合起来适应研究的需要,使得难题确定、方案设计、计划实施、程序修订、反例分析、结果分析、价值评价等研究的步骤和方面均获得丰富的形式和功能第三,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可以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层次之间的结合,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更丰富、更真实、更准确、更鲜明的对象图景第四,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可以使社会科学研究的模式和体系减弱经验的成分,增强理性的特征从逻辑思维模式出发的定量研究和从某种理论范畴出发的定性研究之间的互补,使复杂的、经验的社会变量获得了逻辑的和理性的升华;同时,既可以排除纯“逻辑理性”的片面性,又可以避免纯“抽象理性”的思辨性,从而使社会科学研究的理性思维具有真正辩证的性质。

      第五,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统一,使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语言形式获得了统一参考文献:[1]陈春花;刘祯,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4-15[2]孙法海;刘运国,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科研管理》 ,2004-03-20[3]孙海法; 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 《科学管理研究》 ,2004-02-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含听力7英RJ月考】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蚌埠第三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芜湖市无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docx 【含听力7英RJ月考】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冲刺压轴卷(三)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河南省高三全真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天津市宝坻区九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物理学科试卷.doc 2025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卷)物理试卷(三).doc 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 2025届江苏省高品质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物理试卷.doc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卷.doc 2025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冲刺压轴大联考物理试卷.doc 2025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检测模拟预测物理试卷.doc 2026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物理试卷.doc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某校高三下学期五模考试物理试卷.doc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