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师大心理健康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docx
3页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本文部分(一)培养目标 培养心理健康,尊重与关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须的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 师及其他有关教育工作者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1、 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2、 掌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与 方法了解本方向的前沿与发展现状,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胜任心理健康教 育及其相关工作3、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心 理健康教育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育科学研究论文4、 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5、 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二) 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 年,应在第一、二 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 1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集中安排的实 践教学活动须确保半年以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 1 年,应在第二学 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 文答辩。
三) 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 4门,共 12 学 分;专业必修课程 4 门,共 10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 门,共6 学分;实践教学 8 学分,总 学分不少于 36学分学位基础课教学由学校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由各相关学 院参照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并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开 设课程设置与安排详见附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 3 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 须至少补修 2 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 绩,不计学分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实践教学包括见习(含参观、考察、案例分析等)和实习(含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实务) 两部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阶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 究生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应提交 1 份实践教学总结报告和 1 份调查报告,经实践教学指导、 考核小组考核通过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实践教学指导、考核小组由所在学院与实践单位 有关人员(有关领导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并重课程设置重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进行,专 业实践可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分段实践教学活动和集中实践教学活 动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在校外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指 导教师,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课程与学位 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五)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后,最迟在第二学期末要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写出论文工作计划, 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全日制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 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原则 上,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字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签字认可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 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提交 1篇调 查报告或在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 1 篇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术论文,完成学位论文并通 过学位论文答辩,按照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颁发硕士 研究生毕业证书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见下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课程 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考核 方式开课学期053001外语236考试第1学期01300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36考试第1学期学位基023003教育学原理236考试第1学期础课程023004课程与教学论236考试第1学期02300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36考试第1学期02300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36考试第1学期XX310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54考试第1学期专业必XX3102教育心理学236考试第1学期修课程XX3103青少年心理咨询354考试第2学期XX3104心理测量与评估236考试第2学期XX3201学习心理236考查第2学期XX3202个性与社会性发展236考查第2学期专业选XX3203青春期心理236考查第2学期修课程XX3204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与危机干预236考杳第2学期XX3205中小学生团体236考杳第2学期见习(包括参观、考察、案例分析)不少于1年考核第1、2学期实践教学实习(包括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实务)8考核第2、3学期教育学随本科生学习第1学期心理学(非师范专业毕第1学期补修课程学科教学论不计业考取的)第1学期普通心理学学分随本科生学习第1学期社会心理学(跨专业考取的第1学期开题报告第2学期学位论文论文写作与答辩第3、4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