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自题小像》原文及赏析.docx
3页自题小像[近代]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品赏析“灵台无许逃神矢”,诗一开头就用希腊神话白虹神箭射心这个形象 的比喻,倾诉了作者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作者鲁迅还在南京求 学时,就努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密切注视当时的政治局势,关心 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 主革命的思潮影响,因而祖国的垂危、人民的苦难,更象神箭一样射 中了他,使他无时无刻不为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担忧和忧虑这句诗展 示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挽救国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职责的 革命胸怀,表现了鲁迅积极战斗的人生观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 主主义立场风雨如磐暗故园”,是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犹如 磐石压顶,使祖国暗无天日,景象惨淡,岌岌可危这句诗,高度概 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黑暗悲惨的现状,是产生“灵台无计逃神 矢”这一强烈感情的客观原因作者鲁迅这时虽身居异域,远隔重洋, 但万里海天,并没有隔断他同祖国人民息息相通的联系他遥念在帝 国主义列强宰割蹂蹒和清王朝反动统治下的祖国灾难重重,危机四 伏,内心的忧愤溢于字面暗”字不但写出了黑暗动乱的祖国的政 治形势,而且写出鲁迅无法遏制的愤慨和深沉的忧虑。
寄意寒星荃不察“,“意”,指作者的救国救民的理想荃”,指人 民这里,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表达自己拯救祖国的希望,希望他 的救国救民的理想能为“荃”所理解,即希望祖国人民觉醒起来作 者鲁迅当时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有一定认识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 历史的局限,鲁迅对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还估计缺乏,因此发出了“寄意寒星荃不察”的慨叹鲁迅慨叹“荃不察”,是迫切希望祖国 人民能尽快觉醒,以便担当起拯救祖国的任务最后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对祖国、对人民发出的庄严誓 言,决心为祖国、为人民而献身虽然人民暂时还未觉醒,但他要尽 自己的努力,唤醒群众,和群众一起参加战斗,甘洒热血写春秋这 一肝胆照人,气贯长虹的诗句,字字倾注了作者鲁迅对祖国、对人民 的无限忠心,表现了青年时代的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英雄气概,将诗的感情升华到了一个激昂慷慨,热血沸腾的 iWj 度这首诗,声调激越,感情强烈作者运用顿挫跳跃的笔法,有曲折、 有波澜、有起伏地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抒发得深刻真切全诗四句, 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 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 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 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
这首诗,还通过典故 运用和比喻、象征的手法,使所抒发的感情形象化如“神矢”这个 典故的运用,就把抽象的爱国主义感情表现得更具体风雨如磬” 这个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表现出黑暗势力的强大,民族危 机的深重,国家处境的险恶以“荃”这种芳香的草比喻人民,表现 了鲁迅对人民热爱赞颂的感情最后,用“轩辕”代祖国,并以血来 奉献,更使爱国主义的思想得到最形象最突出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