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同步练测(鲁科版必修1).doc
4页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C.①⑨ D.①④⑤⑥⑦2.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C.乳浊液 D.胶体3.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4.已知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等,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氧气、臭氧(O3)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B.单质的种数一定多于元素的种数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D.只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物质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6.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分子,它的结构像足球,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7.将下列各种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孔雀石 B.硝酸、烧碱、纯碱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 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8.下列四种物质中,既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又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它本身也属于氧化物的是( )A.CO2 B.Ca(OH)2C.H2O D.CaO9.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10.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发结晶C.渗析 D.加入硝酸银溶液1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透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12.下列各组分散系,需用丁达尔现象区分的是( )A.溶液与浊液 B.胶体与胶体C.溶液与胶体 D.溶液与溶液13.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碘化银胶体与氢氧化铁胶体混合时,会析出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
由此可知(多选)( )A.该AgI胶粒带正电B.该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C.该AgI胶粒带负电D.Fe(OH)3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14.将某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铁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后又溶解的是( )A.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B.2 mol·L-1的硫酸溶液C.2 mol·L-1的硫酸镁溶液 D.2 mol·L-1的乙醇溶液1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具有丁达尔效应 ④不能透过半透膜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 B.②③⑤C.②③④ D.①③④⑥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下列10种物质: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 ⑦胆矾(CuSO4·5H2O) ⑧NaOH溶液 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⑩硫酸氢钠(NaHSO4)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17.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渗析在下列横线上用上面方法的编号填出恰当的分离或提纯方法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用______________2)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4)2SO4,用____________3)分离KN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用______________18.可溶性的酸、碱、盐能使带电荷的胶体微粒发生聚沉,但效果不一样,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浓度越大,聚沉的效果越好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H+与Fe3+使血液聚沉的效果(相同浓度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19.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 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2)将一束光通过乙液体,无丁达尔现象;(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先出现凝聚,后液体变清则甲为______,乙为________,丙为________,丁为________。
20.从一种澄清的Fe(OH)3胶体中取出四份,每份5 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向1号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加(NH4)2SO4溶液,将3号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将4号试管留作对比试样,观察各试管内的现象结果是1号、2号、3号试管内都出现了红褐色的沉淀,4号试管内未发生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2号试管内的红褐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2)若向3号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向4号试管内慢慢滴加稀硫酸溶液,并边滴边振荡试管,直至硫酸过量为止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实验室中用FeCl3溶液作化学试剂,用烧杯作容器制备Fe(OH)3胶体的过程中需要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操作中主要的注意事项是(写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Na2SO4、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Na2SO4 硫酸盐Na2CO3 碳酸盐K2SO4 钠盐K2CO3 钾盐22.下表有3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第Ⅰ组第Ⅱ组第Ⅲ组甲BaCl2FeCu(NO3)2乙Fe2O3K2SO4H2SO4丙MgNaOHMgCl2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2)不能跟第Ⅰ组中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第__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能与第Ⅲ组中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从铜、氧气、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钙、硝酸钠、氧化钙、硝酸银八种物质中选出合适的试剂,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气体放出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某化工厂分析人员从生产车间取过氧化氢样品1.00 mL于锥形瓶中,加25 mL水稀释,再用硫酸酸化后,逐滴加入0.1000 mol•L-1高锰酸钾溶液当反应完全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0.20 mL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3H2SO4 + 5H2O2K2SO4 + 2MnSO4 + 5O2↑ + 8H2O试计算该过氧化氢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参考答案1. B 解析:氢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HNO3为易挥发、强氧化性的一元强酸 2. D 解析: 3. D 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凝结核(通常是灰尘颗粒)遇冷而产生的,属于气溶胶。
4.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一种元素可能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则单质的种数一定多于元素的种数;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由两种或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只含碳元素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还可能生成CO和CO2的混合物5.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A中的冰和水都由水分子构成,体系中只存在一种分子,是一种纯净物,B中含有易燃气体和氧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但还含有其他气体成分,故为混合物;D中虽然指明空气纯净和无污染,但空气本身就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故正确答案为A6. C 解析:本题以新发现分子的化学式为载体,考查物质分类原则,判断其属于哪一类物质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本题中,根据提供的新分子的化学式为C60可知,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应为单质,每个分子含有60个碳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12=7207. B 解析:A中纯碱属于盐;C中的乙醇不属于这三种类别中的任何一种;D中苛性钠属于碱8. C 解析:Ca(OH)2不是氧化物;在CO2、H2O、CaO三种氧化物中,CO2一般不跟酸性氧化物反应;CaO一般不跟碱性氧化物反应;只有H2O既能跟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又能跟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
9. D 解析:A项为蒸馏操作,用于分离沸点有一定差距、相互溶解的两种液体;B项为渗析,用于分离胶体和溶液中的成分;C项为过滤,用于固液分离D项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主要操作10. C 解析:蛋白质属于胶体,氯化钠是易溶性无机盐,通常采用渗析的方法分离11. C 解析:胶体外观均一、透明,一定条件下性质稳定,胶粒能透过滤纸12. C 解析: 溶液与浊液从外观便可区分开,A项不符合题意;溶液与胶体在外观上现象相同,但胶体能产生。
