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患排查识别实用标准图册(最终版).doc
35页word隐患排查识别标准图册新钢公司安全环保处2017年6月12日前 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与时有效的发现安全隐患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能力建设,有效改善安全绩效,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公司各单位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提高公司员工岗位隐患排查能力,与时消除岗位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最终减少和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特制作此隐患标准化图册,分为特种设备与压力容器、煤气、电气、机械与其它安全四个局部,共83组照片〔每组正确和错误两照片〕此图册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各单位要举一反三,组织员工进一步结合岗位实际,充分发挥岗位员工的聪明才智,辨识现场安全隐患,制作出各单位、车间和班组的隐患标准化图册一、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篇1、起重机吊钩无防脱钩保险装置2、钢丝绳夹固定方式错误3、钢丝绳夹子数量不符合安全规定4、进入司机室门无连锁保护装置5、起重机标识牌不清晰6、起重机运行机构缓冲装置破损7、起重机外侧车轮未装设扫轨器8、桥式起重机过流继电器和延时继电器触头被短接9、起重机未安装超载限制器10、起重机未安装上升极限位置双重限位器11、起重机大车滑线侧向防护板断裂12、桥式起重机违规吊铁水罐13、兑铁水时人员未站在安全区域14、起重作业时违规接打15、轨道端部无安全止档16、吊运物体使用不合格的吊〔索〕具17、吊车吊装作业时应设置警戒18、吊车吊装作业时棱角吊物与钢丝绳无防护19、起重机运行或作业时对制动系统违规检维修20、起重机未安装防止钢丝绳出槽装置21、起重机外露的传动、旋转部位未装设防护罩22、起重机三相电源指示灯损坏23、压力表未定期校验24、氧气管道法兰无跨接导线25、锅炉汽包水位计显示不一致26、锅炉安全阀未定期校验27、锅炉压力表未定期校验28、安全阀前阀门未打开29、氧、氮、氩球罐安全阀缺失30、安全阀未定期校验31、乙炔瓶倒放使用32、不安全行为二、煤气安全篇1、煤气放散管应有“挣绳〞〔固定揽风绳〕,“挣绳〞〔固定揽风绳〕固定放散管防止其在外力〔如:风〕的作用下左右摆动,易造成放散管不结实坠落伤人。
2、煤气管道上有非煤气系统的动力电缆线3、煤气排水器下降管只有一道阀门4、煤气管道无流向标识和介质名称5、防爆开关防爆型操作箱紧固螺栓缺失〔依据GB/T 50058-922.5.2 〕6、带气抽堵盲板作业未戴空气呼吸器7、气瓶未按期检验8、煤气管道支架未编号9、煤气管道接地不规〔只是在柱脚焊接接地没有连接到管道上〕10、煤气管道放散管高度不够11、吹刷煤气放散管的闸阀前无取样管12、煤气设施放散管共用〔阀前后放散管〕13、干式柜外部楼梯的入口处未设门 14、氮气管未断开15、煤气冷排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6、煤气管道无可靠隔断装置〔无隔断装置易造成煤气泄漏,检修置换不可靠切断易造成事故〕17、人孔处未按要求设平台18、煤气加压站厂房现场没有按照规定配置co报警器或失灵19、加压站值班室未设置CO报警器三、电气安全篇1、配电箱无铭牌或标志2、 配电箱无遮挡、无操作空间3、 电气设备周边存放易燃品4、 电气设备接电线采用缠绕方式5、 电气设备配电箱积尘、有杂物6、 配电箱控制开关无标识7、 配电箱导线引出局部无防止损伤的措施8、 电缆沟未封堵9、 配电箱箱体和箱盖未跨接10、 配电箱进线处未封闭11、 配电室未设置警示标志12、 开关柜操作面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13、 配电室出入口无挡鼠板14、 配电室绝缘鞋、绝缘手套未与其他工具分别存放15、 配电室堆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杂物16、 配电室电缆沟盖板不全、沟积尘17、拉合隔离刀时未佩戴绝缘手套18、高压带电设备19、验电器电压等级不符20、隔离开关带负荷拉合,且未关闭柜门21、配电柜未做防火封堵22、配电室门被锁闭,不易于开启四、机械与其它安全篇1、接合器防护罩缺失2、旋转链条无防护罩3、电机旋转部位无防护罩4、砂轮机防护不到位5、管道未标明介质名称、流向与色环6、钢直梯护圈、立杆不符合安全规定7、平台栏杆未设置踢脚板8、平台栏杆高度不符合安全要求9、钢斜梯无扶手10、皮带机拉绳开关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