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doc
3页国家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 附件7: 国家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 根据《国家课程建立工作施行方法》关于国家课程“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的规定,参考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制定本技术标准本标准包括音、视频素材采集和录像上网共享的根本技术要求它从资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所有国家课程上网教学录像的开发、制作均应以此为标准执行 1、录像环境〔即讲课教室〕光线充足、安静,老师穿着整洁,讲话明晰,板书清楚 2、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 要 求 属 性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11 KHZ M 量化位数大于为8位 M 声道数为双声道 O 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 M 数字化音频采用WAV格式为主 O 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格式 O MIDI设备录制音乐使用MIDI式 O 音频数据都要制作成REAL流式媒体格式〔rm或m3u〕格式 M 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 M 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 M 音频播放流畅 M 〔其中,属性一栏中为“M”,表示必须符合的技术要求,“O”表示建议符合的技术要求。
〕 3、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 要 求 存储格式为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或流式媒体格式之一 在PC平台使用的原始视频素材要使用AVI格式 Apple系列使用QuickTime格式,即MOV文件 单独欣赏较大视频素材使用MPEG格式 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ra、wmv或asf格式〕 彩色视频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 黑白视频素材每帧图像灰度级不低于128级 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 音频播放流畅 视频集样使用Y、U、V分量采样形式,采样基准频率为13.5MHz 4、视频上网发布标准 发布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如流媒体采用RTP、RTCP、UDP、MMS、RTSP及 等流媒体协议视频效劳器为各高校负责架设的效劳器,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冗余才能,支持每天24小时不连续效劳,保证评审、公示和发布后的正常阅读 效劳器端视频文件建议使用avi、wmv、asf或rm格式,编码方式采用Mpeg-4标准,使用流媒体效劳器对外发布建议视频格式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30fps、大小为320*240。
客户端可以支持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 RealOne Player等常见媒体播放器,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音视频课件,并可对音视频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顿、跳跃等功能 属 性 M O O O M M M M M M 课程教学录像应按照本要求制作,连同课程其他教学资一道存储在本校效劳器上,对外实现共享 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