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室内部学习-皮褶测量.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85301525
  • 上传时间:2024-09-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5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臂围与皮褶厚度的测定上臂围与皮褶厚度的测定蚌埠医学院一附院 体脂在身体的分布体脂在身体的分布 成人体脂肪的间接估算成人体脂肪的间接估算 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测量l基本原理:基本原理:l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在身体许多部分,皮肤及皮下脂肪疏松地附着在其下的组织上,故可用拇、食指将皮肤皱襞捏起,用特制的皮脂厚度计测量出皮肤皱襞的厚度由于皮肤厚度相差很小,因而皮肤皱襞的厚度可以代表皮下脂肪的厚度,据此推测全身体脂含量  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测量l测量部位:三头肌皮褶厚度TSFl                  肩胛下皮褶厚度 SSF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l体脂%=(4.57÷体密度-4.142)×100 %l男性:15~18岁体密度=1.0977-0.00146X l         ≥19岁体密度=1.0913-0.00146X l女性:15~18岁体密度=1.0931-0.00160X l          ≥19岁体密度=1.0879-0.00133X lX=肩胛角下+上臂肱三头肌皮肤皱襞厚度(㎜) 皮褶厚度与营养皮褶厚度与营养l皮褶厚度的定义l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l皮褶厚度的测定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常用测量部位的生理定位体脂肪的计算与评估   皮褶厚度的定义皮褶厚度的定义l皮褶是皮下脂肪的厚度。

      l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l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厚度,判断人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测得的皮脂肪厚度推测全身的脂肪的数量,来评价人身组成的比例l这是评定人身组成最简便的方法 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l由于身体脂肪总量的一半储存在皮下,因而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评定身体成分,推算全身脂肪重量和瘦体重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l1、上臂围本身可反映营养状况,它与体重密切相关l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可间接评价人体肥胖与否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l3、皮褶厚度反映人体皮下脂肪含量,它与全身脂肪含量具有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量人体不同部位皮褶厚度推算全身脂肪含量相关系数在0.7—0.9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l4、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还可以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情况测定部位有上臂肱三头肌、肩胛下角、腹部、髂脊上部等,前三个最重要,可分别代表肢体、躯干、腰腹等部分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

      l5、用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计算上臂肌围和上臂肌面积,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l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l上臂肌面积(cm2)=【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2/(4*3.14)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l   压力调节旋钮调整0接点把柄 l长时间未使用的皮褶厚度计在使用前必须校正l皮褶计的压力要求符合规定标准(10g/cm2)l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厚度计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 处的皮褶厚度l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充分夹住皮褶l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l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量结束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l仪器的调整--使用前须将圆盘内指针调整到刻度表上的“0”位调整方法:用手转动调整“0”位盘即可将指针对准到“0”位l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l校正压力--指针调到“0”位后,须将皮脂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到国际规定的10g/mm2的范围。

      左手持皮脂厚度计呈水平位置,在皮脂计的下方测试臂顶端的小孔上挂200g重量的砝码再将皮脂下主弓形臂的根部与该臂顶端的接点呈水平线,此时观察圆盘内指针偏离情况l如指针处在15-25mm范围内说明两接点的压力符合10g/mm2的要求,无须调节旋扭l如果指针超出25mm以上,说明压力接点压力不足须通过向左侧方向转动旋扭增加压力,直接指针调到15-25mm范围内为止l反之,则调节旋扭向右转动减少压力调节到指针在规定范围内指针的±5mm的差异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常见的测量部位常见的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有:l肱三头肌部l肩胛下角部l腹部l髂嵴上部等    其中前3个部位最重要  常见的测量部位定位常见的测量部位定位l测量部位       一般测量右侧,常测的皮褶部位为以下几处:1.上臂部    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垂直捏起皮褶2.肩胛下部    肩胛骨下角下方约1厘米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度3.腹部    脐旁1厘米处,垂直捏起皮褶4.髂部   髂嵴上方肚脐水平线与腋中线交界处,垂直捏起皮褶5.大腿部   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中点,皮褶方向与大腿纵轴平行  1.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 Triceps Skinfold lAlong the midline on the back of the triceps of the right arm, determine the midpoint locat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acromial process (top of the shoulder) to the bottom of the olecranon process of the ulna (elbow). Pinch the skin so that the fold is running vertically.l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 l(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l(2)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l(3)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l(4)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刚落后立即读数l要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l5..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l  ②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l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人仪器箱中保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