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doc
4页2015 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 6 月 17 日入梅以来,我市出现了两轮强降雨过程,***江出现了 20 年来最大洪水;兰江三 次出现超危急水位洪水;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等主要江河水位超过警戒,全市受灾严 重面对流域性大洪水灾害,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 精神,按照省防指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上级指示精神,主要领导深入抗洪抢险一线 靠前指挥,市防指紧急启动应急响应,驻金部队主动请战支援地方抢险,各职能部门密切 配合、协力抗灾,经过全市上下的连续奋战,实现了 不死人、少伤人,确保主干堤不决口、 不溃堤 的目标,把洪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取得了抗洪抢险工作胜利一、汛情和灾情(一)雨情1、降雨量大于常年6 月 17 日入梅以来,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 351.4 毫米,比常年(常 年梅雨量 253 毫米)偏多 38.9%各县(市、区)梅雨量大小依次为:兰溪市 397.5 毫米、 婺城区 391.1 毫米、金东区 363.3 毫米、武义县 351.3 毫米、东阳市 336.7 毫米、永康市 332.4 毫米、义乌市 329.1 毫米、磐安县 324.1 毫米、浦江县 316.5 毫米。
全市梅雨量超过 450 毫米的站点 14 个,400~450 毫米的站点 56 个,其中雨量最大的兰溪高潮、上湖垅分 别为 496 毫米、494 毫米2、出现了两轮强降雨过程6 月 17 日入梅以来,我市出现了两轮强降雨过程,19 日 14 时~25 日 14 时出现第一轮大范围降雨,过程降雨量 244.7 毫米; 26 日 14 时开始出现第 二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婺城、兰溪和武义境内,全市累计降雨量 94.3 毫米3、短历时暴雨频发梅雨期间短历时暴雨频发,其中较大的有 6 月 27 日 6~7 时野猫垅 1 小时雨量 84.0 毫米、6 月 19 日 15~16 时婺城箬阳 1 小时雨量 79.5 毫米,6 月 27 日 8~11 时兰溪高潮 3 小时雨量 137.5 毫米、兰溪上湖垅 122.5 毫米二) 水情1、江河水情强降雨导致全市江河、水库水位全线上涨,***江出现了 20 年来最大洪水; 兰江三次出现超危急水位洪水;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等主要江河水位超过警戒目前 全市主要江河水位正在回落6.23 洪水 :兰江兰溪站 23 日 2:30 出现第一次洪峰,洪峰水位 29.91 米,超保证水位洪 水 0.78 米,洪峰流量 9610 立方米/秒;23 日 18:00 出现第二次洪峰,洪峰水位 29.87 米, 超保证水位洪水 0.74 米,洪峰流量 9220 立方米/秒;***江***站 23 日 2:30 出现洪峰,洪 峰水位 36.53 米,超警戒水位 1.86 米,洪峰流量 4400 立方米/秒。
6.27 洪水 :由于 6.23 洪水尚未完全退却,全市主要江河起涨水位普遍较高,且土壤含 水饱和,径流系数较高,受 26 日下午开始的第二轮强降雨影响,27 日全市主要江河水位 再次大幅上涨,兰江出现了第三次超保证水位的洪水,***江也发生了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兰江兰溪站 28 日 5 时出现第三次洪峰,洪峰水位 29.27 米,超保证水位洪水 0.14 米,洪峰流量 6420 立方米/秒;***江***站 28 日 5 时出现洪峰,洪峰水位 35.23 米,超警戒水位 0.56 米,洪峰流量 3140 立方米/秒2、水库水情截至 6 月 30 日 8 时,全市 29 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 10.2303 亿方,蓄水率 99.96%,比 6 月 17 日 8 时入梅时(7.5686 亿方)增加蓄水量 2.6617 亿方受强降雨影响, 6 月 29 日 10 时 29 座大中型水库梅控蓄水率 100.07%,为梅汛期最高,19 座水库相继开闸 泄(溢)洪3、灾情受 6.23 和 6.27 洪水的连续侵袭,全市普遍受灾38.61 公里,损坏护岸 474 处,损坏灌 溉设施 82 处,直接经济损失 6.1386 亿元。
截至 29 日 11 时 6.27 洪水造成婺城、金东、 东阳、永康、浦江、武义、磐安 7 个县(市、区)56 个乡镇,16.98 万人受灾,倒塌房屋 243 间,农作物受灾 10.06 万亩,公路中断 7 条次,损坏堤防 11.18 公里,损坏护岸 129 处, 损坏灌溉设施 185 处,直接经济损失 2.5 亿元无人员因灾伤亡二、水库防洪减灾效益我市水库众多,全市共建有水库 821 座,占全省五分之一,水库总库容约 19.5 亿立方米 (29 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 13.71 亿立方米,792 座小型水库总库容 5.79 亿立方米) 截至 6 月 30 日 8 时,全市水库集雨范围内来水超过 5 亿立方米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市、县 两级水利部门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工作,成立专家组,连续 13 天 24 小时值班,严格执行经 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采取预泄、发电等措施降低库水位,及时腾出防洪库容同时,考 虑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对大中型水库泄洪进行错峰调度,防洪作用显著,部分水库降雨量、 进库流量超过 10 年一遇,但全市大中型水库下泄流量均不超过 5 年一遇,削峰作用显著 据统计,本次梅雨期洪水全市水库弃水量约 1.8 亿立方米,拦蓄洪水超过 3.2 亿立方米。
三、主要防御工作1、严密监测,及时预警6 月 17 日入梅后,市、县两级防指即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梅 汛期防汛工作的通知》 ,各级防汛责任人迅速进岗到位,水利、防汛、气象、国土资源等部 门领导带班值班,相关岗位 24 小时值班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实时水雨情信息根据 汛情发展态势,22 日 16 时市防指再次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做好梅雨强降雨防范 工作,26 日 15 时下发《关于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先后启动了防汛 IV 级、Ⅲ级应急响应,29 日早上 9 时解除防汛 IV 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利用短信平台和 农民信箱等方式及时发出防汛、气象、洪涝、道路预警信息,广播、电视、电台等新闻媒 体滚动播报气象和水雨情信息,提醒广大市民群众防范洪水灾害,注意自身安全2、领导重视,全力抢险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梅雨洪水防御工作,暨军民市长三次 来到市防指了解汛情灾情,两次召开梅雨洪水防御工作紧急会商会议,并多次作出重要指 示,市防指指挥、张伟亚副市长多次来到市防指,指挥部署,市领导带领 10 余支技术服务 小组,赴抢险现场指导抢险水利、国土、建设、民政、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迅速 组织抢险力量赶赴受灾一线,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6 月 22 日以来,全市成功处置多起山塘 堤防险情,仅市本级就累计处理 8890 便民服务平台及 110 平台转发的各类内涝险情百余起基本做到一般险情当天排除,重要险情当天控制,如市区武义江 2 处堤防滑坡险情 7 小时 排除,兰溪上源垅山塘滑坡险情 12 小时控制、48 小时排除全市共投入抗洪抢险 4.33 万 人次,出动冲锋舟和车辆 1122 台次,投入编织袋、麻袋数量 16.15 万只,转移群众 1.64 万人,避免人员伤亡 11 起 226 人,减少受灾人口 4.18 万人,减灾效益 8000 余万元,最大 程度保障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4、突出重点,全面防范一是严格山塘水库安全管理,22 日市防指下发了《关于开展水 库山塘大排查的紧急通知》 ,部署开展水库山塘安全隐患大排查,25 日 10 时又下发了《关 于加强当前水库调度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水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控运计划,超蓄水库按防 指调度要求降低水位至汛限水位以下水库安全监管责任人和巡查管理员实行 24 小时驻库 巡查市防指防洪调度组专家 24 小时待命,科学调度全市 5000 余名农民水务员、2000 余名水库山塘巡查员、600 余名地质灾害巡查预警人员均进岗到位。
二是加强小流域山洪、 泥石流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查力度,对发现有异常情况的,采取拉警戒线、紧急撤 离等简易防范手段予以警示,并组织应急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对发生的滑坡、崩 塌等地质灾害的,迅速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尽力降低灾毁程度三是做好城镇防涝工作 加强城镇低洼处、地下车库、商场、桥涵等设施的防涝工作及时疏清排水管网,对上一 轮强降雨中出现的易涝点,制定有效的应急排涝措施全面排查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危房、 工棚,及时转移群众,确保人员安全四是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及时补充在上一轮 洪灾中消耗的麻袋、水泵等抢险物资,查漏补缺,备齐备足抢险物料兰溪等防汛专 业抢险队伍全员集合,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抢险加强与驻金部队沟通联系,及时请求部 队支援地方抢险,充分发挥部队抗洪抢险中的主力军作用四、下一步工作1、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毫不松懈目前江河水位虽退,但堤防经高水位浸泡、水库也普遍 高水位运行,山体土壤已经饱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还是要继 续做好当前防灾和救灾工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洪涝 灾害造成的损失2、加强以水库为重点的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加强水库洪水预报和实时调度,及时降低超 汛限水库水位,严格执行水库控运计划和上级调度指令;继续加强水库巡查。
3、重点防范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我市不少山区已发生了山洪与地质灾害,随着降雨持 续,受灾区域会进一步扩大继续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预警员和有关责任人要 继续密切监测,加强巡查,及时预警,并按预案及时转移人员4、全力开展各项救助和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民政、 粮食、供销、财政、经委等系统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防疫、食品药 品监管等系统加强灾区疾病防疫5、积极修复水毁工程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积极帮助灾区 抢修受损的重要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使灾区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和工农业 生产2014 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