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架桥比赛三年级综实下.pdf
32页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易凤娥 2011 年 3 月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11 年春)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 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 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 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 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 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 综合实践课程, 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 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 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 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 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架 桥比赛》、 《有形状的数》 、 《变一变效果好》、 《塑料瓶的妙用》 ,, 都有相当的童趣,也可以从中取得不少直接经验。
但是,这些活动都 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 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 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 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 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 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 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 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 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 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 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 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 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 系统的观察, 全面的观察 要求学生会看、 会听、会嗅、 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 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 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 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 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 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实施措施: 1、活动内容: 《架桥比赛》、 《有形状的数》、 《变一变效果好》 、 《塑 料瓶的妙用》 等 《稳定与牢固》是看现象,说道理《有形状的数》就是研究数学问 题;《架桥比赛》基本活动是研究桥的结构,制作桥的模型,延伸活 动就要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实验了;《变一变效果好》从田忌赛马开 始,到玩游戏“变一变”,最后要进行“创新”的辩论,这显然是要求学生深入思考了 有的活动就是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进行科学 探索,尝试研究性学习例如《你身上的尺寸》就是要自己测量身体 上各部位的尺寸, 要学生找出各部位的尺寸的数学关系,这就是研究 性学习。
它和传统的做数学题“已知、求、解、答”不同,是要学生 自己找“已知”,自己探索规律《水的观察和实验》则是有目的的科学实验,更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要学生勇于探索,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怕说错,错了再探索, 而不是等着教师的答案,不是背书本上的结论从心理活动来说,这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 从 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从三年级开始, 就要进行创新和发明活动, 要孩子们进行有目的 的创新活动例如,《水的观察和实验》、《空气的观察和实验》里 都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和研究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创新; 《架桥比赛》 里我们要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一边实验一边观察, 观察出问题再实 验,再研究,再观察,再实验,这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2、师资配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组实验教师 3、课时安排与实施策略: 每周一课时, 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 资源共享 教学进度周 次教学内容课 时周 次教学内容课 时1 1 水的语言1 10 9 有趣的新疆地名1 2 2 稳定与牢固1 11 10. 水的观察和实验1 3 3 有趣的板块拼接1 12 11. 不倒翁1 4 4 架桥比赛1 13 12 空气的观察和实验1 5 5 有形状的数1 14 13. 我为新疆自豪1 6 6 变一变 效果好1 15 14.防治鼠害1 7 7. 塑料瓶的妙用1 16 15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 8 休息1 17 复习1 9 8 时间的身影1 18 测试1 六、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
全面评 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 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 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 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 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引导反思,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 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 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 我调控的水平1 水的语言一、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联系起来观察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探究大自然的激情二、 活动方式:以 4 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先实验、后讨论的方式进行三、 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 每小组准备墨水瓶、啤酒瓶、 饮料瓶、 可乐瓶各一个2、教师准备:每组桌子上准备好水槽、支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火柴、茶壶四、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和我们息息相关,你们知道水会说话吗?水来说说,你们都听到过水说的那些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水的语言”(二)基本活动:水说的话1. 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2. 引导学生探究原因(1)为什么会说话?(2)学生活动(3)引导学生再实验(三)延伸活动:水的叫声1. 做水的叫声实验每组桌子上准备好水槽、支架、酒精灯石棉网、烧杯、火柴、茶壶。
杯内装三分之一水,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知道水的声音和气泡运动的关系2. 做水挨烫时的“尖叫”的实验往烧红的铁圈上滴冷水边做边想:水为什么会“尖叫”?(同温度和空气有关)(四)举一反三:开水的嗓门1. 做烧开水的实验2. 汇报3. 启发联想4. 讨论(五)课堂总结:1. 总结特点2. 表扬出色的学生五、 活动评估:1. 贴近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2.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动脑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板书设计1 水的语言水说的话叫声嗓门2 稳定与牢固一、活动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研究立住和强度的道理2、用简单的纸条纸片,通过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在小玩意里体会出大科学二、活动方式:1、引导学生探究让纸条立起来的多种方法,2、学生设计制作牢固的纸结构三、活动准备:挂图、纸条、各种材料四、活动过程:(一) 导入出示 4 张卡通挂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基本活动:看现象说道理1. 发现问题,实验解决2. 讨论3. 汇报三)延伸活动: 设计、制作纸结构1. 组内分工制作2. 制作纸结构比赛四)举一反三:改进作品1. 以结构为例,让学生解决倾斜问题2. 各组的到启示,改进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六、 活动评估:板书设计2 稳定与牢固3 有趣的板块拼接一、活动目的:1、能据世界轮廓图和阅读资料说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2、能据板块分布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世界上海沟、山脉和高原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假设),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二、活动方式: 通过拼图游戏、阅读资料、搜集证据、拼接尝试和模拟演示、讲故事等活动, 创建科学探究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三、活动准备:收集证据四、活动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是有科学依据的形象思维,和拼图游戏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用游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基本活动:魏格纳的故事,模仿试拼接1.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就是科学的探究过程2. 海陆分布格局以前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个历史性的问题 (问题是思维存在的根据,这节用的是形象思维,所以问题的提出也仍是以海陆分布的地图形象提出3. 讨论4. 让学生模仿魏格纳把七大洲试拼接, (加强形象思维训练。
)(三)延伸活动:寻据图文结合1. 魏格纳提出这样的学说, 是要提供很多证据的,其中有一种证据叫化石证据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将化石图片贴到相应的地区四)举一反三:猜测模拟实验1. 海底扩张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如何将这个漫长的地质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呢——实验制作海底扩张演示模型2.预测未来科学家对板块构造学说的探讨与大陆漂移假说都是建立在科学事实基础上的形象思维板块最根本的问题是板块边界问题,边界分成两类,即张裂型和挤压型,它控制着未来海陆分布的格局,(五)课堂总结:五、活动评估:板书设计4 架桥比赛活动目标1、了解桥的基本结构通过测试和比较得出桥的坚固与桥面的厚度、形状以及桥墩的跨度等有关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 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对做任何事情都应有责任心活动重点难点通过测试和比较得出桥的坚固与桥面的厚度、形状以及桥墩的跨度等有关活动准备磁带盒、塑料杯、各种纸条、各种小汽车、 曲别针、胶条、剪刀、水彩笔、三座桥的模型活动过程教师过程学生过程环节意图时间一、导入寒假的时候我去了上海,其中有一个小村庄给我印象特别深 由于有一条河,所以每次都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绕到对岸,特别不方便。
你能帮他们想个办法吗?你看我是谁?工程监督员今天负责招标,谁的桥结实,不仅可以到村里去建桥, 还可以得到李春杯你愿看图片进入情景给自己的工程队命名,参与比赛从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情感创设情景,设置比赛机制,引发兴趣2 分1 分意当个小小的工程师来参加这个架桥比赛吗?二、新授1、活动(一)a、作为小工程师,我要先考察你的专业知识 你都知道哪些桥?建一座桥,指一指桥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什么叫跨度?b、你认为什么样的桥是好桥?哪方面最重要?我们今天就来比一比谁的桥最坚固 一会儿我要坐着汽车去考察2、活动(二)a、利用学具架桥,建好后送到前面展示b、检测谁的桥坚固c、比较桥的区别说一说架桥时是怎么想的?3、活动(三)改进自己的桥说一说说出知道的桥, 并指出桥是由桥面、 桥墩和基础组成的 指一指桥的跨度谈自己对好桥的认识:美观、用料省、坚固,,小组配合共同架桥提出问题,设想桥的坚固与什么有关按照设想进行改进,证实设想是否正确总结出:与桥面的厚度、形状与桥墩的跨度有关等由学生掂掂进行检查请班上最胖的同学来上桥拱形桥能站人,平直桥倒塌通过活动了解桥的结构,为架一座坚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